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自己對RICOH GRD一直充滿著深厚的革命情感,因為它曾陪我征戰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場合,也曾為我記錄過許多美景、美食還有甜蜜的時光,這全都是拜它的輕巧與高畫質所賜。帶著它出門就不會留下遺憾,因為它能忠實的記錄下你眼前所見到的事物;優異的GR LENS也是RICOH用戶堅持選用GRD系列產品的主因之一。但不知不覺,GRD從2005年正式發售至今,已來到了第五個年頭,目前則是由GRD3來挑大樑,也是GR進入數位領域以來,最成熟且穩定的機種。也因為今年是GR五週年的日子,日本原廠特別邀請了台灣的媒體參與了他們在東京舉辦的『GR PARTY』,全球只有台灣媒體受邀唷!因為GR在台灣方面一直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連GX與CX系列這兩款消費機的銷售數字都不及GR呢!整體銷量也贏過香港,所以這五年一度的紀念活動才會邀請台灣媒體參加,小編真是倍感榮幸啊。

這次GR PARTY的舉辦地點就在東京表參道HILLS內的地下三樓,而且除了活動展演之外,也特別請來三位日本相當有名,且同時愛用GRD創作的攝影師,於現場進行座談!而小編也針對三位攝影師設定了不同的攝影主題來做專訪,對談的內容讓小編受益良多。另外連日本媒體都還沒摸過的GXR新模組A12 28mm F/2.5,小編也在前一晚就開始體驗實測了。以上內容將會在本篇文章一同露出,請各位耐心閱讀。

由於我們10點不到就抵達了表參道,其實我們是從工作人員的進出口進來的,而一般來參加的民眾或是GR愛用者,則是在11點開始由大門進入,這裡可以看到入口處還有GR PARTY大大的旗幟!不少人也都跑去跟旗幟合照呢!好想把這面旗帶回家唷,超酷的啦


專門負責數位影像產品部門的湯淺一弘部長,待會就準備上台致詞,並且介紹今日的活動內容,自行前來參加的民眾早也都卡好位,準備聆聽湯淺部長的演說;今日應該可說是GRD能見度最高的一次吧!全都是人手一台,簡直就像個嘉年華,但乍看之下根本就分不出來是幾代啊,呵呵!這也是GRD經典延續的結果。

湯淺一弘部長登台了,首先當然就是感謝大家的支持,讓GRD能延續五年的榮景,我想市面上沒有任何一台DC能讓玩家有如此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並且開發如此豐富的周邊配件及產品讓GR玩家使用,從鏡頭、接環、皮套、吊繩…等等,都能凸顯每台GRD的性格,每台GRD都能擁有不同的樣貌,這也是它所附加的品牌價值。


現場擺放的攝影與寫真書幾乎都是與GR相關,我以為台灣的GR相關書籍就已經夠多了,原來日本當地才是真正的挖寶好所在啊,不過幾乎都是日文版居多,英譯的比較少一些,但沒關係!因為我都看不懂啦,我只能拿起來翻翻~欣賞大師們的作品。

這面牆則是用來展示GXR與GRD的相關作品,每張都很有FU,這種展出的形式我也超愛的說,不少GR玩家也在這裡駐足了許久。

嘿嘿嘿!那麼多人在這裡排隊到底在排什麼啊,如此的大陣仗真是讓人好奇!

鏘~鏘~鏘!原來這就千呼萬喚、萬眾期待,會場限定的GRD關機畫面啦,支援的機種從五年前的GRD一代到目前的三代都可以進行更新,重點是改完之後可是無法替換回來唷!這真的是太感動啦,我怕以後沒得更新該怎麼辦啊~沒錯!以後再也沒有這種服務了,就是只有在10/9當天的GR PARTY才有這樣的好康,早知道我就號招網友的GRD一起拿來改了(風涼話


將手中的GRD一代緩緩的交入工作人員的手中,它不急不徐的拿起桌上的記憶卡,插入機身後將關機畫面以軔體覆寫過去,短暫的等待時間就好像過了一天啊!

