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逛過DP1大樓後才對所謂發色比較敏感
購入LX3之後一直在比較各家高階DC的作品
不論是畫質 細節
DP系列竟然一竿子掃倒眾家品牌 儘管價格也是如此
透過爬文才知道原來是因為DP系列搭載了一片怪物感光元件
就連同品牌單眼SD14也是同一塊CMOS
成像如此驚人也是應該
接著問題來了
我開始研究這片怪物
一般傳統CCD CMOS

X3

這兩張圖我看不懂
只覺得X3好像就是底片
其他CCD CMOS似乎根本不適合拿來做相機
當然事實證明我一點Sense都沒有
若真如此Sigma早已拿下大部份市場了
所以我想請各位解釋
傳統感光元件與X3相比的差異?
傳統作法綠色的面積為啥是紅色藍色的兩倍?
其他廠牌是不是不以底片味做為出發點?
所謂底片味就是Sigma的主打嗎?
Sigma用戶們真有感受那味道嗎?
之前看到一張G10與強光對幹的照片
除了藍色鬼影外
最明顯就是強光四周散布了排列整齊紅點
是因為他的感光元件採用傳統方式所以才有那些紅點嗎?
所謂的底片味是不是後製也能辦得到?
傳統用戶在轉戰數位後還是認為現在普片的數位成像比不上當時的底片成像嗎?
小弟攝影接觸的晚,對底片該是如何其實沒甚麼概念,就算是底片作品,經過歲月洗鍊,也難做比對
若有大大好心解說 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