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使用習慣和器材:

上一台相機是5D3+多顆定焦變焦EF紅圈鏡
在他們陪我遊山玩水好幾年看到Canon 無反R世代輕量化跟對焦絕對優勢以及太座放行的條件下,果斷衝了R6II首發, 鏡頭也逐漸汰換收攏成跨世代大三元->EF 16-35 F2.8 II+RF 24-70 F2.8+RF 70-200 F2.8。之所以都用變焦鏡就是因為老了(本人七年級前段班)+ 懶了,出門拍照只想用側背包一機兩鏡(看主題決定三選二),可能有人會好奇唯一沒有被換掉的EF鏡其實我也明顯感受的出來邊緣畫質已經跟不上RF鏡,但他經典無法復刻的星芒讓我捨不得換掉。

拍攝習慣30%拍自己的公仔,50%出遊拍景拍老婆,20%拍晨昏衝秘境(想當年年輕熱血那幾年晨昏是70%)

終於要講重點了,其實現有裝備畫質性能都很滿意也夠用
,只是去年看到了A7C2/R問世就一直蠢蠢欲動想要在維持全幅加F2.8光圈條件下再更輕量化裝備,由於我拍照錄影9:1所以目前比較看上A7CR, 然後再加上F2.8 GM2代 大三元,不知道有沒有同時使用過這兩台的先進能否分享一下建議以及注意事項。

自己爬文看了許多評測以及門市試用是已經知道A7CR的握把手感沒有R6II好(小機身必須的犧牲)以及C家拍人膚色就是天生討喜(但我都拍RAW也一定會進LR所以覺得還好),然後性能略降級外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麼實際使用才會發現而不是看規格會知道的差異。
你買A7CR 有像素堆疊可以用的優勢
我是A6700跳A7C2
A7C2的缺點就是拍太快的東西可能會果凍!
但是後來我錄影都會習慣30P 固定1/60快門,
由於我都沒甚麼在拍特殊轉場或是慢動作,
所以沒有120P 對我來說比較沒有差別,
而且我是看在7K超採的情形下買A7C2的!
因為之前A6700 6K超採下 夜拍太慘(A6700/A7C2都有AI對焦),

所以全幅你應該會買
我自己現在是 24-50GF2.8+Tamron 50-300+viltrox 85 F1.4
之前有24-105G F4 (這個不是和A7CR 因為餵不飽),後來在20-70G跟24-50G做出來選擇

我在A7C2的拍照錄影雙修的情況下我是很開心的!
因為後來吃了一個動態積極防手震的大補包,
手持穩定的畫面我認為有交換到很划算,而且相比A6700 ,A7C2以較不容易過熱

我看你的組合 很有可能可以考慮20-70G(可以符合6000萬畫素要求)
+Viltrox FE pro85mm或是Viltrox LAB 135mm
因為這樣你可以不用太早買廣角,有20的情況下,要買16-35的機率會降低很多,
我自己是蠻多數景都可以24-50G解決,而且我不排除買16mm 1.8G 但是還沒有必要買
我認為你拍照多數的情況下,如果買2手機況不錯的A7C也可以,等a7IV出來再決定也不遲,
你現在握有A7CR的預算會尷尬一點,如果沒考慮太輕的輕量化 收A7R5也不錯
問!就是換!想!直接買!
只要口袋深度追的上想換的速度
那都是沒問題的哦
說再多也都是想換的理由呀
就換成心裡想要的
以後才不會怪相機的不足
所以結論....想換什麼就換什麼
Canon用10年 5D3 > R6 轉 A7C2

體感上有加購原廠握把(CR的)
手感非常好 快門聲音清爽 機身看起來比較休閒 太太很喜歡

性能方面
人像對焦能力極有感提升
變旁軸觀景窗位置要習慣一下
沒有搖桿如果有多個主體要輪流對焦的時候比較麻煩一點點
顏色就算都是LR調整也是要花一點時間適應
快門掉到1/4000 F2以上白天容易爆

整體使用起來覺得有明顯的升級 不會考慮換回去

不過我換機的原因是Canon沒有夠輕便的RF85/1.4
如果你只是大三元我覺得重量體積並沒有太大的差距
s88105089
目前是R6用戶,請問A7C2對比R6在人像對焦能力極有感提升,是怎樣的提升狀況,目前用R6的狀況為對焦在複雜場景,例如幼兒園活動時,已經用人臉辨識鎖定後,依舊會跑到別的小孩臉上,尤其是錄影更嚴重.
呵呵~跟樓主一樣隨著年紀增長,想要輕量化,

前陣子把EF鏡頭賣一賣現在剩下

RF的鏡頭分別是24-240、16 f2.8、24 f1.8跟 50 f1.8,

比以前EF混三元輕了很多~

目前是R6也想換看看A7CII,

其實重量約差100g,但外觀尺寸差不小~

A7CII + 一顆輕便定焦鏡感覺文青了起來

但年紀大了要學新的相機選單要猶豫一下

雖然C家也有R8這樣輕巧的相機,

但弱弱的電池以及沒有防手震就放棄了...