改寫GRD一代的命運正在執行!其實沒幾秒就完成了啦!至於改成什麼樣子就讓我們用影片來看看吧,喔耶~我的GRD一代可以當做傳家寶了。


有ipad或iphone的用戶,可以直接連到APP STORE來下載『GR WORLD』,上面可以看到許多不錯的作品唷,但我不確定是不是都GRD拍的,總而言之就是有下載的朋友,可以在現場GR PARTY現場換取蘋果汁啦!限量300瓶而已,科科~我有拿到唷,而且該免費軟體現在還是可以下載的到。


偷偷捕捉到湯淺部長用GRD3拍攝台下的畫面,有沒有注意到他的鏡頭環還是限量的金色款唷。

現場販售超多GRD及GXR專用的皮套,質感真的是一流,不過價格有點讓人敗不下去倒是真的,我還是乖乖用我的BLACK BEAUTY吧。

這些造型仿造相機的方塊,其實內含泡綿而且外曾全都是以膠帶纏繞製成的唷,經由販售人員的說明我才恍然大悟說,還真是有創意。

皮背帶加上皮革製的機身套,整個味道就是不一樣啊,散發濃濃的復古氣息。

其他不知名的相機包,不過造型也滿美的,跟各位分享一下,不過台灣應該是買不到啦!

本次活動日本的MTV台其實也有參與,應該是贊助還是協辦之類的吧!所以他們也有前來採訪。

GRD3 x STUSSY的紀念T恤,小編看到之後馬上衝過去問有沒有在賣,得到的答案就是沒有,飲恨啊~

人體模特兒上掛的是GRD2,那個銀環正是一、二代專屬的鏡頭環,現在也已經絕版了。

這件GRD與UNIQLO所販售的T恤我也有一件,我當天還刻意穿到現場,讓他們知道我真的很愛GR啊!(我真狗腿…


現場有販售貼紙,可以讓你的GRD機身甚至鏡頭全面皮革化,但程度當然不比真皮革囉,只是看起來質感的確有加分就是了。

超可愛的紀念徽章現場也有賣唷,超可愛的!GRD還有黑、白、粉紅三種樣式勒,全部打包帶走了啦。

這個玻璃櫥窗內擺放的全都是RICOH的傳統底片機,包括了GR1、GR1S、GR21全都在內,我想這些型號應該有勾起一些老玩家的記憶吧!我自己只有一台R1S。

畫面前排由左至右是GRD1、GRD2、GRD3,每一台在推出的當時,都是GR數位化以來的經典之作。另外在這裡跟各位分享一下Adroid手機的Goggles軟體,利用該程式拍下GRD後,他居然可以成功辨識出GRD這部相機,且型號完全正確,真令我太感動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抓來玩一下,下面有我拍攝的示範影片。

這裡可以看到GRD一代時期的三色環,以及二代跟著推出的銀環,兩代的鏡頭環都可以互用,來到三代後因為光圈升級為F/1.9、鏡頭口徑也跟著加大,所以接環並不互通,但這款金色真的是絕美啊!重點是全球限量1000個,台灣未來會不會拿到還是未知數唷。

GRD3+金環的樣子,真是貴氣逼人,可惜我手上的GRD一代不能用。

畫面中擺放著多部GRD的試做機,另外GRD一代的天使機也在這裡展示,當時一推出的評價其實不太好,就外觀而言,不過如果現在拿的出來這部機子,我除了說『超屌』之外,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以語言可以形容。另外還有一部是GRD3 x STUSSY這潮牌的跨界合作,印象是去年底推出的吧!為了迎接STUSSY成軍30年而誕生,全球限量500臺!今年二月曾於STUSSY指定店鋪做販售,但這種限量品早就被搶光光了。

既然還有時間就再多拍一些特別的GRD給大家欣賞,左邊那個黑色是使用鋼琴烤漆、中間則代表五年以來的GR影像、右邊則以原始素材來表現GRD。

左邊Bling Bling的水鑽版GRD,女性朋友看到應該都會瘋掉吧、中間的GRD則加入日本傳統藝術金時繪,相當有貴氣、右邊的白色款則以全白色來呈現,連蒙皮也是,還真想給他摸看看。

帥氣滿分的GRD3!以全電鍍的機身再配上碳纖維樣式的握把,如果真的量產的話,我想沒有男人可以抗拒它的誘惑吧!

