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稍早 Sigma 推出「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這顆擁有十倍光學變焦的超望遠鏡頭,各位看到它的焦段時是否有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呢?!它就是 Simga 在 2018 年宣布 L-Mount 成立時同步發表的「Sigma 60-600mm f/4.5-6.3 DG OS HSM Sports」不過只有 EF-Mount、F-Mount 與 SA-Mount 這幾個選擇,畢竟當時 DN 鏡頭還不是 Sigma 的主力,直到 2020 年 Simga 的無反鏡頭產線才整個大爆發!
2018 年當時似乎錯過了「Sigma 60-600mm f/4.5-6.3 DG OS HSM Sports」,不過後續針對 Sigma 的超望遠鏡頭還是有把握到,分別是「Sigma 100-400mm f/5-6.3 DG DN OS」與「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 Sports」;而我想各位準備入手 600mm 以前,一定會在「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及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 Sports」這兩顆之間天人交戰,畢竟都是 600mm 但就是差在廣角端,60mm 與 150mm 是完全不同的視角,前者我想更適合作為旅遊鏡使用。
/// 外觀與特色介紹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在 2018 年「Sigma 60-600mm f/4.5-6.3 DG OS HSM Sports」推出前,回溯至 2000 年其實還有一顆 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它才是超望遠 10 倍光變的先驅。而全新「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也是吸取了前輩的經驗,乍看之下焦段/光圈組合與單反版本無異,其實搭載了全新 HLA 對焦馬達與全新的 OS 防手震演算法「OS2」,在 600mm 望遠端時的快門補償可來到 6 級,60mm 廣角端時則為7 級。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的重量為 2485 公克,相較於單反版本 Sigma 60-600mm f/4.5-6.3 DG OS HSM Sports 的 2700 公克輕了 215 公克,不過還是比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 Sports 要重了 385 公克,對於手持拍攝時這近 400 公克的重量絕對是難以忽視的存在。體積則是 119.4mm x 281.2mm,這塊頭也比 Sigma 150-600mm(109.4mm x 265.6mm)大上許多,我想體積與重量都會是攝友在抉擇兩顆鏡頭前必會考量的要素。
- 搭配遮光罩
- 前端橡膠
- 釋放螺絲
- 消光螺紋
- LC-740E 鏡頭布套
- 反裝時才能用
- LCF-105III 鏡頭蓋
- 日本製造
LCF-105III 鏡頭蓋的尺寸來到 105mm,跟單反時期同一片且同為日本製造,若不想帶 LC-740E 鏡頭布套出門的話,鏡頭蓋則是比較輕便的選擇。
- 前玉
- 鏡身左側
- 鏡身右側
- 焦段與光圈標示
- 60mm 廣角端
- 600mm 望遠端
- Lock 各焦距鎖定器
60-600mm 的最近對焦距離分別為 45~260 公分,原以為最佳放大倍率可能會在廣角端,但它還是維持單反時代的設定,最佳放大倍率出現在 200mm,這時可得到 0.42x 的近拍表現,單版版本的 60-600mm 的放大倍率僅 0.30x,光是這點就有不小的差距,而且也勝過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 Sports 的 0.34x(180mm時)。
另外還有個小驚喜,當鏡身上的「Lock 鍵」釋放時鏡頭若朝下就會強制垂頭至 600mm,這點原本讓我很困擾,但後來才發現原來 Lock 鍵可以在「60、80、100、120、150、200、250、300、400、600」這十個焦段上進行 Lock 鎖定,不像傳統設有變焦鎖定的鏡頭只能固定在廣角端。這設計真的很實用,特別是想持續用 200mm 拍微距題材時,在棚內上腳架俯拍也不用擔心鏡頭一直下垂跑到 600mm,這設計與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 Sports 的「變焦扭矩開關」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在鏡身的左側設有對焦模式切換鍵,首先是「AF/MF」用來快速切換自動與手動對焦,再來是對焦距離限制器有「Full 全範圍」、「6m-∞」及「最近對焦距離-6m」三種選擇,若遇到前景有干擾的可能,可將對焦距離設為「6m-∞」,不僅可避免對焦誤判也可以大幅縮短對焦行程,基本上中望遠的鏡頭或是微距鏡都有這類的機構,可以善加利用這功能。
此鏡在 60mm 廣角端擁有 7 級的 OS2 光學防手震能力,在 600mm 望遠端時光學防手震來到 6 級, Mode 1 適合用於日常手持拍攝作業,Mode 2 則為擺鏡拍攝賽車等場景的理想模式,而測震儀在 Mode 2 可偵察相機是在橫度或直度進行擺鏡拍攝,有效確保主體清晰,減少模糊。「CUSTOM」則需透過選配的 USB DOCK 進行設定,用戶可以自訂「AF 速度、對焦距離限制器以及 OS 防手震模式」這些項目並將以儲存,最多可以記憶兩組。
- 背帶孔
- 腳架環鎖
- 對焦停止鍵
鏡身設有三顆「AFL」自動對焦鎖定鍵,方便水平與垂直拍攝時使用,主要是在 AF-C 連續自動對焦的情況下,用戶可透過自訂鍵選單來指定「AFL」按鍵的相關功能,例如「自動對焦區域、眼控對焦、靜音拍攝」都沒問題。
- ARCA 系統
- 免裝快拆板
- 1/4"螺牙

