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閒聊Sony的原廠鏡頭和C家N家的原廠鏡頭

小巫先生 wrote:
奶油味這個名詞就是從C/Y鏡出來的

好嘛~那到底奶油味是鏡頭自己跟人類講的,還是人類從照片中自己聞到奶油的香味啊

我的意思只是要跟你說不論在網路還是在社會上,話都不要講的太滿
不要搞的自己下不來,你一直叫我去爬文作什麼
我對奶油又沒興趣,我只知道牛排要用奶油去料理比較香啦

我們也不是不認同你的意見,你拍的也很好看阿
只是看你話講的那麼滿,好心提醒你一下罷了
你不喜歡聽,我再說點別的,OK?(九品芝麻官對白)
我是BO仔~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SONY A550~無名:imprezar1
sorry文章沒編輯好,重覆了兩篇...

小巫先生 wrote:
那再來回來討論鏡頭本質
純閒聊Sony的原廠鏡頭的特別點在於?
你這個問題太過模糊,我不太瞭解你想要知道什麼特點?

就我個人的認知,鏡頭的作用不就是把光線導入感光原件嗎?
好的解像力、色彩還原,就是鏡頭的本份
所以為什麼副廠鏡的cp值很高,就在這裡
因為它們在這些點上面,往往沒輸給原廠多少,但價格確便宜很多
至於一些鏡頭設計造成的影像特徵(或說是影像缺陷)就看個人好惡了
有些人喜歡御飯團或甜甜圈,也不是什麼不對的事


小巫先生 wrote:
T*不等於抗耀光抗鬼影,色彩表現的重點也在於CCD不在於鍍膜
如你所說也沒有什麼空氣感 奶油味
那剩下的是什麼?
抱歉這段我真的沒看懂你要說什麼

前面對於T*的討論,有些我認同,有些我不認同
T*就我的認知是避免耀光鬼影、修正色彩表現
鍍膜的功能不就是做這些事情嗎?(當然還有防污好清理就是了...)
但這些東西跟鏡組也有很大的關係
相同的T*放在不同的鏡頭上,也不會有同樣的結果
總不會因為某顆鏡頭配上T*之後,在某個特點表現普普,T*就變成沒有意義了吧?
非善類~硬皮鯊 wrote:
好嘛~那到底奶油味是鏡頭自己跟人類講的,還是人類從照片中自己聞到奶油的香味啊

好吧~你就當作我是用習慣C/Y,然後看到ZA覺得很難習慣的人好了
簡單來講就是這樣
小巫先生 wrote:
好吧~你就當作我是用...(恕刪)


其實這樣講拉

應該說小巫大喜歡的是C/Y 蔡頭帶給他的味道跟感動

現代蔡也不只ZA

小巫大自己都提到COSINA做的ZE版本他也不喜歡了不是?

ZM ZS ZF ZE 都是COSINA代工蔡(無須電子部分) ZA是蔡斯+SONY的電子

這些現代蔡在玩老鏡的眼中,有時已經喪失他們所能認同的味道跟感覺了:)

如同我之前講的

C/Y蔡 , 東德蔡, 俄頭仿蔡,西德蔡 現代蔡,甚至是M39接環的RF蔡

研發時期, 研發目的,使用的接環等等... 都不一樣

只能說小巫大選擇了他愛的C/Y蔡 是他所認定的正統蔡罷了 :)
ZA是出現多久了時間啦!
蔡斯鏡頭會被如此推崇,不是因為SONY的出現!
SONY的玩家最大的優勢是蔡斯直接支援!
所以有最多可AF的鏡頭能用!
而且現在是只有4ZA!未來有多少新ZA大家都在期待!!
想玩就進來吧!用酸的沒用!我們就是有蔡斯能用.....怎樣!!!
不要說ZA貴喔!!你們家所謂的L鏡或金圈就便宜嗎????
吃不到說葡萄酸的人很多!不差你一個!
Zeiss並不像Voigtlander一樣是經營不善名字被買了,你可以說Cosina做了空有名號的Voigtlander
Zeiss自己要和Cosina、Sony合作,做出來的新東西你可以不喜歡,但沒道理說它是"假蔡"

時代本來就隨時在變化,C/Y如果真這麼威,為什麼Zeiss不拿同樣的東西丟給Cosina和Sony做就好?
也許是數位時代的需求不同,也許是原料的取得有困難,總言之,Zeiss選擇用這樣的結構設計掛上"Zeiss"
那它就是Zeiss

對於Sony的用家而言,對於Nikon的用家而言,ZA和ZF就是用起來最順手的Zeiss
如果要搞轉接還要手動縮光圈,我想我會去找Leica來用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小巫先生 wrote:
為什麼每一句話我要加上我個人覺得?
因為這是我的個人意見,你如果覺得不同意有別的看法,你可以提出你的個人看法
我會尊重
這算什麼引戰?
原來各位沒有辦法接受別人意見...(恕刪)

那要看意見內容是什麼?
沒有人禁止小巫先生發言啊,只是小巫先生講的這些話

小巫先生 wrote:
現在sony的cz鏡,我感覺就是拿minolta的鏡頭重新包裝
完全不是事實



小巫先生 wrote:
我真的看過很多人,覺得L鏡就是色彩好,NIKON G鏡就是銳利,SONY ZEISS就是銳利+奶油
我個人是覺得...嗯..行銷策略很成功
Canon L鏡、Nikon G鏡我不清楚,ZA真的是銳利+奶油啊
有圖有真相已回覆在54樓



小巫先生 wrote:
真正的奶油散景是像這個樣子
真正奶油散景 ... 這個封號,還蠻奇特的
一樣,回覆在63樓



小巫先生 wrote:
在SONY的ZA鏡我看到都是像STF or 一般大光圈的散景

A or B的意思很容易讓人誤會A、B是同級的 ...

STF是什麼?公認的King of Bokeh lens
STF被小巫先生說成只是一般大光圈散景?? 這很容易引戰



小巫先生 wrote:
畢竟奶油這個名詞是從C/Y G鏡開始的...

歷史的光輝或許讓人嚮往,
但,有時歷史會變成包袱 ...



你要說服別人,唯有拿出自己的實拍照片
不是從高中就用C/Y ? 再PO幾張上來看看吧
如果是底片就不勉強,不過不用再貼晃動、對焦不清的
久美攝影 JomeiPhoto
freeninja wrote:
那要看意見內容是什麼?

我不想跟你戰,你不用再引我的言了
這麼多人你講話最不客氣
我有欠你嗎?

另外有一點,我只說要幫人家免費攝影十場
接下來就有一堆人講話攻擊性很重
查一下ID,幾乎都是在作婚攝的

恩,有必要這樣嗎?



狂嘯龍 wrote:
其實這樣講拉
應該說小巫大喜歡的是C/Y 蔡頭帶給他的味道跟感動

嗯嗯~非常感激,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我看我朋友用A300+16-80mm
拍出來的顏色對比,跟銳利度,至少我用我之前的40D都拍不太出來
新的ZA鏡應該是要走自己的特色
freeninja wrote:
Canon L鏡、Nikon G鏡我不清楚,ZA真的是銳利+奶油啊...(恕刪)

24-70ZA的散景......
本頁下方
這奶油肯定是過期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