會場拍的差不多了,湯淺部長也準備好要跟大家慶祝GR的五週年紀念,但各位應該不知道湯淺部長隔壁的先生是哪位吧,我知道後也嚇一跳!因為它是NIKON方面的高層人員,手上還拿著NIKON的新款DC來踢館,真是超好笑的!雖然在工作上各為其主,但私下他們卻是很要好的朋友唷,念在他手中的紅色DC能帶來些喜氣,我們GR迷就不要計較啦。至於現場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吃到這蛋糕,因為吃完就沒啦!當然要讓大家拍個過癮囉,所以就被移到舞台下安置囉。


不過沒關係,現場準備了兩款紅豆餅讓參加的民眾一起感受歡樂的氣氛,份量真是有夠多,大家應該都有搶到。

耶!我兩款都到手了,上面的是GR DIGITAL的標誌、下面的是I LOVE GR的圖騰,相當有趣!害我完全捨不得吃,還帶回台灣讓大家欣賞;畫面背景正是GR PARTY的圖樣。

上圖右邊的是菅原一剛先生,也是待會要採訪的第一位攝影師,這時他正在演說自己使用GRD的拍攝過程與手法。

這位人體藝術家我之前不知道在哪看過,感覺超眼熟的,它在會場不停的穿梭,偶爾也會拿起販售的產品起來把玩,或是突然停格讓民眾拍照,超有趣的。

上圖右為哈比山口先生,右為横木安良夫先生,分別為受訪的第二、三位攝影師,這時他們在正彼此對談影像的創作理念,還有討論拍攝的情境,可惜我聽不懂日文。接下要提供給各位的就是與三位攝影師的各別訪談,在採訪之前小編已曾在台灣先了解過每個攝影師的專業與基本資歷,也要感謝我們01的日文大師Cherry的大力相助

《1》吉姆林與 Ichigo SUGAWARA (菅原一剛)的訪談

Q1:能否談談你在法國當自由攝影師的這段經歷?
A1:去了法國之後因為自己是亞洲人,更是ELLE時尚雜誌內唯一的日本籍攝影師,使我有著更強烈的民族意識,更以身為日本人為榮,在工作上也更為專注且努力。不過歐美攝影師的性格與日本是卻是截然不同的,可能是日本人的個性使然吧!也許是天生或教育體制下的緣故,個性總會優柔寡斷,這也反應在拍攝的表現上,拍攝前總習慣先看、接著考慮構圖、思考過後才會慢慢按下快門。但當地的歐美攝影師卻不是這樣,他們可以看了就拍、看了就拍!講究即時的觀感與速度,這算是我在法國工作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Q2:請問您認為藝術跟攝影之間的界定是?
A2: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藝術跟攝影是被分開的,而當我在拍照時也沒考慮過當下這張作品是否會被人家肯定,或是是否有其價值,又或是否能稱為一件作品。這全都是由別人給予我的評價,能獲得肯定當然會由衷的感謝,如有批評我也不會在意,因為我就是我;這就是我想要呈現的東西,最後呈現出來的影像是否稱之為藝術,我想就留給世人去評斷吧。

Q3:請問您喜歡GRD的原因是?
A3:GR LENS所呈現的影像品質相當好,而且28mm的焦段相當實用,就如同我每天都習慣拍一張天空的表情一樣,GRD可以很輕易的完成我的這項需求,加上輕巧又方便讓我隨時想拍就拍。另外我相當欣賞湯淺一弘部長(負責數位影像產品部門),因為從技術人員出身的湯淺部長,一直貫徹理光經典且傳統的理念,所以才誕生出GXR這款相機,具有本體的基礎,一點一滴的慢慢推出新鏡頭+感光元件;如果是依照市面上數位相機的更新時程,只要每隔半年或一年舊的機型就會立即被淘汰。而且GXR的攜帶也相當方便,鏡頭替換也很簡單,像我自己最喜歡A12這顆50mm的定焦鏡頭,成像品質相當優異,而且市面上擁有APS-C感光元件的機身,加上等效的微距鏡頭,同時要維持相當的體積與成像品質幾乎是找不太到對手,這就是我如此偏愛GRD3與GXR+A12的原因。
Q4:請問參與蟲師的製作,是否為您帶來了新的思考!
A4:其實在日本大家都習慣將職業分的很細很清楚,但我個人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形式,當動畫團隊邀請我擔任蟲師的攝影監督時,一開始其實我也有些抗拒,不過再看完了劇本之後,我發現這部動畫應該相當有趣,而最後也很圓滿的完成了動畫的工作。讓我往後對於工作內容是否屬於自己領域不再設限,不論是拍攝廣告、電影或動畫的機會,我都願意先進行了解,再來決定是否願意接受。

