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帶著 A33 + 從 A350 時代就跟著我到處征戰的 Konika Minota 18-70mm MACRO 出遊
正準備幫可愛的女兒拍照 , 食指撥動 POWER on 時 , 聽到機身發出急速喀啦,喀啦的聲音(很像果汁機絞打
硬物的聲音) , 糟! 這聲音一聽就知道不是好事情 , 趕緊 Power off , 還喀啦了一下才停 , 我當下心都涼了
一截
, 心想不是機身就是鏡頭出了嚴重問題
回家後 , 趕緊打開電腦請示"谷哥大神" ............
喔 ~ 原來是鏡頭的對焦齒輪斷裂(且是KM18-70的常見問題喔!(是自己找藉口推掉操作不當問題吧
))這下可好了 , 手頭上只剩一顆 50/1.8 可用..... (心中深層傳來Karl ...Zei...
)好了 , 這下子一不做二不休 , 把他拆了! 看看傳說中的齒輪斷裂是如何 , 如果修不好就把他當手動鏡吧!
[緣滅...拆鏡]
工具 : 眼鏡行送的螺絲起子 * 1
1. 鏡身後蓋4顆螺絲+電子接點2顆螺絲 , Easy! Happy 的轉下來並放到小夾鏈袋中

2. 取下與鏡身連結的蓋子(不知名稱叫甚麼?) , 電子接點原來連著軟排 , 要小心退出(這時已發生慘案,
只是我沒發現) , 出現一根長長的鐵片 , 是光圈撥桿啦!


3. 接下來只要用手取下鏡身側環(印刷著型號的那個環) , 上面還有個不知道甚麼作用的環狀銀白色小鐵片
(最後我也沒有把他裝回去...)

4. 看到齒輪了!(圖片12點鐘方向)

5. 取下齒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常看到的一字起齒輪) , 都是金屬的 , 而且看起來還頭好壯壯的 ,
所以不是他們的問題

6. 人客阿! 就是這裡啦! 鏡身機構上有齒輪 , 斷了一齒半 , 唉
, 看樣子要把環換新 , 不然是修不回來了

好吧 , 那就到此為止 , 齒輪不要裝回去 , 當手動對焦鏡練一練MF吧!
正一步步往回裝要鎖電子接點的PCB時..... Damn! PCB軟排在我穿出蓋子時斷裂了
............這下連光圈,等其他參數都...
天阿 , 您是要絕我的後路嗎?
, 還是其實您希望我走另一條叫Carl Zei....的路 , 不不 , 我現在不能被心中的惡魔戰勝 , 不就軟排嘛 , 讀電子出身的我不是被嚇大的 , 馬上派第二工具部隊出來
備戰...
7. 再拆回原來的位置後 , 繼續往下拆 , 看到側面有顆金色的金屬頭 , 上面鎖著一顆螺絲 , 鬆開螺絲後 , 一同取下


8. 接著蛻去鏡身的皮 , 整件脫掉


9. 這時可以看到三顆培零 , 一一卸下

10. 螺絲晚點名

11. 旁邊有個鐵(彈)片要先拆下 , 看樣子是與鏡身鐵片搭配滑動時產生不同訊號通知機身用的(焦段訊息?)

12. 這時可以將附著電子元件的機構抽出來了(不好意思不知道專有名詞)


13. 看到軟板後 , 開始進行接線工作!
工具: 烙鐵(+錫絲)*1 , 銀線*1 , 鑷子*1 , 三用電錶*1 , 紙&筆*各1



14. 先用三用電錶量線路 , 再把線路畫出來

15. 接下來就是焊接 , 焊接完整線 , 利用膠帶整平 , 這樣安裝時才穿的過去



Ok , 終於...
往回裝吧 , 照片也照了(助憶) , 應該很好裝回才是......
裝~裝~裝~ , 啦~啦~啦~ (自我陶醉中) , 裝不順就轉來轉去試 , 反正是圓筒狀嘛?還不簡單
, 這....說真的還真的是不簡單
, 光組回去來來回回就花了好幾個小時途中對焦環還掉了出來:

光圈撥桿遮光墊片也掉了出來:

鏡頭的機構很複雜,巧妙 , 完全對它改觀
最後 , 終於讓我裝回到快完成了


裝好後 , 趕快試機先
Oh ! No ! ............ Mission failed , 就是不行 , 機身認不到鏡頭 , 我好像在裝機過程中扯到焊接的線...
(迷之音:還有某個彈片斷掉)
唉 , 算了 , 這次經驗讓我深入了解了鏡頭的構造 , 也算是不錯的收穫啦!
So....
Carl Zeiss 我來了!



[感謝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