除了鏡頭本體支援防塵防滴之外,在金屬鏡尾也可以看到橡膠圈結構,如果常在惡劣環境下作業的話,建議定期檢查橡膠圈的狀況,如有破損的話還是建議回原廠更換。
/// 600mm vs. 60mm|視角差異與手持情形
以上是吉姆手持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搭配 Sony A7R5 的操作示意,各位可以比較一下廣角與望遠端之間鏡筒伸縮前後的差異,大面積的變焦環環設在前端,使得變焦時的握姿無須改變且配重也能維持平衡,至於變焦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直接靠「推拉」遮光罩來改變焦距。以下兩組實拍範例均是望遠端與廣角端的比較,A 組是三個車廂 vs. 整座摩天輪,B 組則是特寫一群鳥 vs. 一群鳥帶景,如果以拍攝足球比賽為例,我可以視情況在底線捕捉對面守門員的特寫或是中線以後的視野,重點是無須換鏡頭單靠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就能勝任。
/// 600mm 半身人像的背景虛化表現
我相信會用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的 600mm 拍人像的應該佔少數,當然運動攝影除外...我指的是像下面這類的糖水照
/// 200mm + 0.42x|最佳放大倍率示範
實際車身長度不足 8 公分的機車模型,在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的特寫下幾乎都快爆框了,0.42x 的放大倍率實在很給力,下圖右是拍攝當下的情況供各位參考,為求足夠的景深我將光圈縮到 f/18,不過後輪還是逃不過被虛化的命運。/// 對焦速度測試|600mm(望遠) & 200mm(微距)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首次加入 HLA(高響應線性致動器),這屬於全新設計的線性馬達,也是因應輕量化的對焦模組,擁有比過去對焦馬達更快速且精確的合焦能力。當我在測試 600mm 對焦速度時,公仔距離鏡頭約 10 公尺,我刻意選擇「S」的對焦框尺寸,因為用標準中央對焦框的話,從無限遠再對回前景時會比較辛苦,對焦區域:點「S」是比較理想的選擇。200mm 我就是用「最近對焦距離 vs. 無限遠」來測試,這時的對焦行程最長但對焦速度我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極少有這樣的拍攝需求出現在現實中,以下兩部影片同時提供 AF-S 與 AF-C 的測試內容。
▲600mm 望遠端 | ▲200mm 望遠端 |
/// 600mm 望遠端|6 級防手震手持測試
以上吉姆先用手持錄製 4K 影片,讓各位看看防手震開啟前後的差異,比較過後相信 OS2 防手震的效果絕對是有感,接著以下還有靜態拍攝時的防手震表現。
從官方的資料中得知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在 600mm 時可施展 6 級光學防手震,在 600mm 時的理論安全快門值應為 1/640s,若往回推 6 級快門補償的話正好就是 1/10s。以下分別有我開/關 OS2 的實測,均是以 1/10s 手持作業,前 10 張是在開啟 OS2 的狀態下張張合格妥當;最後 10 張則是關閉 OS2,單看縮圖已是全軍覆沒,畢竟這顆鏡頭實在太重了。
/// 60mm / 200mm / 400mm / 600mm|中央 / 邊緣解像力

