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dy wrote:
像這些200 2.8等級的鏡頭因為大幅因素取景成廣角時,那就是誇張的立體感了
我所認知的立體感不單與背境縮放率, 又或背場虛化程度所產生. 嚴格來說是單看主體已經有立體感.
就是在長焦打鳥領域, 一般都會認為使用 APSC 相機佔優, 而等閒 300mm 已經能做到背景全面虛化.
但如果雀鳥距離夠近不用裁相, 沒人願意棄FF 而用 APSC 相機. 亦沒人願意棄 600mm 而用 300mm + 裁相去拍. 因為雀鳥本體的立體感, 會因為裁相程度愈大而愈失去立體感.
因為我們不會因為裁相後而改變觀看相片媒介的大小 (eg : 電腦螢幕的大小). 那就是在家一直用 24" 電腦螢幕看 FF 拍的相, 也用 24" 電腦螢幕相同距離下看APSC / 裁相後經放大的相.
說 FF 與 APSC 拍的相片是相同的前題, 是觀看相片媒體的大小也必須隨之而改變. 這是 circle of confusion 的基本立論. 但一般相片發放給別人亦沒法控制對方用手機, 還是什麼尺寸電腦螢幕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