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星空時如果曝光超過4秒,好像星星會少很多(即使在除噪已經關閉的情況下):https://www.lonelyspeck.com/why-i-no-longer-recommend-sony-cameras-for-astrophotography-an-open-letter-to-sony/而且6月新版的韌體也沒解決問題。
SONY比較會在RAW作文章 其他廠大多是不會在這部份做太多的手腳早期是在暗部有特別的壓縮與加料所以暗部的寬容度會不錯這點倒是值得鼓勵 有創新(但有不少人不喜歡這樣)但在RAW動這個抹除雜訊的念頭 就太OVER了 有點像作弊評測時的成績 會好看些但副作用也顯而易見另一個問題是 堂堂全幅機 竟然曝光超過4秒就有彩噪6月韌體 可能有改善這點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拍星空時如果曝光超過4秒,好像星星會少很多(即使在除噪已經關閉的情況下):...(恕刪) 沒看到則已, 一查不得了.. 在天文拍照領域吵得滿大聲吔~ 倒是, 原文出處作者本人也不是隨便灑掃揮一揮的等閒之輩 (似乎挑明著不怕 Sony 告他誹謗聲譽).. XD~Cheers.
這問題很早之前我在01有提過但是一堆狂熱的S粉硬是扯說其他家相機就沒其他問題嗎?來推說A7R2這些問題不是問題(等下應該一堆)那時是彩噪問題 之後推出韌體解決強制在RAW抹除雜訊彩噪是暫時解決了 但變成吃星星...改善彩噪就是吃星星不吃星星就是長曝4秒就有彩噪所以SONY只能盡量設法找出一個平衡的方案來推出改善韌體這都算作弊的方式 因為問題源頭都是高溫其他相機廠不會用抹除這種方式來規避RAW的原始雜訊因為這樣 RAW還叫RAW嗎?各家如果都這樣搞 那RAW原始評測 就失去準則了SONY的根本問題 就是都抓過熱臨界點拚命的像手機一樣 塞進更新更快的晶片而不管溫度帶來的負面影響好在相機沒有CPUMARK或是安兔兔之類的東西不然它可能臨界點抓的更狠了其實SONY夠快了 放慢點 推出下一代低溫系列機種稱王的機率是挺高的 不過SONY應該不會這麼想應該還是持續維持高溫堆效能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那是一定的,一樣曝光20秒,SONY 的銀河硬是少人家一半,那還不抓狂?...(恕刪) 幸好, 敝人沒有 pixel-peeper 傾向, 或者有那摸多台高檔機身供作比較。 看不清的木眼菜鳥 / 是幸福的..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