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Sony距離上一次發表APS-C無反光鏡相機已經是2014年的事情了,當年分別在Q1及Q3推出A6000與A5100,有趣的是2015年全都是全幅E-mount的天下,同時還有四顆FE鏡頭也選在去年登場,無疑是想壯大全幅E-mount的產品線,同時鞏固Sony在可換鏡市場的地位;而這兩年Sony E-mount以及Cyber-shot產品也加入了不少新功能,尤其是A7R Mark II的出現,讓消費者再次見識到Sony強大的外星科技,所以這次A6000的後繼機「A6300」也同樣受到期待。

A6300正式發表的時間約在二月初的時候,從官方提供的資訊裡最搶眼的規格就屬那425顆相位式對焦點,以及更熟成的4K錄影功能;外觀看上去幾乎與A6000無異,但它可是搭載了鎂合金機身且兼具防塵防滴能力唷!可別被它相似的造型給騙了。影像核心的部分也有變動,採用全新2420萬畫素的APS-C Exmor CMOS,感光度擴展至ISO 51200,另外就是細節上的改進,而這些改進也讓A6300成為更全方位的無反光鏡相機,與A7系列相比除了片幅差異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挑剔,但口說無憑!各位還是睜大眼睛看完以下的評測再評斷也不遲!


☆ Sony A6300‧拍攝樣本(點縮圖後可檢視原始大圖)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100 f/8.0 1/5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45mm ISO100 f/8.0 1/25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100 f/4.0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25 f/1.8 1/1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61mm ISO640 f/8.0 1/8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42mm ISO100 f/4.0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97mm ISO100 f/4.5 1/125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32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8.0 1/25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100 f/4.0 1/16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48mm ISO100 f/8.0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2500 f/5.6 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67mm ISO100 f/4.0 1/20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91mm ISO200 f/8.0 1/25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100 f/4.0 1/10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46mm ISO100 f/8.0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4000 f/4.0 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8.0 1/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5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8.0 1/2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5.6 1/10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250 f/8.0 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4mm ISO100 f/8.0 1/4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39mm ISO100 f/4.0 1/8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400 f/4.0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05mm ISO250 f/4.5 1/10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25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25 f/8.0 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100 f/4.0 1/2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100 f/4.0 1/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640s


☆ Sony A6300 vs. A6000 規格比較

A6300
A6000
感光元件
APS-C Exmor CMOS(高傳導銅線)
APS-C Exmor CMOS(傳統鋁線)
有效畫素
2420萬
2420萬
影像類型
RAW/JPG(超精細/精細/標準)
RAW/JPG(精細/標準)
感光度
ISO 100~25600(可擴展至51200
ISO 100~25600
白平衡
G/M軸0.25級調整、B/A軸0.5級調整
均採1.0級調整
對焦點
425顆相位式+169顆對比式
179顆相位式+25顆對比式
對焦工作範圍
EV -1 ~ 20
EV 0 ~ 20
連拍速度
11fps、8fps、6fps、3fps
11fps、6fps、2.5fps
最佳影片格式
4K(3840X2160,24P)100Mbps
1080p(1920x1080,60p)28Mbps
慢動作影片
1080p 120fps(4或5倍慢速播放)
X
圖片設定檔
X
電子觀景窗
XGA OLED / 236萬點
傳統EVF / 144萬點
機背螢幕
三吋92.1萬點
三吋92.1萬點
麥克風插孔
X
USB充電
金屬機身
X
防塵防滴
X
長寬高(mm)
120.0 x 66.9 x 48.8
約120.0 x 66.9 x 45.1
重量
淨重361g(含電池&記憶卡約404g)
淨重285g(含電池&記憶卡約344g)