以下是此鏡在 60mm / 200mm / 400mm / 600mm 這四個焦段的實際表現,全程搭配 6100 萬畫素的 A7R5 作業,分別有有中央及邊緣的原圖裁切可參考,測試當下距離目標約 300 公尺,要在市區要找到合適的景色來測試 600mm 解像力還真的不容易,因為空氣品質跟熱氣流都可能帶來影響。而不論是這四個焦段的整體表現都很不錯,從開放光圈到 f/16 均是可工作的光圈值,但真的要計較的話 600mm 的畫質相對其它焦段是稍軟了一點。
/// 色散測試
高反差的色散實測還是習慣找逆光的樹蔭來比較,因此 60mm 是比較容易作業的焦段,此鏡內含 3 枚 SLD(特殊低色散鏡片)、2 枚 FLD(瑩石級極低色散鏡片),讓小編對它的色散抑制表現有所期待,而從實測結果從 f/4.5~f/5.6 時還是看得到輕微的紫邊,f/8 開始不論中央或邊緣影像的色散情形則可以被完全抑制;這項目似乎略遜自家的 Sigma 150-600mm 一點點,但或許這就是高倍光變的宿命~總不可能十全十美吧!/// 抗耀光測試
這顆新鏡同樣搭載超級多層鍍膜技術,因此還是要來測試看看抗耀光的表現,其實從 f/4.5 開始畫面中下方就可以察覺到輕微的光斑,當光圈縮到 f/8 以後光斑及鬼影則會漸漸明顯,f/22 就一去不回頭了,以下測試全程皆有安裝原廠遮光罩,這次同步提供 AB 組測試讓大家參考。///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使用心得與結語

∵ 本篇所有光學測試均搭配 A7R5,但因為 A7R5 能借出的時間有限,其它拍攝樣本就是由 A7M4 完成。
年紀大了


其實在接觸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以前,我一直以為這是全新的焦段,直到深入瞭解後才知道當年曾錯過它的單反版本,而不論是 2000 年的 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2018 年的 Sigma 60-600mm f/4.5-6.3 DG OS HSM Sports,或是最新推出的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其實都沒有同級對手可與之匹敵,在市場上也可說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存在,當然有此需求的攝影玩家並不佔多數,只不過 Simga 在無反時代還是能持續優化這顆鏡頭實屬不易,因此消費者才有更多面向的鏡頭可選擇。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不論是從實拍或 MTF 的表現來看,都有相當可靠的畫質且足以餵飽 6100 萬畫素的 A7R5,開放光圈的紫邊算輕微基本上可以無視,或事後再用軟體消除也是一個辦法;至於十倍光變鏡片數量又多達 27 枚,要完全達到「零」耀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儘管有超級多層次鍍膜的加持也只能減緩但無法消除,但都買到這個焦段了,應該不會在意這種小地方吧?!
真正讓我有感的幾個項目包括「OS2 全新防手震機制的加入」,它讓原本機身防手震效果普普的 A7M4 也能在 600mm 以 1/10s 手持作業,進而實現 6 級的光學防手震,若是用 60mm 廣角端拍攝防手震更可以來到 7 級。再來 HLA(高響應線性致動器)加入的線性馬達也讓這顆 10 倍光變鏡頭的對焦速度完全不遜於其它超望遠鏡頭,同時也全面支援 Sony 的「人物/動物」偵測追蹤功能。
最後 200mm 所帶來的 0.42x 放大倍率更是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的一大亮點,因為 0.42x 的的確確可以作為微距鏡使用,當然放大倍率與標準的「1:1」微距鏡還是有段差距,不過以「附加功能」的角度來看,這已經很夠水準了啦!
至於售價我想這是攝友們最關心的事啦!恆伸總代理的定價為 NT$64900 元,雖然比單反時代的售價要貴上萬元,但在性能及各項表現也都進行了優化,重點是這級距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Sports 根本沒對手,如果你有職業運動攝影或是野外動物攝影的需求這顆絕對值得入手,台灣方面預計二月初到貨,若想準時入手的話可以先找熟識的攝影器材行預定囉!
#特別感謝:Sony Taiwan 提供 A7R5 / A7M4 協助測試
|