聽說有機會出類似AE-1復古型的相機,

所以還在等看看中
oneyellow wrote:
先說一下使用習慣和器...(恕刪)
C型是閹割機,所以會較經點、便宜點,但要知道在功能上也會被多閹割點,若不再意那些被閹的就用吧。

其中同樣畫素的R級若能改用α7R5,除硬體上有很好用的五向可變動LCD差別外,在軟性上又會有沒有8K Movie的差異,這個我是很注重!
例......
我常用8K的功能來作一舉兩得的攝錄,因它還可取得8K大的Shot mark photos(錄影中兼拍靜照),甚至(請點按這個)當作具有33MP/24FPS的靜照高速連拍功能來用、而它的ISO質地上看用到12800來打鳥要數毛看紋理也都不成問題!

安可曲:都是用Canon鏡頭轉接的......
4月16日在合歡尖峰的暗空映像---銀河中心位置昇起最佳時刻
Sony α7R5 & Canon 16-35mm F2.8L2 with Speedbooster
(JPG質地台面50%、台後點按85%。)


2023.09.17のC-灣風雲
Sony a7R5 & Canon 16-35mm F2.8L2 with SpeedBooster(Open APS-C全畫素Jpg輸出,質地台面50%、點按85%;直幹。)


2024.05.19在宜蘭永鎮的「龜山朝日」
Sony α7R5 & Canon 24-70mm F2.8 L2 + SEL14TC
(台面50%、台後點按85%。)
如果是模型和風景,那6100萬畫素的CR確實很棒
但,只有iso400內強於C2,800內算打平,1600以上要仰賴LR的降噪

拍模型如能架好閃光燈,或是其他夠亮的光源
使其維持在低iso,能展現其近乎頂級的畫質
而且用apsc模式還保留2600萬無低通
畫質甚至比C2的3300萬還優秀,絕對是拍細節好幫手

旅遊可以選擇apsc鏡,極大減輕重量有感
當然還有一支Tamron28200(2.8-5.6)全幅旅遊神鏡
但我都常駐apsc模式,使其變成42-300視角
同樣的視角,反而可用更大光圈拍
例如我用135端,開apsc視角變200端
但可以把光圈開在4.5,比正常的5.6還大
景深在旅遊上也更好用,對焦也更快
要廣於42端視角,再取消apsc模式回復成28就好
通吃全幅與apsc的資源,還能保持輕巧,是CR的絕對優勢

握持上建議買拇指柄,目前最經濟實惠方式
即使購入後不喜歡,也沒啥損失
附的原廠手把也很棒很輕,裝不裝看個人喜好
隨身包不夠大,就會拔掉手把

我自己是用16-35GM2,常駐apsc變成24-50
拍大景時取消apsc,用16端6100萬畫素去記錄
重量如果單右手為主,那一定要裝手把
但我平時都左手抓鏡頭處,要拍時右手才放上去,這情況手把就非必要,習慣後就沒再裝過了

另外要注意,無損raw+jpg,連拍數會降低到每秒約6張(M4,R5,C2,CR都這樣),但用apsc可維持每秒拍攝數的上限,這也是我常駐apsc模式的原因
這樣看下來 CR就是目前最適合您的機型了
極致的小巧輕量化 + 最強畫質
握持手感確實不好 但因為整體機鏡也沒多重 所以這不會是太大問題
CR有附底座 加了握得更確實但體積跟視覺比例都變好怪

鏡頭部分我提一下
雖然從您敘述看來 完全有能力買GMII大三元 那通常建議就是直接上最好的
但小弟建議從輕量化及幾乎不錄影這兩點來看
會更建議 廣:Tamron16-30 標準: 原廠2470GMII 望遠:Tamron70180G2

較建議1630的原因是比1635小了一圈 輕了一截 對攜帶更友善 畫質也好
除非你很在意35mm

標準就原廠GMII不做它想

望遠推70180G2的原因是 這顆相比GMII真的非常有感的輕巧
這兩顆我都有 GMII各方面都很強沒錯 但G2的每一項性能都達到GMII的接近九成水準
在這樣的條件下僅有70%的體積重量與更好的攜帶性 以及一半不到的價格
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用
差距比較大的對焦與防手震這兩點不錄影的話幾乎完全感覺不出來 所以差距又更小了

省下來的錢個人認為可以買顆 微距/超望遠/超廣角 這種特殊用途的鏡頭來玩玩
比起日常出遊多開發一個興趣主題也不錯~
放心沒幾個夏天又要換回 CANON的色調
assault91 wrote:
如果是模型和...(恕刪)


我也打算換成 A7CR 主因是 Sony 的產品開發資源多, A7CR系列很輕便且鏡頭選擇多. 最近發現公司貨跟水貨的價差居然高達 16,000. 價差比我想像的還要多. 我對 Sony 的生態不了解, 借這樓詢問一下, 這是正常狀況嗎? 還是目前 A7CR 的品質有什麼已知的特別問題, 需要回原廠的機率高等等?

以前使用 Nikon 大約 20年, 大都買公司貨, 都沒送修過, 感覺浪費了不少錢, 想說這次換 Sony 是否乾脆買水貨算了.
古魯托斯
我的A7CR是二手水貨,出國用了一次,正常使用沒什麼機會回廠!
Linkaufman
謝謝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