☆ Sony A6300‧外觀暨規格介紹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過去的A6000同時推出了香檳色與黑色,不過A6300這次只推出了單一黑色,且造型與A6000的相似度高達90%,如果不是看到機頂的型號或機背新增的撥桿,是很難分辨出差異的;機身淨重361公克,加上電池與記憶卡總重約404公克,長寬高則為120.0 x 66.9 x 48.8(mm)。當年A6000的外型可說是延續NEX-7的設計而來,而A6300這次讓金屬機身重出江湖,整個機身的手感也明顯優於A6000,從前面板、核心框架、機頂到背板皆採用鎂合金材質,且補強了機身上上下下的按鈕與接縫處,讓A6300擁有防塵、防滴能力,印象中這也是APS-C E-mount過去未曾擁有的規格,畢竟濕氣、沙塵都是殘害相機零件的關鍵要素,現在A6300終於可以滿足那些喜愛挑戰大自然的攝影玩家。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小編也特別跟Sony商借A6000來做個簡單比較,左邊是A6300、右邊則是A6000,看到香檳色其實我還滿懷念的,因為看起來比較有個性,也與千篇一律的黑色有所區別,但如果時常需要拍攝商品的話,我還是建議黑色機身,因為香檳色機身若拿來拍鏡面產品應該會想讓你翻桌。上面點擊縮圖後可以檢視大圖,各位可以留意雙機在接環內部材質上的差異,A6300已經全面改用金屬材質,與鏡頭接合時的穩定度也比較高。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增厚的握把也是A6300未被點出的改進之一,對男性朋友來說單手握持可以更穩定,握把也增加內凹設計,讓中指與無名指可以更牢固的扣在上面。握把上面的「C1/自訂鍵」位置不變,對我來說依舊是相當重要的自訂鍵之一,在這裡我將它設為「對焦放大鏡」,後續會介紹AF對焦放大鏡的好處在哪!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這時我還是傾向「有圖有真相」!左邊A6300的握把厚度是不是明顯大於A6000?各位看官可以自行評斷。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感光元件可以說是一台相機畫質成敗的關鍵,在片幅的限制下APS-C的確有它的極限在,例如高ISO的雜訊抑制與影像畫素,所以我還挺納悶Sony為什麼遲遲不肯推出APS-C Exmor R CMOS,也就是APS-C版本的背照式感光元件,因為A7R Mark II身上搭載的就是全片幅版本的Exmor R CMOS,沒道理APS-C尺寸的做不出來,而且Samsung早在前年就已經成功打造出NX1及NX500,而且也靠那兩台相機讓過去不看好Samsung影像產品的朋友,對NX系列刮目相看;我想未量產的主要原因可能就在於售價勢必得提高,又或者是目前A6300的定位還不適合,要留給等級更高的APS-C E-mount也說不定(以上為不負責猜測)。

