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dA wrote:
1.我是休閒玩樂而已,全幅開APS-C,我的看法是迎合方便應用罷了。
2.每一機種的噪訊...,我的看法是Sensor同一,一定面積內會有多少點是固定的,並不是開APS-C畫素小下來其密度就會不同,所以同一個機型各級的ISO質地開不開APS-C應該相同。
3.就A7RM2言,等效APS-C的面積只有18Mpix,比起APS-C機型的24MP還少,相對一個畫素點的大小還比較大,按理點較大感光會更好,噪訊就會較低,也就是說噪訊好不好是一個機型本能的事。(恕刪)
噪訊好不好,跟畫素點的大小、感光元件本質有關係,還有以上及其他條件相同時,
全片幅照片裁切成APS-C,比起用原生APS-C相機拍噪訊會比較多,
因為前者多出很多區域的感光元件參與曝光,熱雜訊自然會高出許多(前面我也提過),
以下是Dpreview測試報告以Sony A7RM3和Nikon D7500為例,
以ISO 100欠曝再用RAW增益6個EV質做比較(Nikon D7500主打高ISO畫質,所以用ISO100來PK以示公平)
Nikon D7500 APS-C 2088萬畫素比A7RM3等效APS-C的面積1800萬畫素高,
但是在100%檢視時,Sony 明顯有更多紅色雜訊,
而Sony的白更白、黑的更黑,Nikon的白不夠白、黑的不夠黑,
PS: 該測試報告的鏡頭組合是
A7RII + Sony FE 55mm F1.8 zeiss
A7RIII + Sony FE 85mm F1.8
D500 + Nikon AF-S NIKKOR 50mm f/1.4G
D7500 + NIKKOR 50mm f/1.4G
我想Sony的感光元件本質應該更優秀(暫不考慮高ISO)
但是大片幅的熱雜訊在100%檢視下還是比D7500高,
大家可以自己去Dpreview玩玩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