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某人的好問題,所以來篇小講解吧,不過和5D並不會有過大的關係,因為這篇不論是數位還是傳
統的使用者都適用

KIT鏡為何我很少用,其實原因不外乎是因為需要縮光圈才能獲得最佳畫質的問題
但是要縮多少???很不一定,而且KIT的光圈有點小,一般來說超過24mm以後我就一定不會用KIT了
KIT鏡是MINOLTA"開發"但是由"湯姆龍"代工的產品,基本上性能和NIKON的18-70"據說"是有贏
不過那不是重點,因為這顆鏡頭的光圈比人家小,帳面上好像一樣但是實際上進入F5.6的速度太快了
35mm的焦長就會讓你都是F5.6,而且18-70KIT和NIKON的DX18-70不一樣的還有一點
NIKON的是AFS鏡頭
至於KIT和老鏡比起來呢....
KIT的對焦行程短,所以很適合自動對焦,不過第一代的F4系列幾乎都和LEICA有兄弟關係
35-70F4基本上是從MINOLTA手動的35-70 F3.5改過來的,而這款的設計被LEICA買走,拿去作LEICA版本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70-210F4的身上
而24-50F4這顆鏡頭基本上也是屬於性能優異的鏡頭,PHOTODO評比也有3.4左右,至少銳利度有保證
而第一代鏡頭的特徵,包括了鏡身是金屬鏡身,對焦行程較長所以比較方便於手動對焦,絕對純正的
MINOLTA血統,從玻璃的融製到組裝,一切都是MINOLTA純正產品,又因為第一代鏡頭是和世界上
第一套的量產AF SLR機身一起面世,這套鏡頭系統基本上多為妖怪等級,即使到了今天,也可以把一
票鏡頭打到趴在地上求饒
以35-70F4為例,這顆鏡頭的"COST DOWN"版本是35-70 F3.5-4.5,是二代鏡
這顆偷工版二代鏡在PHOTODO裡面的評比是"3.5",沒有任何同級鏡頭有相同分數,而且別忘了
基本上這顆還是"降價款"

其他幾顆也不用說,都是很有趣的鏡頭;而之後隨著各場AF機身的出現,MINOLTA先推出了第二代的
AF機身來打人家第一代產品....7000i和9000i,並再同時間推出了更新的閃燈系統
此時隨著9000i登場的鏡頭就是24-85(I) F3.5-4.5(PHOTODO評比3.5)
這顆鏡頭即使在陰雨天,色還原度依然良好,顏色也較為濃艷,和他味道一樣的只有MINOLTA的
28-135 F4-4.5這顆和F4有淵源的鏡頭
28-135是怎樣的鏡頭呢???285-135也是第一代鏡,但是PHOTODO評比3.6
這種高倍變焦鏡可以達到這種高分,也是滿有趣的,總之,這顆鏡頭算是也很詭異的類型
因為不是大三元卻追上的大三元的分數等級....由此可見得MINOLTA可能不太會做生意

對小弟來說呢,小弟也擁有一隻有趣的鏡頭,70-200SSM
算是MINOLTA最後的力作之一,當初準備推出11-??(我也不知道是多少,傳言是22) 28-70
70-200SSM三枚新的三元鏡,以及300F2.8 SSM
不過最後由於財務問題,登場的只有70-200 SSM一隻而已,而又因為某些緣故,小弟拼死將他弄回來
70-200SSM有多噁心???西平英生的評鑑上,小白IS,SSM和小黑五三隻仙拼仙的話,SSM是第一名
出名的不只是散景,更有操作性,70-200SSM的操作方面,同樣有全時手動,但是對焦停止扭就有三枚
重心分配良好,配備圓形光圈,最近操作距離為1.2M,光圈全開就有相當優異的畫質,從邊角到中央
幾乎都是相當銳利的表現
只是價位上就

其他的有趣鏡頭還有28F2;85 F1.4;85 F1.4 GD LIMITED;100F2;135STF等等,不過因為這些
神器小弟都沒有,所以只能拿個F4家族出來現丑一下
廢話不多說,上幾張"測試圖"(唔,這幾張應該連"有技巧"都稱不上就是了,請別太認真
)35-70F4的相片
24-50F4
24-85(I)
70-200 SSM

strsta wrote:lifaung wrote:
比較有名的鏡頭大概是第一代的F4系列
24-50 F4
35-70 F4<=這顆很便宜,有機會入手的話可以弄弄看,很好玩的鏡頭,記得買第一代鏡頭
70-210 F4(糟糕,我全都有Orz)
這邊請問一下為何要用24-50和35-70 F4的鏡頭
以Kit鏡來說18-70/F3.5-5.6 不論是焦段或是光圈都優
於那兩顆,這樣何必要去用?那兩顆F4鏡頭拍人像的淺
景深效果又是如何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