如果你光看A6300與A6000的規格表,一定會以為A6300延續使用A6000的感光元件,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錯囉!因為A6300雖然同樣搭載2420萬畫素的APS-C Exmor CMOS,但這片是由Sony全新開發的CMOS,傳導電路由過去的鋁線改為銅線,這不僅提升了訊號的傳導性,畫素點之間的開口也加大,使得集光效果更強,對影像表現有正面的幫助,另外BIONZ X影像處理引擎也經過重新調校。A6300的感光度可擴展至ISO 51200,據原廠提供的資料指出A6300這塊感光元件兼顧了雜訊抑制與影像細節,兩者相輔相成而這也是優於A6000的項目之一。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A6300在機身接環的內圈改用金屬材質,但其實A6000的塑膠材質並未造成影響,兩者在接上鏡頭後都非常牢固,不會有搖頭晃腦的感覺。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基本上A6300與A6000的機頂設計是一模一樣,在機頂左方漆有機身型號與4K錄影的支援,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終於附上了「熱靴蓋」。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內建閃光燈同時也支援手動下壓燈頭來改變補光角度,最實用的情形莫過於打跳燈,這可以使光線看起來更柔和。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A6300機背搭載的液晶螢幕依舊是過去常見的三吋92.1萬點TFT LCD,當然還是不支援觸控功能,想要觸控的話只能選A5XXX系列,不過還是可以調整螢幕的角度,可垂直90度俯視或45度仰視角。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這張可以同時檢視機頂與機背的異同之處,有必時不妨開啟大圖來看個仔細。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圖左是A6300、右為A6000,A6300的機背設計總算回歸到當年的NEX-7,最重要的更新就屬「AF/MF‧AEL」撥桿的加入,但其實A7系列很早就有設有這個撥桿;另外A6300位於機頂的拍攝模式轉盤材質似乎也有變化,A6300的觸感比較紮實推測是金屬轉盤,而且接觸面的外圍紋路也有所不同。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這次電子觀景窗也一併升級,捨棄過去的144萬點OLED,回歸到跟NEX-7、NEX-6與A7系列同級的XGA OLED,解析度來到0.39吋236萬點,視野率100%、放大倍率則是0.7倍,觀景窗的更新率有60fps與120fps可以選擇。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A6300內建Wi-Fi無線傳輸的能力,而握把處的NFC感應區域就是方便快速連線的設計,將同樣支援NFC的行動裝置靠上去,便會自動開啟APP並且連線。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A6300將揚聲器的位置移動到機身的左側,而下方的傳輸埠保護蓋的開啟方式也比過去謹慎,採用外推式設計,順著X軸向右推之後,蓋子便會朝Y軸打開。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看到了吧?!麥克風插孔的加入,其實從這次的改款會讓我覺得A6300的產品定位似乎又比過去高了一些。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保護蓋打開後可以看到三個傳輸端子,由左至右分別為Micro USB、Micro HDMI以及新增的麥克風輸入孔,而Sony相機從早期開始就支援Micro USB充電功能,A6300當然也不例外囉!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毫無異外的A6300同樣是泰國製造,基本上品質也有一定的水準。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內建的鋰電池為大家所熟悉的NP-FW50,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顆電池應該就是跟NEX-3/5那時一起誕生的,從2010年用到現在也算久的,唯獨搭在全片幅的機身上較不給力,以A6300為例使用電子觀景窗取景約可拍攝約350張的靜態照片,若是用液晶螢幕取景則可拍攝約400張。儲存媒體方面我強烈建議一定要購買SDXC UHS-I U3記憶卡,因為只有這樣規格的記憶卡支援A6300內建的4K錄影功能,假如你隨便插個UHS-I記憶卡它可是理都不會理你的,因為小編有一次帶出門就是忘了裝SDXC UHS-I U3記憶卡,只好拿一般記憶卡應急,結局就是照片有得拍,至於4K影片下次請早...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這次A6300多數時間也用SEL1670Z這顆鏡頭來作業,光圈恆定f/4是它的最大特色,鏡頭體積也不會太大,各方面的表現也稱得上均衡,只不過價格較不友善,要30K多一點才有辦法入手,如果是買Kit組肯定會划算許多。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SEL55F18Z是我個人最推薦的E-mount蔡頭之一,輕巧、散景美、畫質優!光這三點讓不想不入手都難,這次用SEL55F18Z的主要用途也是拿來拍人像,雖然55mm的焦長接到APS-C機身上還得再乘上1.5倍約83mm,但還是用得很順手。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SEL70200G只有短暫的使用一天,主要是帶去大鵬灣拍賽道,但說實在如果有70-300mm可能會更合適。



☆ 全新對焦系統(425顆相位式對焦點)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上一代A6000推出時原廠就曾強調過「4D Focus」這個特色,但其實它就是「空間+時間」得到的說法,空間包括區域及深度,也就是X軸+Y軸+Z軸,而時間就是每秒連拍的張數,總和起來就是Sony所謂的「4D Focus」,這樣聽起來好像每台相機都有「4D Focus」不是嗎?但Sony強調的是它們可以透過自家的影像處理器及對焦系統,同時運算這些數據,以利於捕捉移動中的物體。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A6000過去的混合式對焦點僅有179顆,這次A6300一舉提升到425點,甚至超越A7R M2的399點,整個畫面的涵蓋率高達84%,搭配169顆對比式對焦點,據官方表示A6300在拍攝高速移動物體的追焦能力比過去要進步2.4倍;至於AF-S的速度A6300僅有微幅的進步,過去A6000是0.06秒,現在A6300則是0.05秒,幾乎感覺不太出來差異,不過還是可以參考小編的示範影片。


▲【Sony A6300】自動對焦速度 Test


▲【Sony A6000】自動對焦速度 Test



☆ 每秒連拍(AF/AE)11fps,新增8fps畫面零延遲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各位不要被這個Hi+給唬了!因為Hi+等同A6000當時的Hi,每秒最多可連拍11張且張張可以對焦及測光,而A6300的Hi變成每秒連拍8張,這就是A6000所沒有的選項,相信大家用過MILC的朋友在連拍時都曾遇過畫面更新率跟不上實際物體移動的速度,常常都是物體已經離開可視區域,但電子觀景窗或液晶螢幕的畫面還沒跑完,所以許多在拍攝運動題材或有追焦需求的攝影師,對MILC都是敬謝不敏,因為職業用途可不容Miss!該拍的沒拍到回報社可是會倒大楣。