ILCE-7RM5 232mm ISO640 f/6.3 1/250s

ILCE-7RM5 600mm ISO320 f/6.3 1/640s

ILCE-7RM5 175mm ISO100 f/5.6 1/1000s

ILCE-7RM5 600mm ISO2000 f/6.3 1/400s

ILCE-7RM5 236mm ISO640 f/5.6 1/250s

ILCE-7RM5 107mm ISO100 f/5.0 1/800s

ILCE-7RM5 600mm ISO800 f/8.0 1/500s

ILCE-7RM5 377mm ISO1000 f/6.3 1/400s

ILCE-7RM5 600mm ISO200 f/6.3 1/400s

ILCE-7RM5 178mm ISO100 f/5.6 1/320s

ILCE-7RM5 191mm ISO125 f/5.6 1/400s

ILCE-7M4 93mm ISO100 f/6.3 1/200s

ILCE-7RM5 600mm ISO160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32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100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50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125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500 f/6.3 1/400s

ILCE-7RM5 178mm ISO160 f/5.6 1/200s

ILCE-7RM5 600mm ISO250 f/6.3 1/320s

ILCE-7RM5 600mm ISO80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160 f/6.3 1/400s

ILCE-7RM5 60mm ISO160 f/4.5 1/400s

ILCE-7RM5 365mm ISO400 f/6.3 1/400s

ILCE-7RM5 600mm ISO200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1600 f/6.3 1/400s

ILCE-7M4 173mm ISO100 f/6.3 1/320s

ILCE-7RM5 600mm ISO25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200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640 f/6.3 1/500s

ILCE-7RM5 96mm ISO100 f/5.6 1/250s

ILCE-7RM5 600mm ISO640 f/6.3 1/800s

ILCE-7RM5 600mm ISO2000 f/6.3 1/500s

ILCE-7RM5 60mm ISO400 f/8.0 1/320s

ILCE-7RM5 600mm ISO800 f/6.3 1/200s

ILCE-7M4 126mm ISO100 f/5.0 1/250s

ILCE-7RM5 295mm ISO250 f/5.6 1/100s

ILCE-7RM5 487mm ISO400 f/6.3 1/500s

ILCE-7RM5 600mm ISO125 f/7.1 1/500s

ILCE-7RM5 60mm ISO1000 f/8.0 1/400s

ILCE-7RM5 600mm ISO1600 f/6.3 1/500s

ILCE-7M4 60mm ISO100 f/5.6 1/640s

ILCE-7M4 377mm ISO125 f/6.3 1/400s

ILCE-7RM5 600mm ISO800 f/6.3 1/500s

ILCE-7RM5 383mm ISO800 f/6.3 1/400s

ILCE-7M4 189mm ISO100 f/6.3 1/200s

ILCE-7RM5 600mm ISO125 f/6.3 1/500s

ILCE-7M4 60mm ISO100 f/5.6 1/640s

ILCE-7RM5 395mm ISO800 f/6.3 1/400s
/// 小惡魔回文抽獎活動

- 活動辦法:針對主題回覆文章就符合抽獎資格喔!若複製他人的回覆內容或無意義回文,將不具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
- 活動獎項:Sigma 60 週年日製紀念手帕 x 5
- 活動時間:即刻起至 2023 / 01 / 20 PM 12:00
▌福利社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Sigma 60 週年日製紀念手帕 | nhridue |
Sigma 60 週年日製紀念手帕 | annabelles |
Sigma 60 週年日製紀念手帕 | 恍惚飄渺 |
Sigma 60 週年日製紀念手帕 | fromia |
Sigma 60 週年日製紀念手帕 | hellohuhuu |
◆抽獎實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