Q5:好作品的條件?還有一般新手該如何學習攝影?
A5:每個人想表現的攝影手法都不盡相同,但不論怎樣拍出來的東西一定要是真實的,你可以用各種角度或控制光圈、快門上的技巧,為觀景窗內的目標加分,但就是要保留拍攝當下的狀態,不要去改變當下環境的事物,要拍出來的一切必須都是真實的。我建議剛開始學習攝影的朋友,先使用定焦的鏡頭,看到什麼就拍什麼,憑直覺去拍攝,不要同一個場景把相機東擺擺、西擺擺那樣,從廣角鏡頭開始訓練,慢慢再使用中、長焦段的鏡頭。
Q6:按下快門前,您注重的是感覺?還是美學?或者是想表達一種意境與想法?
A6:其實我注重的既不是感覺也不是美學,我要拍的就屬於當下眼睛所看到的情景,要是寫實且真誠的,以我自己推出的『DUST MY BROOM』一書為例,裡面拍攝的影像全都是以垃圾為主,在他推出這本攝影集之前,有誰會想過垃圾也可以拿來當成作品出書呢?但經由累積與堅持,我還是完成了這個想法!『DUST MY BROOM』一書內的作品,也受到美術館的邀請,近期之內將會展出。未來我還想去東北的青森縣去拍攝當地的人文與環境,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真實的紀錄當地的一切,並展現給大家欣賞。

上圖是菅原先生的作品,他喜歡每天都拍攝一張天空的畫面,從2002年持續至今,圖片出處源自於http://www.grblog.jp/2009/11/grist-1.php

▲以上是菅原先生給網友的一句話『用攝影來反應真實!』
《2》吉姆林與 HERBIE YAMAGUCHI (哈比山口)的訪談

Q1:您曾是福山雅治的御用攝影師之一,想請問拍攝這種名人最大的挑戰在哪!
A1:拍攝這些名人時,他們都很喜愛展現自己最帥或最美的一面,但我不在乎你是不是能表現自認最好的一面出來,但我就是能在你動靜之間,將你最好的狀態瞬間捕捉下來,而不是刻意的要等你擺好姿勢後再按快門。而且我喜歡拍攝名人私下不同的一面,例如檯面上很酷的藝人,我會選擇呈現他天真或親切的笑容!與多數攝影師的拍攝習慣不同。當然拍攝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熟悉對方、了解對方、尊重對方,貼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拉近雙方的距離,拍攝時的困難度也會大大減少。
Q2:您的作品中,有許多畫面都是以黑白或是單色調來呈現,可否請問您偏愛這種形式呈現影像的原因?喜歡用底片或數位拍黑白影像?
A2:因為我早期曾當過攝影記者,也曾經參與越南戰爭的記錄與拍攝,當時許多歐美的攝影師都偏愛以黑白底片來表現當時的情景,所以我漸漸也愛上了同樣的感覺,也習慣用傳統的黑白底片做記錄。到現在我不論是用傳統底片或是數位相機,也都愛用單色調來表現,因為這種表現形式可以讓觀賞者對當前的畫面,充滿更多的色彩想像,所以這也是黑白照片如此吸引我的原因。