▲讓我們先來聽聽11fps的機關槍聲。


現在A6300透過強化後的BIONZ X影像處理引擎,讓A6300在切換至Hi(8fps)連拍時,畫面的更新率幾乎可比擬傳統的OVF光學式觀景窗,小編在測試過後覺得還真有幾分樣子!Sony總是能聽到使用者的需求,但沒影像就沒真相,以下是小編的測試範例,各位可以參考看看。



▲【Sony A6300 vs A6000】8fps vs. 11fps連拍時畫面更新率的差異。不難看出A6000在11fps的畫面更新率根本是悲劇,但反觀將連拍速度降到8fps後的A6300,畫面更新率流暢許多。



▲【Sony A6300 vs Canon 5D3】8fps vs. 6fps連拍時畫面更新率的差異。小編手上連拍速度最高的DSLR只有5D3,就拿他來比較一下畫面更新率吧!雖然連拍速度有2張的差距,但透過遙控車的移動速度及畫面的更新率也很容易可以看出A6300的進步。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A6300現在跟A7S、A7R M2、A7S M2同樣都支援「靜音拍攝」的能力,也就是可以完全透過電子快門來拍攝,拍攝時完全不會有任何電子或機械音,適合在演奏會之類的環境下拍攝;另外開啟「靜音拍攝」後也支援連拍功能,每秒連拍最多3張,各位可以參考以下的示範影片。


▲【Sony A6300】靜音每秒連拍3張 Test。



☆ AF環境下支援對焦放大鏡


▲【Sony A6300】AF同時開啟對焦放大鏡 。

過去對焦放大鏡只能在MF環境下使用,這樣的限制實在很可惜,所以Sony選擇再突破,首次在E-mount模式下提供「對焦放大鏡中AF」這功能,小編的作法是將「C1自訂鍵」設為該功能,方便隨時開啟它,目標物最大可放大到11.7倍來檢視,厲害的是放大後畫面並不會失真,且放大後可以任意更改對焦位置且重新AF,使用的彈性非常高,而Sony開發這功能的目的就是讓「微距鏡」在手持拍攝時有更高的命中率,未來或許有可能透過韌體更新到現役機種,如此一來SEL90M28G會更受歡迎。



☆ 11fps + 混合式對焦系統的追焦表現

▶【Sony A6300】(對焦區域:寬) + (AF-C) + (Hi+ )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附加壓縮檔:43張連拍原檔打包下載.zip
上圖是43張照片合成的Gif檔,要麻煩各位下載原圖打包檔100%檢視車頭的影像,其實每次要測追焦表現的時候我都還挺頭大的,因為要控制的變因太多了,所以還是選擇在五指山拍攝,請同事以50km/h的速度在彎道中行駛。首先以「對焦區域:寬」的方式來作業,若是以這種方式拍攝的話,目標必須要出現在畫面半按快門泡泡點才抓得到,這適合搭配腳架以固定視角拍攝,可以看到小編幾乎沒有移動構圖範圍,而是讓泡泡點自動去追移動的車輛。但結果似乎差強人意,因為泡泡點是針對大目標去追蹤,不像我們真正在用DSLR拍追焦時是以「單顆對焦點」去對前車牌AF,所以當照片放大至100%檢視時,會感覺不是那麼銳利。


▶【Sony A6300】(彈性定點S)+(AF- C) +(Hi+)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附加壓縮檔: 43張連拍原檔打包下載.zip
再來我們要看到「彈性定點S」搭配AF-C及11fps的表現,這種拍攝方式我都是用中心點進行對焦,所以構圖時目標都必須保持在正中央,這也是我們家車線編輯們最常見也最穩定的作業拍攝,構圖時可以預留一些空間方便裁切,請各位務必下載原圖來看看車牌區域,影像的清晰度絕對大勝用「對焦區域:寬」的範例。



