rtsi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人考慮到鏡頭的繞射極限的問題, 數位機背即使使用 Rodenstock. Schneider 數位專用鏡頭, 當考慮到景深的因素而縮光圈拍攝時, 面對數位機背這種高畫質密度的感光元件, 即使是數位專用鏡頭在小光圈時也有可能因為繞射極限的問題使得解析度下降.
135 全幅機身的景深範圍先天就比 645 系統要大, 反而受到鏡頭的繞射極限的影響會比較小....(恕刪)


這個問題Rodenstok在2009年底
全面換更新一代的HR數位鏡頭來改善周邊影像問題
因此出了HR23mm和HR28mm、HR35mm的數位鏡頭鏡頭
(約等於135的14mm、16mm、21mm)
不但變形控制非常好
解析度都超過100 lp/mm
是為了應付將來8000萬、一億萬像素的CCD作準備
以上資料可以參考ALPA原廠網頁和Rodenstok官方網頁
IQ4 150MP、Phaseone XT、Phaseone台灣推廣大使、行雲流水攝影藝廊館長
Lulumi wrote:
這個問題Rodens...(恕刪)


Lulumi 兄您可能誤解我的意思了, 我提的鏡頭繞射極限, 可能發生在 F22, f32,... 等小光圈, 此時的鏡頭解析力受限於縮光圈後光圈孔徑變小而下降, 這種現像在像素密度越高的機背越容易發覺, 而 645 系統的景深原本就比 135 系統淺, 當使用望遠鏡頭拍攝大景深的畫面, 光圈勢必得縮得很小, 此時鏡頭解析力下降, 再好的數位機背也無用武之地.
rtsi wrote:
Lulumi 兄您可能誤解我的意思了, 我提的鏡頭繞射極限, 可能發生在 F22, f32,... 等小光圈, 此時的鏡頭解析力受限於縮光圈後光圈孔徑變小而下降, 這種現像在像素密度越高的機背越容易發覺, 而 645 系統的景深原本就比 135 系統淺, 當使用望遠鏡頭拍攝大景深的畫面, 光圈勢必得縮得很小, 此時鏡頭解析力下降, 再好的數位機背也無用武之地....(恕刪)


抱歉弄錯問題
關於縮光圈後繞射問題
這是光學問題
機背是沒有辦法解決
數位機背解像力高
標準要求更高
因此數位鏡頭最佳光圈建議是F11而已(包括HR-S 180mm)
再縮光圈成像品質就降低
以至景深問題還需回到大型相機來解決


IQ4 150MP、Phaseone XT、Phaseone台灣推廣大使、行雲流水攝影藝廊館長
機背絕對不是給有錢沒地方花的人買的

魯大可能沒遇過大多所謂需要高解悉度的狀況,

而把接圖想成萬能的

當你拍攝極精細的珠寶 極淺的景深

需要1cut完成 也沒有重拍的機會跟時間

(對攝影工作者的流程 早就著手準備下一個案子了)

根本就是把拍攝流程複雜化

當需要精緻電修 甚至需要格放

事後電修加強或補救 需要高度質感

這些狀況 你就會很感謝手上有一台機背的˙


借問前輩們一個問題:

我現在幫公司要買一台可以拍攝200-250人團體照的相機,放大10*15時需要很清晰的人臉五官,

原先設定目標機型是D3X再加上一台Roundshot VR Drive Panarama Set ‘S’-speed環景套件,用自動連續拍攝功能來拍攝後,軟體自動接圖,但是在網路上找半天,很像沒有人這樣拍的,很怕買來之後只能拍單張,接著就會被主管打槍,日子就辛苦了

這欄中又看到645D與D3X的比較圖,真的覺得用645D似乎是比較保險一點的做法,

再來的問題是:他的廣角鏡有辦法在10米距離中拍到這麼多人嗎?

想問前輩們的意見.....謝謝!

golden888 wrote:
借問前輩們一個問題:...(恕刪)

250人 10米拍攝會不會太近了?不擔心變形嗎? 我所看到的通常都是標準焦段左右拉遠拍攝...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golden888 wrote:
借問前輩們一個問題:...(恕刪)


你需要的是Roundshot D2X(或D2XS)
當然如果預算夠就買Roundshot D3-2500或D3
IQ4 150MP、Phaseone XT、Phaseone台灣推廣大使、行雲流水攝影藝廊館長
LEICA S2都已經到貨一段時日了,都沒有用戶願意開箱的
看來120相機的買家似乎都挺低調的
只要01管理員 嚴守 謾罵 攻擊 言輪的賬號~確實停權~~

少掉一些酸言酸語 應該就會有許多人樂於分享的!!

在這種風氣改善前~我覺得!比較難
這款在日本上市勒

香港水貨賣7萬4千港紙......只有兩台, 天啊~~是S2的半價吧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