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使用A850+24-70mm 拍攝婚禮 [簡單的心得分享]

關於sony 的全幅機A850,相信已有不少用家感受過它的能力了

在全幅機種當中,擁有著最低的售價,但畫質與手感卻一點也不馬虎

也許有很多user會反映A850的高ISO雜訊過多,但就我而言是在可以接受範圍內的

因為小弟平常若是在室內拍照並不會太在意雜訊的影響,以記錄生活為主。

但如果真的有重要的場合需要在室內拍攝,透過LR3的功能,我想都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至於24-70mm這顆鏡頭,顏色上面的表現相信不用我多說

各位用家應該都看了不少此鏡的測試與毒照,可能都比我更了解此鏡了

不過這顆大菜並非全然沒有缺點,就是鏡桶伸到最長時最前端的部分會有些許晃動感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在SDF上似乎也有用家討論過這件事

但瑕不掩瑜囉,既然買了就好好拍吧。


切入正題

第一次用A850+24-70mm 拍婚禮 ,出來的顏色我還挺滿意的

對焦方面速度算中等,準度算良好,配上56閃算是挺重手的

不過我覺得最重的時候是在用包包背著它們走路時候....反而不是在拍的時候

因為背久了肩膀很容易痠,我又是背彈弓手,減輕肩膀壓力的帶子也沒扣(自己活該)

所以才會搞到自己>"<


這場婚宴拍下來,其實並不輕鬆(這不是廢話嗎,婚宴哪場輕鬆的,哈哈....)

我之所以覺得不輕鬆是因為除了我之外還有兩位專業的攝影師也在場拍攝(小弟我倍感壓力,看到他們的雞絲我就想打包回家睡覺了)

我事前並不知道除了我以外還有其他人也會在這場婚宴當中攝影(新娘當下似乎也不知情)

所以看到有另外兩位攝影時其實有點驚訝

但心想也好,這樣新人就可以有三份照片可以拿了,也是件好事囉!

只是事後新娘說那兩位攝影師似乎是贊助商突然派來的,所以她可能沒辦法拿到他們的照片
(新娘是說可能沒辦法,但最後是否有拿到其實我也不清楚)

聽到這些覺得有點可惜,因為本以為這對新人可以拿到三個人拍的照片

所以在拍攝各個點的時候也沒提早先占個好位置,想說既然好位置有人拍了就好

只要最終新人能拿到照片即可,而我也可以不用跑得太累


總之....我沒有盡快的找到最佳位置拍攝,實在是對新人有點不好意思

拍攝當天又剛好碰到颱風在台灣上空撒野,所以只幫他們拍了晚上的婚宴
( 當天交通情況實在太糟了,等到晚上六點才有火車.....>"< )


話說了不少,呈上一些當天拍攝的照片~


































這張有點像記者會...


















小弟第一次發表主題分享,請多多指教了~
都是球星....我也順便看到了我朋友!!!哈哈哈哈酷斃啦!!!!!!
http://www.flickr.com/photos/sushijmitp/ 來,來澎湖找我玩! 我是冠頭大爺
沒看到什麼專業攝影師
只看到2支不曉得打到哪去的跳燈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110970632293717
拍的相當不錯..
我剛好也用相同家私準備幫忙拍婚攝..
参數跟訣竅可否透露一下..
剛上850...還在摸索中...

sushimit wrote:
都是球星....我也...(恕刪)

我只認得出有田壘…
還有誰??

SongLin4756 wrote:
我只認得出有田壘…還...(恕刪)


哈哈哈~~還有一台850+大蔡啊
高ISO一級爛, 但低ISO一級棒
所以雙機流最好, 棚拍外拍閃燈用A850, 室內夜拍用A55
我覺得版大的a850沒有輸掉
拍的很棒!!


引用"小弟我倍感壓力,看到他們的雞絲我就想打包回家睡覺了"
再好的雞絲也要看人拿
不要以為用d3x、1d系 的人都是專業攝影師
反而搞後製的美工還比較專業
neo1141985 wrote:
高ISO一級爛, 但低ISO一級棒...(恕刪)

以前的印象是如此,但自從我用了LR3後整個改觀了,a850+LR3真是太棒了
原本買了A33是為了支援850高ISO,現在幾乎都冰在防潮箱,A850足夠了
分享幾張A850+24-70mm 拍攝婚禮,不過是SIGMA的 2470HSM
(可點圖放大)5~7有修圖美化皮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alan5827 wrote:
拍的相當不錯..我剛...(恕刪)


其實小弟並沒有特別去記一些精確的參數,不過可以提出些淺見供您參考

小弟認為,在婚攝的過程當中,快門的調控相當重要

在婚宴中,有許多動態的過程需要被記錄

快門在此也就扮演著凝動的角色

而如何維持現場色調並維持照片的凝動狀態,是拍攝過程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快門太慢,照片的色調自然(吸收了足夠的現場光),卻容易造成殘影

快門太快,動態凝結得乾脆(物體呈現全面靜止的狀態),卻容易造成顏色過於死板,無法重現當時氣氛

所以如何在每一個場景中取得適當的快門,也是我還在持續學習的目標


大致上在一般情況下,1/60 的快門速度可以讓動態凝結並保持環境氣氛

(但動作若稍大稍快,1/60還是有可能停不住,要如何選到最佳快門就真的得靠多拍了)

視現場光源強度不同,此時的ISO從800到1600都有可能

通常我不太會用上3200,因為3200....你知道的~還是有點不敢用~這只是個人習慣而已

(以LR3的能力....ISO上3200只要不是輸出大圖,去除雜訊之後縮個圖應該都頂得住的)

當然,這時候我會打跳燈,並斟酌使用f2.8 ~ 4 之間的光圈

光圈決定著要讓大概多少人落於景深範圍內

若是想突顯主角,f2.8開下去應該能得到不錯的效果

若是想呈現新人與親友間的互動,光圈就不宜過大,反而要稍微縮一點

如果要再更深入探討的話,使用的焦長與被攝體之間的距離也可以考慮進去

這些都可以造成景深的明顯變化



恩...婚攝的光線變化真的挺大的,如何去決定每一個場景的每一個設定

其實也不是一時三刻能夠說得完的

小弟本身拍攝婚攝的次數也相當少,板上應該有許多前輩是這方面的專家

也許更能夠給你一些不錯的建議

楊森前輩所貼出的照片也是相當漂亮~ 也許也能夠給您一些不錯的建議喔^^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