☆ AF-C + 11fps 環境下支援眼控AF


▲【Sony A6300】(AF-C + 11fps)支援眼控對焦。

Sony的眼控對焦功能其實已經存在好幾年了,幾是需要搭配自訂鍵才有辦法啟動它,導致不少消費者都不知道這個超好用的功能,小編過去在不少E-mount相機與Cyber-shot相機中也曾介紹過,直到A7R M2將這個功能的實用性提升到極致,也就是從過去的眼控AF升級為眼控AF-C,雖然在選單內還是稱為眼控AF,但只要同步將對焦模式切換為AF-C,如此一來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你只要專心構圖就好,剩下時間按著眼控AF「自訂鍵」不放,幾乎可以保證對焦點都落在眼睛,但無法選擇左眼或右眼合焦,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另外再狠一點就是搭配11fps連拍來作用,這樣模特兒的任何神情都可以輕鬆捕捉下來,你只需要留意記憶卡的空間夠不夠用,還有挑圖時會不會想砸螢幕



☆ A6300 vs. A6000 各級感光度的表現

■A6300各級感光度打包下載:「RAW+JPG」.zip
■A6000各級感光度打包下載:「RAW+JPG」.zip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稍早小編已經介紹過A6300所搭載的感光元件與A6000有所不同,且BIONZ影像處理引擎也重新調校過,且兩機的最高感光度有一級的差距,首先讓我們看到印刷網點的細節,從ISO 100~800時兩機所保留的細節都還十分完整,大約從ISO 1600可以看出一些差異,A6000的細節開始衰退,A6300即便到ISO 6400都還有明顯的網點,目測A6300的工作ISO可以到ISO 1600~3200之間,堪用值約在ISO 6400。若是開啟多框雜訊消除功能,則可以讓A6300的工作ISO及堪用ISO向上提升一級,再來緊接著是毛球細節的比較。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毛球細節這單元的比較會比較嚴苛,因為雜訊與細節很難兼顧,但這就是A6300的強項,可以看到A6300在ISO 1600時毛球的細節一樣很豐富,反觀A6000呈現的毛球細節明顯不如A6300,整體來說表現與「網點印刷」時的比較差不多;但多框雜訊消除的差異可就大了,A6000從ISO 1600開始就為了抑制雜訊而犧牲細節,所以在這個環節大敗給A6300。



☆ 4K高畫質錄影 Super 35mm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可錄製4K高畫質影片也是A6300的強項!切記要搭配UHS-I U3的SDXC才能拍攝,最高可錄製3840 x 2160 24P 100Mbps(Super 35mm)的影片,影片格式為XAVC S 4K,以Super 35mm模式拍攝才可以得到最高畫質,因為它會以20MP濃縮成4K大小的影片,也就是全像素讀取功能,相當於6K轉換成4K所以畫質會特別精細,這點甚至超越A7R M2。以下是昨天小惡魔受邀到大鵬灣參加Lamborghini Huracán LP 580-2 Dynamic Launch的片段,有興趣的朋友可別忘了將音量調大聲一點,聽聽V10咆哮的聲浪!


▲【Sony A6300】Super 35mm 3840 x 2160(24p, 100M)Lamborghini Huracán LP 580-2 Dynamic Launch(A)



▲【Sony A6300】Super 35mm 3840 x 2160(24p, 100M)Lamborghini Huracán LP 580-2 Dynamic Launch(B)



▲【Sony A6300】Super 35mm 3840 x 2160(24p, 100M)Lamborghini Huracán LP 580-2 Dynamic Launch(C)



▲【Sony A6300】3840 x 2160(30p, 100M)Test A



▲【Sony A6300】3840 x 2160(30p, 100M)Test B



▲【Sony A6300】3840 x 2160(30p, 100M)Test C



▲【Sony A6300】3840 x 2160(30p, 100M)Test D



▲【Sony A6300】3840 x 2160(30p, 100M)Test E



▲【Sony A6300】3840 x 2160(24p, 100M)Test F



☆ HFR高速攝影(120fp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另外HFR功能早在RX100M4與RX10M2身上就曾出現過,但畫質當然還是不如錄影王者A7S M2,A6300內建的HFR功能其實大同小異,以FULL HD的畫質拍攝每秒可記錄120張影像,然後有24p與30p的播放選項,區別就是以5倍或4倍慢速播放,以下有兩部範例可以參考,都是Lamborghini Huracán LP 580-2在大鵬灣賽道的試駕活動。


