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閒聊Sony的原廠鏡頭和C家N家的原廠鏡頭

小巫先生 wrote:
但我也想找一台數位機身能完全把C/Y時代的色彩表現展現出來(找不到所以我現在都玩底片)...(恕刪)



所以小巫兄的CANON 500D 已經出掉了的意思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1032198&p=1

如果相機透過鏡頭拍出來的色彩表現是自己喜歡的,那當然很好

不過各相機廠商也有各自的色彩傾向,影響所及可能超過鏡頭本身的表現

而且鏡頭色彩的問題在 DSLR 上已經不像過去我們玩底片的時候那麼 care

你愛怎樣的顏色表現自己調整就好了,不用這麼嚴肅看這個問題啦
daKKK wrote:
如果只是透光的話 我快門放長一點 理論上所有的鏡頭都可以調成有一樣的色性
但事實上 就是不一樣...(恕刪)

別鬧了
因為不同透光率, 成像特性絕對不一樣, 不管你怎麼調都不可能調到一樣
你的"理論"根本是錯的, 這是因為你有欠思考

譬如一個透光率90%的透鏡, 90%光穿透了, 剩下10%哪去了?
鏡片吸收掉了嗎? 當然不是, 是反射 & 散射掉了
這些無法一次穿透抵達sensor光, 打到其他鏡片又會有90%穿透, 10%反射
然後接下來又有N次同樣的情況, 直到小到可以忽略不記為止
這些"雜光"就是耀光
在強光源邊緣, 耀光會使得反差大幅下降
而如果有大量同方向的反射, 就有機會形成光斑
八九十年前沒有鍍膜技術時, 降低耀光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以致於鏡頭都設計的非常簡單, 像Zeiss Tessar這樣只有6個空氣接觸面就幾乎是當年的極限了

哈......如果你不嗆我的話其實可以趁機學不少東西
這篇文章你愛不愛看隨便你, 反正不會只有你看的到
夏夜星空 wrote:
17-85強在有USM
對焦比SN兩家安靜吧......(恕刪)

16-85也有ultrasonic motor (Nikon叫Silent Wave Motor)
光圈還比17-85大
重點是16-85視角為24-120mm
而17-85的視角為27-136mm
16-85的視角比17-85更討喜一點
當然價格就不討喜了
小巫先生 wrote:
現在sony的cz鏡,我感覺就是拿minolta的鏡頭重新包裝...(恕刪)
現行ZA鏡頭
135/1.8
DT 1680
1635
2470
這些都是Minlota、KM時代不曾有過的焦段規格
而 85/1.4 ZA 是7群8枚
Minlota 85/1.4G 是6群7枚
所謂「重新包裝」,會不會有點一廂情願?

拙作參考 - 120支Minolta/KM/Sony Alpha原廠鏡頭規格售價比較表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980494

小巫先生 wrote:
我也沒有要跟大家爭論這個蔡司是不是正版蔡司
今天他吸引你買這棵鏡頭的理由是什麼?...(恕刪)
今天什麼吸引人?

不就是為了可以AF的Carl Zeiss鏡頭嘛


剛好我MF手動對焦也還可以,下面幾張皆為MF手動對焦 50/1.4








MF不是不行啊,但每張都要MF有點累,可以AF不是比較方便?

小巫先生 wrote:
如果以鏡頭表現來說,他的照片拍出來跟以前的cz是不一樣的...(恕刪)
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以前拍起來是怎樣
我只要知道現在拍起來可以是這樣,就簡單多了

ZA真的是銳利+奶油啊





Alpha & Zeiss 眼中的蝶、湖、潭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1060800

貓是社區的一份子



第三輯 http://www.mobile01.com/gallerydetail.php?id=277&img=2577
第二輯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t=1012914
第一輯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t=977859

135mm in Taipei zoo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t=951220

以上無正妹、也沒有擺好POSE不動那種 ... 口味不合的不用點進去看啦
小巫先生 wrote:
再重申一點,我也不會去覺得CONTAX G鏡會比現行ZA鏡好
而是說今天這樣買的理由是什麼~了解嗎...(恕刪)
哈哈,應該說今天不買的理由是什麼?

不就是因為機身必須買sony


一旦選擇sony,就沒有C/N巨人的肩膀可以靠嘛 ...

