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望遠變焦鏡頭的選擇?Minolta70-210 /3.5~4.5 或Tamron70-300

媽呀繪圖卡 wrote:
這個喔各有利弊看你要...(恕刪)


SIGMA 70-300的資料是舊的!
不過雖然資料是舊的,打成平手!

但若換成SIGMA APO 70-300MM MACRO DG跟Minolta70-210 /3.5~4.5比,
Minolta70-210 /3.5~4.5不就被電的慘兮兮!


SIGMA APO 70-300MM MACRO DG的200-300MM端,沒您前輩說的那麼慘,三片SLD不是加假的!
ttlinker wrote:
SIGMA 70-3...(恕刪)

喔~~

這SIGMA 還有分版本嗎? 想多了解一下! 謝謝
ttlinker wrote:
SIGMA 70-3...(恕刪)

有囉
找到新版的

70-30 DG APO MACRO

感謝指正


只是不太會看

前輩幫忙換算 跟70-210 的MTF作比較
媽呀繪圖卡 wrote:
MINOLTA 70-210 F3.5~4.5(啤酒罐二代) 這支前鎮子被炒到6500
如果有五千上下這種佛心價 下手就沒錯了(70-210 F4 成交價約7500-8000 這支CP值穩贏)
(恕刪)



所以大哥的意思是指F4這支啤酒罐照出來的品質用7500~8000來買是很值得的嗎??
小弟只有一管F4的,本來也考慮F3.5~F4.5這管,但是看評價好像沒有F4來得好,
所以牙一咬,少去光華買A光幾次,就買F4這管了..

但是還是成新的想請教有經驗的大哥們對兩管啤酒貫的評價..
媽呀繪圖卡 wrote:
有囉找到新版的70-...(恕刪)


嗚!我不會看,也不會換算!



maxroger2002 wrote:
喔~~這SIGMA ...(恕刪)



目前市售有兩個版本!
1.SIGMA APO 70-300MM MACRO DG(紅線,SIGMA APO DG金字,三片SLD)
2.SIGMA 70-300MM MACRO DG(SIGMA DG金字,一片SLD)

第一款是最常看見的版本畫質較佳,第二款比較少見!
買時請買第一款,千萬不要買錯,差兩片SLD,在望遠端的紫邊和色散差異就差很大!
ttlinker wrote:
嗚!我不會看,也不會...(恕刪)


如果單就數值來看

200-300 SIGMA是輸給TAMRON
TAMRON 70-300

這就很神奇了


不過TAMRON70-300和SIGMA 70-300
我是比較喜歡SIGMA

當初也非SIGMA的成相問題才出脫(小弟是木眼)

而是拍攝的東西比較需要光圈和對焦速度 才留下MINOLTA 70-210

當然如果有預算 也蠻想兩支都收
媽呀繪圖卡 wrote:
如果單就數值來看20...(恕刪)


但我眼睛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到SDF的實拍圖覺得Tamron70-300

比sigma 還要銳利!!

我有看到你SDF用Minolta70-210 /3.5~4.5 感覺顏色

跟銳利度都很棒~有調整過嗎?
媽呀繪圖卡 wrote:
如果單就數值來看20...(恕刪)



不同機身測試,這不能比!
因為一個是用CANON機身,一個是用PENTAX機身測試的!




T 70-300MM的300MM端,有嚴重的紫邊!
SIGMA APO 70-300MM MACRO DG的300MM端,紫邊也沒那麼慘!


留自己喜歡的一支就好,兩支都收,其中一支就變成神主牌了!
出來混就不要怕被笑 wrote:
所以大哥的意思是指F4這支啤酒罐照出來的品質用7500~8000來買是很值得的嗎??
小弟只有一管F4的,本來也考慮F3.5~F4.5這管,但是看平價好像沒有F4來得好,
所以牙一咬,少去光華買A光幾次,就買F4這管了..

但是還是成新的想請教有經驗的大哥們對兩管啤酒貫的評價..

一代=70-210 F4
二代=70-210 F3.5~4.5



我的意思是如果以5000元的二代與7500~8000元的一代來比 我認為二代的CP直高些

雖然很多在賣二代的人
會標榜二代的成相與一代並駕齊驅或甚至有人提出數據表示 二代在銳利度方面會勝過一代

但參酌網路各方意見
個人傾向 二代在銳利及發色上約只有一代的90%
另外一代在歷史意義上 還另有加分(萊卡設計)

二代的部分
在抗耀光(後鏡部分) 對焦速度 及重量(畢竟一代算砲級的鏡頭) 則比一代好
在拍動態及不上腳架時 能佔點小便宜回來
這個部分 小弟把他歸納多出一代5%

再把這個數據平均回推現在的售價
二代的CP值就比一代來的高些



我只是個人純粹心得分享
二代因為輕便
就算日後進了A001 或者中樂透進了200G

二代也是不會賣


一代其實我也很喜歡
但現在市場的價格 我沒辦法接受
ttlinker wrote:
不同機身測試,這不能...(恕刪)

這就是另一個頭痛的地方
像MINOLTA鏡頭 也找不到相同的測試基準

不過剛剛忘了提
TAMRON的CA值(數值越高紫邊越明顯)是高的有點不像話

當初是有認真想兩支都留

但後來被MINOLTA 24-85迷惑

就賣掉換那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