▲【Sony A6300】1920 x 1080 HFR 120fps(A)



▲【Sony A6300】1920 x 1080 HFR 120fps(B)



☆ A6300 vs. A6000 錄影途中的合焦反應


我們先來看A6300的表現,A6300在錄影途中的合焦速度我覺得跟A7S M2已經不相上下了,而且對於有活動記錄或家庭拍攝的用戶來說,也有足夠的穩定度,稱得上非常可靠,合焦反應迅速且不拖泥帶水,而且可自訂「AF驅動速度」與「AF追蹤靈敏度」,基本上都設定一般就非常夠用了,合焦後也不會亂飄,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不比較其實沒啥感覺,但一比較之下才知道A6000怎麼輸那麼多,影片中可以留意A6000的幾個缺點,當對焦目標已經選定後方的遙控車,但因為選定的範圍不夠大,A6000就會顯得遲鈍,必須要讓對焦框完完整整的覆蓋遙控車,才會進行合焦的動作,就算不是因為上述原因來影響,整體反應也明顯不如A6300,如果你拍照、錄影用途各半的話,即便從A6000升級到A6300也會很有感。



☆ 其它的改進項目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A6300終於加了電子水平儀,沒有電子水平儀拍風景時心裡總是不踏實,現在總算是把功能給補上了。再來就是影像品質新增「超精細」的選項,對JPG畫質有要求的用戶可別錯過。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版權資訊也是過去A6000所沒有的,這功能雖然不是什麼外星科技,但EXIF上可以Show出自己的名字、工作室網址或是電話也挺不錯的。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以前行動裝置初次要跟Sony相機連線時,總得輸入一場串的密碼,大小寫輸入錯還得重來一次,現在A6300支援QR CODE掃描功能,當左圖這個畫面出現後,開啟PlayMemories App就可以進行掃描並自動連線。



☆ Sony A6300 ‧整體感受與使用心得

原以為A6300只是A6000的小改款,沒想到進化的程度比我想像中要來的多還要更多!我知道可能會有人想酸它的感光元件大小,但其實沒啥好酸的,從過去到現在它的定位就是如此,APS-C E-mount總不能只留一款A5100獨撐大局吧!只不過可惜的是A6300並未採用背照式感光元件,如果真的有搭載APS-C Exmor R CMOS,整體表現肯定不僅這樣。

首先我覺得A6300的定位已經追上了當年的NEX-7,不論是鎂合金機身質感、握感、操控性、甚至還多了防塵、防滴能力,如果你對片幅沒有特別需求的話,A6300能帶給你的樂趣絕對不亞於A7系列;感光元件的升級讓A6300的雜訊抑制能力及細節保留都向上提升,也因為這塊感光元件加上進化過的BIONZ X,使得A6300成功導入4K錄影功能,且4K影片具備全畫素擷取(Super 35mm)能力,等同6K影片壓縮成4K影片,因此可得到更為細膩的影片,連A7S M2才有的S-Log2/S-Log3調控檔也下放到A6300身上。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全新的對焦系統加上425顆相位式對焦點讓A6300對焦時更得心應手,因為覆蓋的範圍廣,就算是移動中的目標也可以輕鬆捕捉,但如果是較小的目標,我還是建議用「彈性對焦點:S」來拍攝會最可靠,如果是拍攝好動的小朋友、或是小貓小狗,那麼「對焦區域:寬」搭配AF-C及11fps連拍會是較穩當的選擇,畢竟孩子的成長記錄是最珍貴的,但並沒有必要吹毛求疵到連跑動時連眼睫毛都要根根分明,所以我會推薦那樣的拍攝組合。

電子觀景窗升級至XGA OLED以及8fps時螢幕畫面幾乎零延遲的表現,讓我相信E-mount未來的機身依舊大有可為,因為多數職業用戶最在意的就是電子反應,如果這個問題可以被解決的話,MILC的用戶肯定會持續上升,但前提是傳統DSLR的進步幅度趨緩才有機會。本篇介紹的重點都以新功能為主,像是風格設定、相片效果、白平衡、DRO/HDR、全景拍攝這些存在已久的功能小編就不再廢話了,最後可以再花點時間參考小編整理的優缺點以及後半部的實拍照。