Q3:攝影器材的選擇,對工作的影響!
A3:呵呵!我只愛用理光啦!因為今天是GRD五週年嘛(笑)!其實我也愛用Leica M系列,因為LEICA均採用全手工製作,許多名人或名攝影師都愛用,但生產數量有限導致價格偏高,但數位的機器並不多;所以在數位器材上,我便選擇了理光,因為價格適中,又具備優異的成像品質,所以讓我選擇了GRD。
Q4:請問您是如何愛上攝影的呢?
A4:小時候我生過了一場重病,導致脊椎有一些問題,所以在15歲之前我都必須專戴輔助器去上學,所以常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及嘲笑,那時的我偶爾也會埋怨上天為何如此待我不公平;但自從我學習攝影之後,我才發現到人的笑容是那麼的燦爛,人的內心應該是要很明亮才對,之後我便愛上了這類的題材,到處拍攝人們的笑容來表達自己積極且正面的想法,而且我40年前的作品的與現在的作品風格完全沒有改變,一直帶有正面且陽光的影像語言在內。

Q5:能否請您給剛接觸攝影的新手一些建議?
A5:初學者最好先去書店看各式各樣的攝影集,找出自己當下最愛最喜歡的影像或是題材,並且記住這種感覺!將這種熱情投入在實際的拍攝上,總而言之就是多看、多拍,慢慢的就會進步了。
Q6:請問您認為掌握黑白影像的關鍵是?
A6:有三個要素!第一個是光和影、第二個是整體構圖、第三是人的表情,以一張圖片為例如果上方的空間(天空)留的較多的時候,會給人一種充滿希望、聯想的空間,如果是下方的空間留的較多,傳達出來的情境則比較接近於現實。

上圖是哈比先生為我解講的Q6時的範例,圖片出處源自於herbie yamaguchi OFFICIALSITE

▲以上是哈比先生贈給網友的一句話『白雲的上面始終是藍天!』,實在是太有FU的啦,真的很符合他積極正面的形象。
《3》吉姆林與 Alao YOKOGI (横木 安良夫)的訪談

Q1:人像寫真一直是您的專業領域,請問後來是什麼原因讓您愛上街拍(snap shot)呢?
A1:在擔任自由攝影師時因為興趣的關係,很早就開始進行街拍的行為了,但也都限於自己欣賞從沒對外發表果,當自己做到專業的攝影師之後,大量的拍攝廣告、雜誌或人像,卻發現這些除了版權問題相當複雜以外,好像也不是屬於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都是為了其他目的或是工作才做拍攝,所以後來才會繼續執行街拍這個想法。近期也推出了街拍的攝影集,內容包含大量影像是年輕時於日本拍攝的照片,現在街拍的作品才是自己想要的,不再是為了錢或是其他人去拍攝。

Q2:請問您對理光相機的看法,還有街拍的愛用器材是?
A2:我覺得理光與一般的相機製造廠商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有自己對影像及產品的堅持,並不是為了賣一台相機,或是能獲利多少錢,他們注重的是自己的意識型態與理念,而且也想傳達給攝影的愛好者,在其他廠牌中相當少見,我個人相當欣賞。我相當喜愛GRD3,雖然沒有足夠的散景可以運用,不過因為輕便好攜帶,一直是我在街拍上的利器,而且目前GR的各項條件也已相當成熟;GXR對我來說還是稍大了一些,撇開影像素質不談,就躋身尺寸方面尚有進步的空間在。
Q3:對於剛入門的攝影新手,您能否給予一些建議?
A3:只要你喜歡你就去拍,拍自己喜歡的、覺得美的!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也許一開始拍的結果並不理想,但你只要堅持終究會得到自己滿意的作品;終歸一句話!『拍出自己喜歡的東西,才會有屬於自己的影像風格』

上圖是横木先生的作品,就如上面提到的,他十分熱愛街拍,圖片出處源自於http://www.grblog.jp/2006/11/grist.php

▲由於橫木先生趕著離開,所以他只留下了『Love!Mobile01』這短短的一句話,不過還是很感動啦。
★★★ GXR+A12 28mm F/2.5試用報告 ★★★

A12 28mm F/2.5的消息在九月時消息早已露出,相信對GXR的玩家而言,早已不是秘密,而日本方面也預計在10/29公開販售,只不過正式的價格連官方都還沒釋出,但我想台灣的GXR迷甚至是GRD的忠實用戶,早就等的心癢癢了吧!畢竟28mm再加上APS-C片幅的優勢,不論在散景、立體感、甚至是高感光度的可用性,絕對是GRD3無法比擬的,當然價格與體積也會是GR用戶考慮入手的原因之一,總而言之!小編這趟東京的採訪行程,除了攝影師的訪談間獲益良多之外,能第一時間的體驗並實際操作A12 28mm F/2.5這顆GXR的新作,更是讓人感到興奮啊!

