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EVIL(電子觀景器可交換鏡頭)相機在2010年的銷量為何會如此的驚人?我相信SONY NEX系列的出現肯定是功不可沒,因為NEX主打輕巧的外型、APS-C片幅的畫質、高感光度的實用性、以及更簡易的操作模式,一推出即獲得廣大玩家的迴響,預購數量瞬間暴衝,我想當初入手NEX-3或是NEX-5的朋友們,對那時預購名額的爭搶慘況應該還記憶猶新吧。EVIL相機及微單眼在邁入2011年後,其實已經是『M4/3接環相機』與『APS-C片幅EVIL機』的統稱了,前者以OLYMPUS、Panasonic為主、後者則由SAMSUNG與SONY挑大樑。
各有其特色及賣點,但體積還是大家最在意的項目,所以率先推出後代機的NEX-3,便以全新的配色還有更迷你外型來打造『NEX-C3』,同時加入了時下最夯的『相片效果』,藉此營造特殊的影像風格,另外也針對前代操控性不夠流暢的部份做了加強,提供實體按鍵和軟鍵的自訂功能,大幅提昇操作效率;不過總括各項規格來檢視的話,NEX-C3的定位其實更符合女性朋友,稱它為NEX-3的小改版也不為過;對NEX-C3有濃厚興趣的朋友,在看完小編對此台新機的介紹過後,或許也可以提出您的看法,一起來討論唷。
進入正式內文前,可以參考小編去年的文章,也較能了解NEX的血統→話題之作!SONY NEX-5完整評測

檢視大圖
NEX-C3在昨日發表會上共推出桃紅色、銀色及黑色三種樣式供消費者選擇,但以SONY過往的行銷手法來看,應該不出半年就會有新色出現啦!不過對這種3C產品還是老話一句,早買早享受啊


同樣採用Exmor APS HD CMOS作為感光元件,但有效畫素從原本的1420萬,提升為A55所擁有的1620萬,影像處理引擎同為BIONZ,其高感光度的雜訊表現與前代相比其實是不相上下,對手持夜拍或是微光環境有拍攝需求的朋友,NEX-C3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看到上圖小編將NEX-C3擺放在NEX-3前面,可以觀察到NEX-3長、寬所多出的部份,還有機頂快門位置也有些許差異;SONY標籤的字樣重新設計在快門下方,就連補光燈都有做小小的移動,重要的左右聲道麥克風重新設計在前面板上方。

我們來看看NEX-C3搭上自家最輕薄餅乾鏡16mm F/2.8之後的造型,機身與鏡頭同樣輕量的前提下,更符合女性玩家來使用。

請Cherry來示範一下女生握起來的感覺,這樣已經是NEX-C3最輕量化的組合了。

重新設計的握把,在拍攝時手指也不會遮蔽到取景的視窗,操作起來更得心應手。

就讓小編為各位以電子磅秤來測量NEX-C3的重量吧,機身+E 16mm F2.8餅乾鏡+原廠鋰電池+記憶卡後的總重量為344公克,這是目前NEX-C3目前最『輕量化』的拍攝組合,不含鏡頭的重量為283公克;體積比去年的NEX-5還要更小,長寬高僅來到109.6 x 60.0 x 33.0(mm)。

上圖是NEX-C3搭載自家Kit鏡頭E 18-55mm F3.5-5.6 OSS的樣式,看起來就稍微有點頭重腳輕,不過單手握持還不到費力的程度;因為小編本次大部分的測試照都是用另外一顆旅遊鏡E18-200mm F3.5-6.3 OSS來拍攝,那才叫自討苦吃啊


檢視大圖
接著來瞧瞧機頂部份的改變,很可惜的的是,到目前為止NEX為了維持苗條的外型,還是無法將閃燈內建於機身上,更不用逞論熱靴的搭載了;如果未來NEX-5的後繼機在這方面能有突破,又能保持同樣體積的話,肯定能再次衝擊EVIL相機的市佔率,畢竟能搭載外接式閃光燈的話,可創造的影像也會更加豐富。仔細檢視一下上圖左的NEX-C3,可以發現揚聲器的位置也換到了機頂上方;有關於握把的造型差異,大家不妨參考下圖會比較清楚。

前代NEX-3的握把造型如俯視來看的話,就僅僅是傳統的平面而已,但看到上圖的NEX-C3,可以察覺到握把做了弧面的隆起設計,如此一來也增加了單手握持的穩定度,算是較不容易察覺的小地方;另外機頂上方也同樣具備NEX獨規的外接插槽,可外接NEX專用的的閃燈系統,包括新款的HVL-F20S,或是ECM-SST1麥克風。

至於機頂的這位置則標記了NEX-C3的型號名稱,就是因為這LOGO讓小編出外拍攝測試照時,還得用膠帶來掩飾一下啊,科科。

檢視大圖
小編個人對NEX系列的機背設計一直都有相當的好感,因為按鍵與轉盤的造型都帶有極簡的造型,NEX-C3維持與前代相同的實體按鍵,差別僅在於按鍵的造型從圓形變化成為圓矩型而已,滾輪滑動的順暢度依然不錯;再來機背右上方的橡皮墊寬度也加長了些,更提昇了使用者握持時的穩定性,接著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大圖吧。

