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請問 1/32000快門 怎麼用!

小弟平常都是 最低1/60, 光圈先決。
這1/32000大概拍一輩子可能也用不到,是要開最大光圈直拍太陽?

AbdA wrote:
這把要是用BSI Sensor而可把ISO比6000提升三級的話就較值得,不然把總費用拿去買單一機RX10M2反而輕便又實惠很多,它有其它系統都沒有的1/32000S快門、960FPS,而馬上可擁有24、35、50、70、100、135、200mm/F2.8七管定焦蔡司又可手動電動變焦。
mooobeo wrote:
請問 1/32000快門 怎麼用!

小弟平常都是 最低1/60, 光圈先決。
這1/32000大概拍一輩子可能也用不到,是要開最大光圈直拍太陽?


大約有以下的時機──

目前SONY一般相機只有「連拍」功能,而RX10ii還多了一個「速度優先連拍」,講這主要關係到在速度,它可以讓你在高速下的連拍中,維持穩定調設的快門速度又要處理後續工作,而(才)不會錯失(凝結到)細膩的動作。另也可以在提高EV下又用較好的ISO值來拍得更高質的映像,比如在拍以下第一組圖片時,天地亮度夠、相機的鏡頭光圈也夠大之下,我用ISO100、在EV+0.7時還可用1/800~1250S,來完美的抓到投手和球路的細部動作(一秒內取得張數比一般多出很多且又都有凝結到)。

再就是它的特長在作高速錄影,其基本上在960fps時要用到1/1000s的快門,然這只是一個在一般速度的變動下及在EV0時的理想,同前述之外,若有更高速的變動之下(如槍砲射出之物),就得用更高的快門來拍,如以下第二組影片,在天地亮度足下我用手動調ISO100、EV+1來拍,才有如此高亮的好質感。相對比一下第三組,質感就差了,用標準1/1000S、EV0、ISO AUTO。

總結:重點在有高速可以把被攝體凝結的很正、有高速還能有高EV值可用、有高速也還能用到高品質的低ISO,當然並不是一定非如我這樣說來用。


(以下搞笑而供參考而已)
第一組:
今天陽光普照,手動調到1/800s還有EV+0.7,就這樣選「連拍速度優先」;
一按,跑出了十多張,就去頭又去尾:











用手機直接裁切放大再看一次,的確似很猛……






補一下此一按最尾後情……


咳,Home run……



第二組:
微距下的榨醬草花,在960FPS的呈現下,微微的躍動,有如生靈般的生命活力。




第三組:
看看這二個不同的效果:
在 YouTube 上觀看「960FPS--細看投球動作比一比(1/2)


在 YouTube 上觀看「960FPS--細看投球動作比一比(2/2)


以上是由以下地址轉貼──可到這一主題參考看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45&t=4493449
mooobeo wrote:
請問1/32000快門 怎麼用!

小弟平常都是 最低1/60, 光圈先決。
這1/32000大概拍一輩子可能也用不到,是要開最大光圈直拍太陽?

1.凍結超高速移動的物體

2.大太陽下可以光圈全開逆光拍小花

官網有範例圖

SKAP wrote:
1.凍結超高速移動...(恕刪)


Yes.
搖擺中手持照拍(才用1/200s、但我用A7Rii架腳架還是拍不好)

請教各位大大 電池NP-FW50 從日本製變中國製 有什麼差別嗎?日製的有比較好嗎?
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折扣 sony也如此嗎

到27號前早鳥送電池

感覺他優惠的都是一開始開賣的期間

sony活動之後都不會再有了嗎

想跳S家...還在觀望中的我

love85188 wrote:
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恕刪)


一定是這樣的 3c產品很明顯
看a6000當初的價格,跟目前換代了
差滿多錢的
我由 5R,A6000,一路用到 A7S,A72........

