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II 將於 5.22 發售, 搭載天體追蹤及超解像技術

•PENTAX K-3 II は4月23日に発表される。
•キットは「ボディのみ」「18-135WRレンズキット」「16-85WRレンズキット」
•K-3 II のスペック
- 24MP CMOSセンサー(ローパスレス)
- 改善されたアンチモアレ機能
- シャッター4.5段分の効果の手ブレ補正
- ピクセルシフトによる高解像画像。色再現とディテールに優れ低ノイズ。
- 86000ピクセルRGB測光センサー
- ISO範囲はISO100-51200
- 動画はフルHD 60fps/30fps
- 防塵防滴。92箇所のシーリング
- シャーシはステンレス。ボディはマグネシウム合金
- フラッシュは非搭載
- GPS内蔵
- 電子コンパス内蔵。液晶モニタで方向を表示可能
- アストロトレーサー
- AFモジュールはSAFOX 11。測距点は27点(25点はクロスタイプ)
- コンティニュアスAFの精度改善
- 連写は8.3コマ/秒。JPEGで60枚、RAWで23枚
- 画像処理エンジンはPRIME III
- ファインダーはペンタプリズム。視野率100%、倍率0.95x
- 液晶モニタは3.2インチ、103.7万ドット
- デュアルSDカードスロット
- オプションのFlu Cardでスマートフォン・タブレット・PCからのリモート操作が可能
- USB3.0とHDMI端子
- シンクロターミナル
- バッテリーはD-LI90
- 大きさ131.5 x 102.5 x 77.5
- 重さ785g

http://digicame-info.com/2015/04/k-3-ii.html

幾個值得留意的地方:
1. AA 模擬性能強化
2. 防手震性能強化
3. 追焦強化
4. 搭載感光元件振動式超解像技術 <- cp+ 中有談及過, 以 BAYER CMOS 達至接近 X3 的色彩還原力 (?). 趕不及在 35mm 機上實用化而取消原先的計劃, K-3II 將會是理想的測試平台.
5. 搭載 GPS 系統, 能運用 PENTAX 獨家的天體追蹤功能.
6. 沒有內閃
7. 16-85 KIT
8. 仍然是必須使用 flu card 才能 WIFI 連接
9. 由 K-3 715g 再提升至 765g

相對於 K-5 > K-5II 的小改款, 這算是大升級了... 以別家牙膏式的作法來看....
其實嘛.... 單單是 16-85 kit就足夠讓舊用家升級
沒內閃?
拿掉內閃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改變
方便性大打折
b8822068 wrote:
沒內閃?拿掉內閃這...(恕刪)


我看只是的一種行銷策略而已

要方便內閃的選便宜 K-3
要享用最新技術的選 K-3II

像 RX-100 M2 M3 那樣配搭

依 K-5II > K-3 的時間看, K-3II 上市一年後發表全新 K-1 將會同時搭載內閃及 GPS.

當然機身得從新設計, 而不是 II 代那樣治用舊機身了
我要等全幅來玩玩 , K-3 II , 跳過 ,
http://www.ricoh-imaging.co.jp/japan/products/k-3-2/

正式公布.

新技術 real resolution, 並非 5DS 及 EM-5II 那樣衝高像素, 而是進一步提升低感度下的色彩還原, 層次及細節, 同時並不會產生 MOIRE 紋.

羽毛那個 SAMPLE 的確有 X3 的感覺.

好強

技術成熟的話 x3 可以去填海了
K K wrote:

技術成熟的話 x3 可以去填海了



別想太多!

必需是靜態影像,必需用三腳架!

像素位移,OLYMPUS ,hasselblad早就使用中...

銀★Club wrote:
別想太多!

必需是靜態影像,必需用三腳架!

像素位移,OLYMPUS ,hasselblad早就使用中...


O 是八連拍, 每次移動半個像素, 圖片像素會提高. 我沒有用 M43, 請補完指教
K-3II 是四連拍, 每次移動一個像素.

SONY 亦早就有 MULTI FRAME NR.

可以說都是像素位移, 但背後的運算,原理及效果必定有所不同.
FF機沒內閃的一堆,沒什麼人在嫌~ P家來個沒內閃就被嫌方便性不足! 呵呵~ 不過我也是希望有內閃啦! 方便多了。

現在就等年底是否發表FF機吧~ 到時我可以換掉現役的K-5了。

jameschang0228 wrote:
FF機沒內閃的一堆...(恕刪)

您所言甚是
我也以為很多人喜歡看起來專業點呢?

個人使用經驗來說
以現在的高ISO表現
不是很極端的狀況
內閃已經很久沒用過了

Pentax這次並不是以提高成像的畫面像素
(可以看到EXIF畫素還是24MP)
而是利用移動感光元件+無低通濾鏡
來模擬了底片
模擬三原色感光元件數目等量取景的模式
而非像以往全然用軟體去補差點

在不增加檔案大小之下還可以讓畫面的細節更多
或許色調也會更真實
真的是很棒的解決方案

小弟認為與奧林帕斯的實作是略有不同的
因為奧家檔案變大
且看起來並沒有讓類似X3那種
讓三色感光元件達到同樣數目來取景的感覺
僅僅使是增加成像畫素
在色調上可能會有些差異吧

直接看圖比較快
http://www.pentaxforums.com/articles/photo-articles/how-pentax-k-3-ii-pixel-shifting-works.html
cetranet wrote:
以現在的高ISO表現
不是很極端的狀況
內閃已經很久沒用過了

打閃大多是為了 避免黑臉 ...


純粹為了照明 其實是占少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