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全幅機長期使用APSC鏡頭會有後遺症嗎?

個人覺得這問題有點白爛,但是搜尋了一下沒看到有相關文章, 覺得無趣的人麻煩請按上一頁
請問一下,如果長期使用A7這類機身,裝APSC鏡頭
一段時間後換用全幅鏡頭, 感光元件會不會產生感光度差異性?
例如用APSC拍過一萬張照片, 換裝全幅鏡頭後會不會看出邊緣跟中央的顏色稍微不一樣?
我不是擔心, 而是純粹好奇而已(想買A7iii,才知道大缺貨, 到處問不到)
simonyou wrote:
個人覺得這問題有點...(恕刪)


沒長期試過不清楚
但是照理解來看APS-C鏡頭光線收進來也不是只有APS-C的範圍啊
涵蓋範圍依鏡頭設計而有所不同
況且CMOS通電是整張通電,也不會只有通電APS-C的範圍
只是機身再選擇是自動做或不做APS-C裁切而已
所以應該是沒差啦
有過電就有損耗的發生

應該要比較擔心快門簾吧
對了…DSLR還有反光鏡組要擔心,有噴出、卡住走鐘移焦……
最不需要煩腦的應該就是那片CMOS吧
婚攝、打鳥族那些快門數十萬以上的,好像也沒什麼聽說過CMOS感光大幅衰退的事情
所以一般使用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除非CMOS有被高功率的強光打到,那就另當別論了
相当于问xx镜头暗角超大,用久了会不会损伤四周cmos……

不会
NIKON全幅跟Sony A7系列的APS-C裁切功能,
會使非APS-C區域的感光元件沒有曝光,
這可以降低雜訊,畫質比用全幅拍再去電腦裁成APS-C好,
理論上一直用APS-C裁切功能,當然中央區域的感光元件會老化得比較快,
但要明顯拍到APS-C區域跟外圍區域有落差,
應該是非常難~~
Carl G. Jung wrote:
NIKON全幅跟Sony A7系列的APS-C裁切功能,
會使非APS-C區域的感光元件沒有曝光,
這可以降低雜訊,畫質比用全幅拍再去電腦裁成APS-C好,
理論上一直用APS-C裁切功能,當然中央區域的感光元件會老化得比較快,
但要明顯拍到APS-C區域跟外圍區域有落差,
應該是非常難~~

在FF機上使用APSC模式,理論上可以"硬體(電路)裁切"與"數位(矩陣)裁切"。

照你說的就是硬體裁切,也就是一片Sensor上有兩種實作曝光迴路,一個曝光涵蓋FF面積,另一個只涵蓋中央部分而已(APSC區域)。你確定相機的Sensor是這樣設計的嗎?

如果不管甚麼模式拍照,電路作用都是FF全域制動,只在APSC模式存檔時、影像處理器只擷取中央部分存檔就好,這種"放棄邊緣多餘影像"的方式只需後端軟韌體矩陣運算,是不是更好設計、施工、維護,甚至裁切面積變更處理..?

太精細的我沒研究,就是好奇這裁切功能設計需要捨簡就繁嗎?如此而已。

Carl G. Jung wrote:
NIKON全幅跟Sony A7系列的APS-C裁切功能,
會使非APS-C區域的感光元件沒有曝光,


不是没有曝光,而是全幅曝光,然后截取apsc中间那一块

理由是果冻效应并未改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Ws1gV0zDR4

如果只曝光和读取中间一块的话,cmos刷新速度会提升,果冻效应就会明显减少
我也不是很確定就是了,
但是過去很多文章與討論,
顯示出NIKON全幅跟Sony A7系列的APS-C裁切功能,
畫質比用全幅拍再去電腦裁成APS-C好,
所以才推導出非APS-C區域的感光元件沒有曝光的猜測,
另外Sony(還是佳能我忘了)也有一些特殊的專利還是技術研發之類的,
想透過每個像素有獨立的電子快門,
去實現每個像素能有獨立而不同的曝光時間,
來實現整張相片的超高曝光容忍度,
所以我想感光元件要控制某區域不曝光的技術應該不是很難才對,
個人的猜測:
如果在像素背後的二極體或那部分的結構的設計比較好(那部分是控制是否曝光與資料接收的初步處理跟匯流),
是可以做出只有一個電路迴路的情況下,
就能接收不同區域曝光的資訊,
也因為共用同一電路,錄影的刷新速度不會增加,
因為同一個電路還是要做全幅區域資料的匯集,
只是非APS-C中央區域就收集不到資料,
因為非APS-C中央區域沒有曝光,
至於全幅機裁切成APS-C可能增加連拍速度,
則是每張照片檔案變小,原有通道可以容納更多照片,
又快門簾與反光鏡的速度能配合。


Carl G. Jung wrote:
顯示出NIKON全幅跟Sony A7系列的APS-C裁切功能,
畫質比用全幅拍再去電腦裁成APS-C好


那是不可能的,镜头是那个镜头,底是那个底,像场还是那个像场
Carl G. Jung wrote:
每個像素有獨立的電子快門...(恕刪)


這個東西應該還在LAB,沒有商業化實做的產品吧

理論上同景、同機身、同鏡頭、同焦距、相同的拍攝曝光條件下
不太可能出現大大說的情況
除非電腦軟體在解RAW或JPG檔和裁切的運算上不如原廠機身的處理效果
那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simonyou wrote:
個人覺得這問題有點...(恕刪)


提供一個我有過的經驗,然應該是一個錯綜複雜之下看到的,這時是用A7RM2而韌體還不是目前的V4.0。而LR那時是用哪個版忘了,就這時我玩追焦,拍下的檔案龐大,就改開APS-C來減少容量。然回家用LR選圖(看圖),其RAW檔可在未完全讀好之前先看到全幅尺寸全圖,可見在A7RM2上那時都用全像素去拍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