講句中肯的說話:

論機身功能,A6300 PERFECT⋯⋯
但論影相⋯⋯ SONY APS-C 令人失望⋯⋯ 因為 SONY 沒有深度開發 專屬 APS-C 的鏡頭群,只能 共用 FE 全片幅鏡⋯⋯ 白白浪費了 A6300

回到原始點,大家為什麼 用 A6300? 不是因為他的輕便嗎? M43 的身材,但 SENSOR 大一級,表面上好吸引⋯⋯
但我用了 2年,卻只有 幾支 定焦蔡鏡能夠用,支變焦 16-70Z 又只有 F4,而且品質也沒太好⋯⋯ 你用過就明白,在室內F4是不夠用的⋯⋯

除此之外⋯⋯ 高品質 中長焦鏡呢? FE 70-200G F4 ?
再遠一點呢? 用轉接轉 A-mount 70-300G??
人像呢? 最近才有 的 FE 85 F1.8 ???
大三元鏡呢? 最近才出的 G master 2.8 鏡????

那麼打鳥呢?影荷花呢?可以用什麼鏡???

先不論金錢,支支都要用 FE 全片幅鏡,大大支,重死人,失去了無反輕巧的原意⋯⋯

我不明白:
如果我要相片品質而用 FE 鏡,為何不用 A7 系列?
如果我要輕便,為何不用回 M43 系列???

M43系列,支支鏡 M43 optimize,輕巧,細支,而且 出來品質 分別不大⋯⋯
SONY APS-C 比較好的,只有 sensor 比 M43 大,IOS 表現好一點。

但看看M43鏡群:
panasonic 支 45-175,等效 90-350,是 350mm 啊,卻 又輕又細,而且是內變焦的!
olympus 支 75 F1.8,等效 150,300G only! 相對於全片幅,景深都有 F1.8 * 2 = F3.6

你可以話:我唔打鳥,只影日常生活,可以,我自己最愛的 SEL24F18Z 可以勝任

但 M43 也有支 LEICA DG SUMMILUX 15mm / F1.7 效果差不多,但平一半!
M43 還可以用 LUMIX G X VARIO 12-35mm F2.8 及 LUMIX G X VARIO 35-100mm F2.8,仲有 POWER OIS!

而 A6300,我可以用那一支鏡????

因為受到物理上的限制,鏡頭大小重量是與 片幅 大小成正比的。因此,如果有專屬的 APS-C 鏡,是可以做到比 M43 只大一點,重一點的⋯⋯ 但現在硬要 掛個 FE 全片幅頭上去⋯⋯⋯⋯

錯不在 A6300,錯的是 SONY 沒有 深度開發 APS-C 專屬鏡頭群,浪費了大好的一部機。

個人經驗及意見:
影風景,用 A7系列全片幅,
影遠景,用 M43 機。

A6300,無鏡用啊⋯⋯
除非可以兼用 富士鏡頭,就像 M43中的 PANASONIC OLYMPUS 一樣,互相配合,
否則以現時在說,我找不到 A6300 的定位⋯⋯
SONY對於APSC e-mount的遺憾大概只有變焦鏡頭, 其他的無論是老鏡或轉接自動鏡都還可以應付吧!
csjoecho wrote:
我由 5R,A6000...(恕刪)
csjoecho wrote:
我由 5R,A6000...(恕刪)


我有些不明白,a6300用全幅鏡頭有問題嗎?
如你所說P家的12-35/35-100都是專屬的高質鏡頭,而且可以做得比較輕巧....
可是啊,P家沒有全幅系統,所以沒有包袱,像Sony這種全幅半幅都有的,出了全幅16-35/70-200後還得為半幅開發多一款鏡頭,這樣做也不一定吸引到人買啊。你看C家和N家的17-55/2.8,也一直沒有更新,更不要說EOS-M/Nikon 1跟本就放棄了這種所謂小三元的產品
至於定焦鏡頭,副廠加原廠的,以原生E口計,由12mm-135mm,手動自動的都有,我想不了APS E環怎麼會沒鏡頭用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