哈哈,就是大家都說sony不夠好,我才有機會撿到一支3萬出頭的135/1.8 ZA
除了三峽老街陀螺那幾張,其餘都是用她拍的。
久美攝影 JomeiPhoto
拍的真的很美

照片都挺讓人感動的
我在SONY的DSLR CLUB看到一篇攝影專欄
對於抗耀光的部分跟T*的關係可能就不是那麼大
以下擷取自SONY DSLR CLUB
『 下面的照片,是 α 鏡頭與其他廠商的鏡頭從後端觀察的結果。鏡頭的斜前方有光線進來。
相較於其他廠商的鏡頭可以清楚看到鏡頭內部的光線, α 鏡頭的內部整個是黑的,鏡片到底幾片實在看不出來。鏡頭裡光線反射的部分越多,或者說光線的反射越強,就會成為「容易出現耀光的鏡頭」。另一方面 α 鏡頭反射光線的部分比較少,反射的強度也比較弱,就成了「耀光較少的鏡頭」。

圖片擷取自SONY DSLR CLUB
鏡頭內的反射比較。』
詳情請上:http://www.sonystyle.com.tw/dslr/class/baba.asp
如此一來,可以猜測對於抗耀光跟鏡頭設計有關

經樓主這麼一說,我也才發現,SONY用戶常常有攻頂的感覺
在我的購買計畫中,似乎只有二分法
G或是ZA選一個(加上許多魔人都推薦,既然進了S家當然要體會體會T*的魅力)

身為新手,卻入了S家,朋友們都問為什麼不買C或N
除了我自己品牌情節外,我自己比較特立獨行,不想和別人一樣,就像穿衣服不喜歡撞衫
(雖然偶爾遇到S用戶還是會暗自竊喜
普羅米休斯 wrote:
我在SONY的DSL...(恕刪)

sony那支很大一片綠色耀光, 鏡片下方
普羅米休斯 wrote:
我在SONY的DSL...(恕刪)

坦白講那篇不能盡信
就像裡面講202.8做了高級鍍膜處理,但實際上抗耀光如何用過的都知道
Walt Yu wrote:
坦白講那篇不能盡信
就像裡面講202.8做了高級鍍膜處理,但實際上抗耀光如何用過的都知道


不能進信?!?! 人家有理論有範例~不能信~?!?!?~~難道要信你一張嘴巴隨便說說"用過的都知道"?!?!?
沒度磨的要光當然是死的更慘阿~~!!!! 阿你一定要跟要光硬幹喔?!?!?真要硬幹用手幫忙遮一下很難嗎?!?!
什麼都不會然後怪鏡頭性能不好~~~又沒強迫你用~!!!!!
freeninja wrote:
ZA真的是銳利+奶油啊

該怎麼說呢,數位銳利是剛好
奶油...你PO的這兩張這都只是一般長焦壓縮景深淺的散景
用相似同規格的135L也可以拍得出來,幾乎每顆大光圈定焦鏡都作的到
真正的奶油散景是像這個樣子

下面很明顯看圖片最右邊的花..顏色是染出去的



我PO這幾張圖不代表說有多好
而是主要你要看他的散景模糊方式,是像溶化般一樣,而不是像你PO的那幾張圖整片壓縮散景
C/Y散景很明顯就像水彩一樣是慍染出去的
我再度跳針~我沒有講誰好誰不好
而是奶油散景是CZ鏡群在C/Y G鏡的特色
在SONY的ZA鏡我看到都是像STF or 一般大光圈的散景
這跟所謂菜頭的奶油散景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至少我的眼睛看不出來ZA哪邊有奶油了...
所以你說幾枚幾群重新設計...那不是重點
重點是ZA鏡我看不出CZ鏡頭的以前的視覺表現
反到是跟以往MINOLTA的視覺表現差不多

像ZEISS FOR CANON的ZE鏡散景二線性這麼嚴重
就算他現在是MMG我也不會買

http://zeissfans.net/index.php
這邊是ZEISS FANS
如果各位真的很喜歡carl zeiss也很迷戀T*
可以註冊進來看看
裡面現在新分了ZA跟C/Y還有G
大家看多了應該可以知道我說的不一樣的部分在哪裡

我這顆CY 50mm 1.4 T*是我在高中時期開始玩相機在我爸櫃子翻到的
當時在網路上只要有人一貼菜頭,下面就是"好奶油的散景","好毒的照"
大家都說T*菜頭很毒很毒,我真的看不懂哪裡毒了
直到我用過CANON的50mm 1.4 50mm 1.8相似焦段拍出來的照片作比較
才知道蔡頭的毒在哪裡

這樣可以了解我的意思嗎?如果各位新同學都沒看過C/Y鏡 G鏡拍出來的奶油照
然後ZA拍出來就奶油奶油.........
我個人會覺得非常奇怪啦.....畢竟這個名詞是從C/Y G鏡開始的...


借一段你的話
freeninja wrote:
今天什麼吸引人?
不就是為了可以AF的Carl Zeiss鏡頭嘛

那為什麼CARL ZEISS吸引人?
現在的ZA鏡有當初C/Y鏡的特質嗎?
=========================
我知道我一直重複大家都聽膩了
並不是說ZA不好,而是ZA跟C/Y的成像基本上我個人認為是差很多
既然是差很多的東西,一直拿過去的形象來套用,這些ZA鏡還蠻委屈的
至於是不是大家說SONY不好?我是覺得"部分"用SONY單眼的人都有這種....奇怪的想法
我什麼都沒說你自己就..........
freeninja wrote:
哈哈,應該說今天不買的理由是什麼?
不就是因為機身必須買sony

真的要說錯,也只能說SONY不能轉接C/Y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