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yer8x wrote:
畢竟少了100公克3...(恕刪)
大大~你說的沒錯 體積小的優點 加上超棒16端
所以這顆鏡頭 小弟目前還留用

terry97428 wrote:
依照這個測試報告
其實C家還沒強到哪去
S家也沒有輸給C家
S家變焦技術會比C家差嗎?
這不是你說的算的
只能說是各有千秋
如果不喜歡S家產品
大可投靠其他家
不必來到S家又說S家不好怎樣的...(恕刪)
內文我沒有說C家強到那裡去吧
我主要是在強調16-35Z 在35/F4時的中心銳利度衰退的問題吧
感覺你反應很大
當然這不是我說的算
是數據說的阿

luswtin wrote:
用超廣角大多會縮一點光圈
所以就算35端就算中央和邊緣畫質差異太大
縮一縮也還OK(恕刪)
所以昨晚試了一下35F4 和35F5.6的差異 真的蠻明顯的

只是差一級光圈 景深和低光下拍照 又會有影響些

lml640707 wrote:
1.16-35這個焦段最值錢的是16mm,最不值錢的是35mm,S的16比C的16強很多就夠了
2.Sony有一顆FE35/2.8, FE16-35的35端如果做太好這顆35/2.8要怎麼賣?(恕刪)
1.沒錯啦~所以16-35還活著

2.35/2.8 還是很好賣啦 小巧好攜帶


airdmo wrote:
完全看不出來sony輸牙膏廠那裡了
除了35mm extreme f4小輸之外
35mm f5.6 extreme持平,其他都是大勝(恕刪)
你是直接互比解析度的值嗎
兩台機身畫素不一樣
所以畫素越高的解析度會越高
只要光學品質越好的鏡頭 依photozone的mtf表 其 center border extreme
3個值越接近均高的鏡頭, 其光學品質就會是比較完美的
通常評分都是3~4顆星(當然Vignetting CA Bokeh..等 也會列入評分)
所以不是內文的表格互比誰解析度越高就會越好

hungyuwang wrote:
樓主其實是在反諷C家?
因為sony 在畫質衰退後居然還跟C家持平!!(恕刪)
你可以參考上面回覆喔

suchilee wrote:
C家怎麼看要加油
原PO也請你加油(恕刪)
怎麼說?

請開示


kuobba003 wrote:
其實昨天看到樓主下的結論 , 小弟是滿的 .... (恕刪)
如果廣角為主力 那就放心買吧
35端 縮圖加銳度 就沒差了 其通透感還是保有
那只是看你會不會care我care我點 ,小弟就是會care 才另外買了35/2手動蔡在用喔

R6.2 wrote:
的確,個人購買廣角鏡頭,中央到邊緣的下降愈少愈是考慮的重點。
除非大光圈定焦,常常拍的糊糊的,才會忽略邊緣表現(恕刪)
小弟和大大的想法是一樣的

kuobba003 wrote:
我的理解是 FE16-35 中央做太好啊
雖然邊緣衰退比 EF16-35 明顯多 , 但依然水準之上
另外兩顆鏡的口徑不同 , 設計不同 , 不太適合用 S 該像 C 學學這種註解(恕刪)
或許16-35z 在衰退後的解析度 可能還是贏別家鏡頭 這點我可以認同
但是... 拍出來的照片 中心邊緣 都是同一顆鏡頭拍出來的 所以就感受的出來明顯的對比了阿
當然 我只是比較不滿意35f4的中心銳度而以啦~這支還是很棒啦

ps.那要改成S光學技術,應該要超越C 這樣可以嗎

我是覺得沒有必要對於內文的用字去做放大檢視 或過多聯想吧

assault91 wrote:
樓主的意思,是鏡頭自己變焦之後的解像浮動差異
確實在跨機種似乎較沒問題
但,蔡司.萊卡.福倫達,它們的價值,MTF通常只是陪襯,會玩這三家的自然不會用日牌鏡角度看待
更何況還要考慮到抗耀.變形.散景等的優異度,16端的變形控制是FE較優秀些~(恕刪)
沒錯~ 我想表達的就是這個 只是把它用數據化方式呈現
只是sony蔡算是自動的現代鏡 難免會想和其它系統差不多同級的鏡頭作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