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許多16-80ZA的照片,也許是縮圖的關係,實在看不出所謂的銳利和暗部細節
一顆兩萬多的蔡頭,和一顆2000塊就撿的到的18-70kit鏡,價差十倍,但是畫質到底差多少?
找了好久都沒有人把他拿來作比較
我所謂的比較指的是各光圈各焦段相同條件下的中央及邊緣的100%裁切!
我想這樣才能真正看得出蔡頭的價值在哪
真希望擁有這兩顆鏡頭的前輩可以幫忙測試,感激不盡
文章關鍵字
洗積分洗到被砍光了吧 哈

這邊 有跟16-105的比較

ZA

16-105


對焦部分應該是銅綠色的房屋尖頂下面
我自己的感覺,ZA是有比較銳利,比較有立體感,從頂端的風信雞也可以看得出來(不確定是不是景深的問題)

但值不值金錢上的價差,就靠您自己決定了
有兩篇關於兩支鏡的review. 可以看看..

16-80mm

18-70mm


至於個人感覺..
首先18-70在焦段上已經不及16-80來得方便.
而銳利度更加是1680大勝..

至於畫質有沒有差十倍..? 我看沒有吧..

70-300和70200SSM從畫質方面都沒十倍差.. 而且又勝在輕便..
逸品嘛... 往往就是要十倍價錢的..
Hope for the best, and plan for the worst...
m680404 wrote:
看了許多16-80Z...(恕刪)

價值不在鏡頭,而在你自己
即便你擁有地表上最好的鏡頭,也得看你配不配得上它
謝謝大家
由MTF看起來蔡頭的優勢在於中央及邊緣都能保有較佳銳利度
由照片比較起來,確實比較有立體感,或者說層次比較分明
雖然照片好壞來自於攝影者本身,但是如果想紀錄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以及未來心血來潮想把照片放大時
一顆好鏡頭確實能紀錄的更多,因此我才想瞭解,鏡頭好壞到底差在哪裡,差別有多大
如果差距不大,是否用普通的就好了?
如果差別夠多,我寧願多花點錢買好一點的鏡頭,忠實的紀錄眼前的事物
我想如果買一台1000萬像素的相機,應該很少會刻意縮小像素在拍吧
看來還是趕快存錢比較重要
m680404 wrote:
謝謝大家由MTF看起...(恕刪)


如果仔細比較,16-80在畫質上應該是比16-105來得好,
但是你會常用1200萬或是1400萬像素1比1檢視嗎?
還是你會拿去輸出?

把圖縮到2M或是更小放到網路上分享給別人看,
老實說細節幾乎都不用比了,都縮光光啦能看出些什麼,
所以如果你不在乎細節上的些微(你自己把那些照片縮圖看一下就知道了)差距,
但很在乎多那幾千元的付出,那就選16-105,
而追求爽度的話,那當然就16-80啦。

老實說,光線充足把光圈縮一下來拍又加上上傳用縮圖的話,
別說這兩隻,光18-70這隻2000元的kit鏡都能有好表現,
10倍的價格差距不表示10倍的光學表現差距。

m680404 wrote:
看了許多16-80Z...(恕刪)


蔡頭沒有多神!

但是有了神器卻不會使用的還是普遍的器具而已~

NISSAN X-Trail 2.5跟BMW X3 2.5

一樣都是2.5L,價差數倍,但是到底差別在那裡?

市場的成熟度將會決定消費者信心度

10年前剛來台的LEXUS 有許多消費者問:LEXUS跟Toyota有什麼差別!?到底好在那裡!?(懷疑句)

10年後的現在:LEXUS就是TOYOTA的高級車款 (肯定句)



日本訂價(4/22匯率計算)
SAL16105 21,583 新台幣(73,500円)
SAL1680Z 30,531 新台幣(103,950円)
價差8,948 新台幣

香港訂價(4/22匯率計算)
SAL16105 14,715 新台幣(HK$3,790)
SAL1680Z 20,927 新台幣(HK$5,390)
價差6,212 新台幣

台灣訂價
SAL16105 17,880新台幣
SAL1680Z 21,880 新台幣
價差4,000 新台幣

以上的訂價策略可以明白

台灣SONY把 α 鏡訂價訂高,蔡司鏡訂價稍低

希望台灣SONY可以提高蔡司鏡訂價來突顯與 α 鏡價差之分~來增加消費者信心度





Resistance is useless...♪☆
m680404 wrote:
雖然照片好壞來自於攝影者本身,但是如果想紀錄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以及未來心血來潮想把照片放大時
一顆好鏡頭確實能紀錄的更多,因此我才想瞭解,鏡頭好壞到底差在哪裡,差別有多大
如果差距不大,是否用普通的就好了?
如果差別夠多,我寧願多花點錢買好一點的鏡頭,忠實的紀錄眼前的事物


我說實話.

差距不大.


現在的數位新鏡. 素質都不差.
kit鏡與大三元鏡皇價差可能是十倍以上. 但是畫質差距可能只是90分和100分的差別
只有在少數較嚴苛的拍攝條件下會有差異


真正要講究影像內容細節表現. 片幅的大小會勝過鏡頭的好壞
但這大小不是APS-c和135FF的差異
起碼要DC跟APS-c
或是135和120
差距大約三到四倍的面積. 才會有所差異.
我認為KIT的效果對入門玩家(就是我拉)很夠用了,
真希望可以有菜頭讓我試試。
攝影人的份量來自於作品 而不是相機與鏡頭 My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frank_photo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