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joecho wrote:
但論影相⋯⋯ SONY APS-C 令人失望⋯⋯ 因為 SONY 沒有深度開發 專屬 APS-C 的鏡頭群,只能 共用 FE 全片幅鏡⋯⋯ 白白浪費了 A6300
其實不只是sony
canon、nikon這種有APSC和FF的鏡頭群的廠商
CNS根本不可能專心研發APSC的鏡頭,又不是以APSC為主力
它們都希望它們的顧客可以用到FF,為了賺更多錢,APSC只是路過
去算算CNS的APSC專用鏡頭有幾管,簡直是少的可憐.....定焦更是少之又少....(反正廠商只給一句話,FF鏡也可以用,C家的APSC還不能接到FF機身...)
M43、FUJIFILM…等都是只有單一種類片幅的機身
當然是傾全力去做自己片幅的鏡頭群
A6300的定位當然就是希望你買了之後,日後有機會進FF....
henrywhs wrote:
至於定焦鏡頭,副廠加原廠的,以原生E口計,由12mm-135mm,手動自動的都有,
我想不了APS E環怎麼會沒鏡頭用啊
如果扣除轉接A環,或他廠鏡頭、手動老鏡
E鏡某幾個方面相當疲弱
1.微距鏡,沒錯的話只有30mm跟90mm兩管
30mm畫質差、工作距離不夠
90mm是FE鏡,貴、重、大
2.中望遠鏡頭(非旅遊鏡),目前有
55-210mm
70-200mm F4
70-200mm F2.8(未上市)
其中只有55-210mm是APS-C專用,較輕便,品質堪用,但過長了些
另2者都是FE鏡,貴、重、大
---
當然有更爛的對照組就是EOS M,但這個明顯是策略問題
除了很普通的18-55、55-200補足交段(新出一個較迷你的15-45)
再來就是靠22mm跟11-22mm這2個CP值特高的來打差異化,搶佔市場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對很有錢、臂力又好的人來說,E鏡確實沒問題
反正蔡司、G鏡都買下去完全不輸其他家...
1. 技術
2. 器材
技術你可以鍛鍊,而器材質素可以細分為:
1. 機身
2. 鏡頭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相機,有的是拍攝不同場合最合適的工具。
但對我來說,有一點是最重要的,輕便易攜! 一部多強的相機,如果重到不常帶出門,等於沒用的⋯⋯
1. 影風景:你需要的是廣角。 FULL FRAME 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沒有 CHOP FACTOR,A7 + FE 廣角重量也很輕。 還是你會把 支 FE廣角 掛到 A6300上,只輕一點點,但要乘個 1.5 CHOP FACTOR 嗎?
2. 影人像:你需要的是景深。 FULL FRAME 是最好的選擇,加支大光圈定焦 或 大光圈中長變焦,A7 + FE 85 F1.8 PERFECT。 還是你會把 支 FE鏡 掛到 A6300上,只輕一點點,但要乘個 1.5 CHOP FACTOR 嗎?
另一重玩法,M43 + 支 F0.95 也很不錯。
但A6300,就是沒有一支專屬的鏡做到 輕巧 又有 景深,用得 FE 85,不如 換部 A7?
3. 影室內:你需要 F2.8 光圈,如果要方便,你需要變焦鏡。 你用得 GM 恆定 F2.8,A6300 比 A7 body不會輕多少,那你為何要用在A6300 身上呢?
如果你要更輕巧,M43 提供另一選擇,因為有大三元鏡,比起 A7 品質是差一點,但能 TRADE OFF 輕便。
4. 影遠景:你需要的是遠鏡, FF 為你帶來 畫質,但 M43 為你帶來輕便,各有千秋。但一部 A6300 加個 FE 頭,有什麼 過人之處呢?
總結來說,A6300 是不錯的機,但在不同場合中,當 A6300 掛上 FE 鏡時,你會發現 同樣重量下,你會有更好的選擇,
A6300 的定位 何在?
再者,如果你是 A7 A6300 雙修的話,你可以把 2 部機的錢 去買 A7R2,由於 有 42MP,在 APS-C CHOP MODE下,也有一家解象力的。
mooobeo wrote:
請問 1/32000...(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