值得讚賞的部份
◎ 鎂合金機身、支援防塵防滴、握把增厚提升握感。
◎ 全新2420萬感光元件,採用銅線傳導且單位畫素開口加大,藉此提高集光性。
◎ 標準感光度提高至ISO 52100,工作值約在ISO 1600~ISO 3200。
◎ 全新對焦系統,共有425顆相位式對焦點與169顆對比式對焦點。
◎ 每秒連拍最多11張,每秒連拍8張時畫面更新率可比擬DSLR的光學觀景窗。
◎ 眼控AF可在AF-C環境下作業,拍人像時非常好用。
◎ 電子觀景窗升級至236萬點的XGA OLED。
◎ 4K錄影Super 35mm格式下具備全畫素擷取能力,等同6K影片濃縮成4K來播放。
◎ 錄影途中的合焦速度快且反應靈敏。
◎ 新增麥克風插孔,可自行搭配更專業的收音設備。
◎ 終於加入了電子水平儀。

可以改進的部份
◎ 如果可以我真心希望加入A5100的電容觸控螢幕,反正有開關可隨需求開啟或關閉。
◎ 即便搭配UHS-I U3 SDXC記憶卡,但寫入的速度還是不盡理想,約50張開始卡彈。


☆ Sony A6300‧拍攝樣本(點縮圖後可檢視原始大圖)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31mm ISO1600 f/8.0 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60 f/10.0 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2.8 1/25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300mm ISO100 f/8.0 1/8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800 f/4.5 1/25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16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8.0 1/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4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8.0 1/4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30mm ISO100 f/4.0 1/8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600 f/4.0 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300mm ISO400 f/7.1 1/8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2mm ISO200 f/4.0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4.0 1/1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48mm ISO3200 f/8.0 1/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84mm ISO100 f/6.3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25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32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100 f/4.0 1/2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100 f/4.0 1/8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8.0 1/2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35mm ISO100 f/6.3 1/5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250 f/4.0 1/6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8.0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32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300mm ISO400 f/4.5 1/125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8.0 1/2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82mm ISO100 f/1.8 1/64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640 f/4.0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8.0 1/125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300mm ISO250 f/8.0 1/80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105mm ISO100 f/4.0 1/1250s

突破自我!性能沒有極限‧Sony A6300
ILCE-6300 24mm ISO100 f/8.0 1/320s
搶頭香...
這台唯一缺憾是沒機身防手震跟沒背照式感光元件

但高iso有比a6000強很多
對焦點也大躍進

感謝吉姆林大測試
01到處都會讓人掉入錢坑!!此地不宜每天爬文,爬文的篇數決定你口袋的深淺度!!!!
沒有觸控螢幕,就興趣缺缺了,不過畫質提升不少。
白天是student,晚上是American Club Security Guard
不知道會是什麼價格及組合,
5n已經用很久了,
6300過了這村,只怕沒下個店了。
SONY在 APS-C終於出新機了!
請問吉姆大幾個小問題

1.JPEG影像畫質設定有沒有"超精細"選項?
RX100M3自從有這個選項後檔案容量暴增,但畫質相對也保留得很好

2.高ISO雜訊消除有沒有"關"選項?
機身直出JPG只要有抹噪,就一定會糊,完全關閉後,可以視需求丟LR抹噪

3.請問LCD螢幕的畫質與色彩表現OK嗎?畢竟感覺好像沒提升規格好幾年了...
想請教
如果a6300價格落在33k上下的話
是否加一點錢買a7ii 上全幅會比較好一點?
手頭上有nex-6跟7
沒有機身防手震真的是憾點
因為防潮箱都是手動鏡
不知道a6300的重量多少
希望吉姆大可以補上基本資料 (是相機喔~不是吉姆大的基本資料 XD)
現在的雞蛋~都有很多骨頭
沒機身防手震看來對很多使用者來說,A6000的單機價CP值還是很高,聽說電子水平儀也回來,不知有沒有加強功能~
我搞不懂一直要觸控對焦功能的點是甚麼
雖然他還不錯用 但是光是用手機拍都不見得會用觸控對焦了
為何一台螢幕這小的堅持需要有觸控對焦
物體如果過小觸控的對焦點會準嗎...
uhan wang

fulosunny wrote:
我搞不懂一直要觸控...(恕刪)


錄影時還蠻好用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