▲單點對焦區域設定內有新增一個精細的選項,可以讓對焦框的範圍更小,也就是說對焦可以更精準。
雖然年初才寫過GXR+S10+A12 50mm F/2.5 MACRO的評測,但過了10個月左右,對機身的操作感受難免有些淡忘,好在A12 28mm F/2.5是我使用GRD時早已習慣的視野,所以再按下10幾張快門之後,又重拾了當時的手感。剛開始拿到28mm F/2.5時,便感受到她的對焦速度比50mm MACRO要快上許多,正因為50mm的微距功能導致對焦行程過長,進而影響到對焦速度;28mm F/2.5並無提供微距能力,最近對焦距離只來到20公分,但優勢就在於鏡身輕巧、對焦速度又夠即時,另外本次測試的A12 28mm F/2.5目前還是工程機,未來的軔體還會針對對焦性能進行調教,RICOH官方也會參考台灣媒體的意見,去做適度的修正。下面小編就不同的項目來跟各位分享好了,讓欲入手的玩家也先有個概念。

外觀與造型:首次看到28mm配上那方形的遮光罩,便對他一直充滿著好感,因為我自己偏愛這種仿古的設計,有Leica系列的味道。鏡身體積夠小,攜帶時其實也不會太麻煩,只是要放一般服裝的口袋,GRD可能還是比較適合。

成像與發色:這顆鏡頭的最大光圈來到F/2.5,雖然這時已是可接受的工作光圈,不過當光圈縮到F/4時,我才覺得它真正發揮了他的實力,成像變得既紮實又銳利,讓我相當滿意,在明暗交界的部份亦保留了許多階調。而發色方面,我覺得50mm Macro偏暖系,但28mm則類似GRD3那樣的冷豔,讓每個色調都有自己的味道,只不過這三天行程有兩天都在下雨,而且正是測試相機的時間,所以拍攝的場景就少了藍天白雲,的確有點可惜。以上圖為例,看似平凡但卻是我自己拍攝下來印象最深刻的一張,因為光線灑向地上所產生的明暗階調,他卻能完整的保留下來,這讓我在挑選圖片時一直反覆檢視,也很驚訝這顆鏡頭對光影的敏感度,有興趣點我看大圖。

▲各級感光度表現:由於28mm與50mm Marco均使用23.6×15.7mm這片CMOS,有效畫素來到1230萬,當然兩者在高感度方面的表現應該也是同樣才對,最低值依然從ISO200起跳,最高可以來到ISO3200,小編本次測試時NR是設定在ISO400才開啟,所以我想畫面已經告訴你答案了,ISO1600還是可工作值,ISO3200屬於堪用值,當時ISO200的拍攝參數為F/2.5、3s,由此可見當時的光線並不算充裕,否則ISO3200的高感度表現應該會更優一些。

結語:GXR的定焦鏡頭從50mm發展為28mm,未來不知道會不會朝85mm邁進,讓GXR也能出現大光圈的人像專用鏡,重點是GXR拍如何善用APS-C感光元件與模組化的優勢,讓自家甚至是它牌的使用者投奔GXR。另外小編也從官方得到了一個可靠的消息,那就是明年預計會推出M4/3的模組,也就是說GXR到時很有可能會讓人跌破眼鏡,但推出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滿足那些期待M4/3許久的玩家,RICOH還是會將重心放在GXR相關鏡頭的研發與製作,以上是小編本次對28mm F/2.5的試玩感受,以下還提供了多張實拍圖給各位參考,請笑納,最好必須要在提醒各位,目前這顆鏡頭還是工程版本,也就是說各項表現都還有進步的空間,待台灣正式發表上市後,小編也會火速借來評測,不過這顆工程版本我已經很滿意了說

★★★RICOH GXR+A12 28mm F/2.5實拍範例 ★★★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