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拍RAW檔嗎? 也許大錯特錯喔!

dormcat wrote:
目前看到的回應裡,好像還沒人拿底片時代的工作程序來相比的,在下就來獻醜一下:
RAW 檔 = 記錄在底片上的化學反應
解 RAW 軟體 = 沖片藥水
RAW 檔跟底片一樣,不經沖洗,人的肉眼是看不見上面有什麼東西的
通常各家的底片商會指定最佳的藥水廠牌(當然是自家的)與型號、濃度、溫度、時間等等的配方
到了數位時代就是各家相機商會提供自家解 RAW 軟體給自家的檔案
用戶可以選擇自己的藥水配方以針對每一種底片的特性最佳化,不過這樣在金錢與時間上都需要較高的成本
反過來說,也可以使用同一種藥水配方來沖洗不同的底片,省時省力省錢,代價就是無法個別優化
數位時代,前者就是用每家相機附帶的自家解 RAW 軟體,後者就是利用 Adobe Camera RAW / Lightroom 等「通用」軟體
聽過 Adobe 制定的 .DNG 檔吧?那個副檔名就是 Digital NeGative (數位負片)的縮寫啊
"Lightroom" 也是對應底片時代的 darkroom (暗房)才有的商標
底片時代,如果不想去花時間研究藥水(絕大多數使用者都是如此;另外彩色底片用的藥水也有環保問題,必須依環保法規用指定方式與地點廢棄,所以非常麻煩),還有個更簡單的方式:一律丟給沖洗店,最快一小時交件
數位時代這就叫 JPEG 直出啊
對一位從未認真研究過藥水的使用者來說,與其自己用藥水搞得手忙腳亂,效果又令人不甚滿意,還不如直接交給沖洗店已經行之有年的固定程序,這也無可厚非
但如果就因此否定那些願意自己花時間研究藥水的其他人,這樣不但有失厚道,還暴露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RAW=自行進暗房沖洗照片,可依自己喜好調整,但有時間、有技術、有色彩與美感觀念的才能洗出好照片,技術爛的或沒有色彩與美感觀念的人,只會愈弄愈糟
JPEG=給沖印店沖洗照片,無法自行調整,頂多跟相舘老闆交代尺寸或增感,如同在數位機身上調整Jpeg設定,出來的照片有一定的品質,只是風格各店都不太一樣
TAUTU wrote:
我覺得真正可笑的是那些根本不知道RAW用在哪...卻一昧使用RAW的人...

還要花錢去買超大容量和速度的記憶卡...調也不調只為了用第三方軟體轉JPG...

重點是還以為用RAW就很專業... 一看到別人不用就...開始專業起來


現在一堆用RAW拍,進LR、PS調整再轉Jpeg,自以為是專業(?),結果技術美感不夠,有色彩鮮艷調到很假的,或是HDR過頭的,心想:這是攝影還是繪圖?以前攝影名家用幻燈片也沒鮮艷到很怪的顏色,感覺好像是洗壞或拍壞的幻燈片,這只能拿出來給人笑。
hungrichard wrote:
RAW可調成JPG...目前業界公認消費型單眼利用 JPG 直出且保有較優畫質且能夠接近 RAW 的也只有富士或賓得士
賓得士只是不會搞行銷,鏡頭選擇性少也不便宜,所以用家不多
富士以前就是搞底片出身的,照片的顏色表現絕不馬虎
相機鏡頭也是強項,都幫哈蘇代工了
但相機事業部門不像 N/C/S 那樣家大業大,就算是小有名氣也沒有廣大的使用者..


Pentax的鏡頭選擇性也很多,K接環用了四十年,一堆手動鏡(K、M、A)、自動鏡(F、FA、DA)可選,還可用原廠M42轉K轉接環,接上一堆M42手動鏡。只是國內使用族群很少,周邊配件幾乎沒有。

Fujifilm不愧是底片老牌,色彩表現真的好到無話可說。據Fujifilm自稱說,他們有把以前開發各種底片的老工程師們找來,負責協助年輕一輩調整數位相機的色彩與ISO。
歐美系統受害者
TAUTU wrote:

我覺得真正可笑的是那些根本不知道 RAW 用在哪...卻一昧使用 RAW 的人...
還要花錢去買超大容量和速度的記憶卡...調也不調只為了用第三方軟體轉 JPG...
重點是還以為用 RAW 就很專業...一看到別人不用就...開始專業起來...(恕刪)

非常認同喔...
大概跟雞絲很驚人、照片嚇死人一樣的意思~
拍照JPG檔,本來就比較銳利,不是嗎?

要後製照片,乾脆不要拍,攝影技術只會退步而已

我在書上看到的,我覺得RAW也好,JPG也好,各有需要用到的地方。
不能拘泥於一種型式。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RAW檔跟相機直出JPG
1:1比較
除了檔案比較大之外,我實在看不出來差在哪

神攝手 wrote:

拍照JPG檔,本來就比較銳利,不是嗎?

要後製照片,乾脆不要拍,攝影技術只會退步而已



不要像樓主那樣太極端...

RAW必需人工後製!直出JPG,相機預設後製!!


重點都在前製,並無修圖攝影技術會退步的道理!

(會認為直出比較銳利,只是軟體不會用而已)
婚紗業者拍的相片很多,他們沒時間去調RAW檔,因為都是在一些相同的場景與拍法,加上反光板。他們拍照可以熟練到好像反攝動作。所以只要相機內的銳利度、色溫設定、除躁設定都完成,不需要拍RAW檔。婚紗常常會用柔焦。其實銳利度不用很高。如果真的要救相片,Photoshop也可補救。如果不是拍到幾乎快全黑。不用RAW檔也可補救回來。RAW只是補救有更大空間的可能性。我是用Nikon D800情況是這樣。其他相機,或許會有些差異。
RAW適合要特別創作,或不可預知情況的搶拍。怕拍不好可再慢慢修改。

firedragon wrote:
RAW檔跟相機直出JPG1...(恕刪)


看不出來是好事!

1. 木眼
2. 攝影技術 相機調控非常精準

神攝手 wrote:
拍照JPG檔,本來就比較銳利,不是嗎?
要後製照片,乾脆不要拍,攝影技術只會退步而已...(恕刪)

其實會後製, 才會更進步...

因為才能更了解 數位底片 有什麼樣的特性.

可以拍出來的花樣, 才能更多.


跟美編溝通時, 會更容易, 因為你知道什麼樣的毛片, 會更有利於他們後製彈性空間.
嗯,同樣邏輯應該可以證明美膚機遠勝過DSLR加一大堆L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