仔細檢視轉盤的功能,是不是只剩上下按鍵有標示功能啊!原因就在於左右鍵提供使用者作功能自訂,看你是要把它分別設定成感光度或是白平衡選項都沒問題,讓用戶不必再像NEX-3/5當初那樣,一堆參數都得進入MENU才可以做調整,自訂的好處就是讓相機更人性化,以符合使用者的操作方式;獨立錄影鈕的位置同樣處於快門鍵的右下方,動靜態之間的切換可說是相當便利。

其實小編覺得NEX-3/5去年會那麼夯的原因,這片可上下掀翻的三吋92萬液晶螢幕,可能也是幕後功臣之一,因為以NEX的體積來看,根本沒有同級產品有同樣的規格可以抗衡,而且光是可以採低角度取景這功能來說,就可以打趴一堆類單甚至是EVIL機了,讓拍照或是動態捕捉時的構圖更靈活;從上圖的GIF動態檔可以清楚看到該具液晶螢幕,所能辦到的觀看角度有哪幾種。

雖然剛剛有帶到握把的部分,但這裡再提供一張對照圖讓有興趣的人參考,左邊的NEX-C3握把很明顯的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手掌與握把能擁有較多的接觸面積;再更仔細觀察握把的外側,NEX-C3僅為橫條設計,與NEX-3的格紋設計略為不同。

機身左側的兩具傳輸埠維持原設計,沒有做多餘的改變,如同這金屬製的雙頭相機背帶孔一樣,

同樣屬於機身左側的對照圖,NEX-C3似乎更來的渾圓些,線條感較沒有NEX-3那樣的重。

之前的NEX系列將鋰電池與記憶卡槽設計在同一個空間內,但NEX-C3為了打造更薄的機身,原廠便巧妙的將兩個儲存位置拆開來擺放,從上圖就可以看到各自的開啟方式,同時也有防呆的設計,也就是說無法同時取出記憶卡或是鋰電池。

檢視大圖
對照圖又來囉!各位可以看更清楚前後代機種的差異性。

而鋰電池的型號和前代同為NP-FW50,並相容A33、A55自家這兩部數位單眼相機,搭配在NEX-C3身上經CIPA的測試約可拍攝400張;記憶卡方面當然還是以SD規格為主,且向上支援SDHC及SDXC。

各自搭上NEX所屬的Kit鏡頭E 18-55mm F3.5-5.6 OSS,你會比較喜歡哪一台的外型呢?外觀大致上終於介紹完畢了,再來大家準備好要看小編為NEX-C3所準備的功能報導了嗎?HERE WE GO!
http://youtu.be/4AIarwkl6d8
▲如果你對NEX-C3還是很陌生的話,建議來看看這部外觀巡禮的影片吧。


如果是SONY NEX用戶的你,看到上面這拍攝模式與功能表,各位肯定是再熟悉也不過啦,NEX以類似Cyber-Shot觸控機的圖像表現方式,讓使用者在檢視選單的當下就能立即做出反應,也因為如此當時的NEX-3/5才會讓人誤以為內建觸控螢幕啊。NEX-C3並未加入這功能其實還挺可惜的,因為它這次主打的市場就是女性用戶說,如果NEX-C3除了體積縮小,還支援觸控對焦+拍照的話,跟GF2互別苗頭的味道肯定又更濃啦。
http://youtu.be/XZPXmvRUVL4
NEX-C3在拍攝模式中加入了3D全景攝影,還有本次主打的『相片效果』,其內建7大類共11種的特別效果,而且同時支援拍照與錄影,集合了市面上頗受歡迎的色調風格,讓NEX-C3的玩家輕易的就能拍出充滿魅力的影像。當然基本的全手動曝光拍攝、聰明的iSCN智慧式自動、防止移動模糊拍攝…等等這些功能,也同樣被賦予在NEX-C3身上。


圖左是拍攝環境下的作業介面,可顯示相當完整的拍攝資訊,其中比較特別的有半手動對焦、臉部對焦偵測、美肌模式、影像風格…這幾項,同時利於構圖的井字線以及直方圖也是進階玩家最常用到的顯示項目,NEX-C3在這部份與前代並沒有什麼差異。小編特別擷取了這部測試機的軔體版本,因為到時候跟真正的市售版本可能會有差異,目前得知NEX-C3與SLT-A35將會同時於七月底上市,有興趣的朋友們屆時再多留意一下官網吧,應該會有預購的消息。


前面介紹機身外觀時就曾提到NEX-C3是使用一片1620萬畫素的Exmor APS HD CMOS,檔案向下仍有八百萬與四百萬畫素的檔案尺寸可以選擇,而且也支援RAW+JPG的儲存格式,提供使用者更大的後製空間;但影像的長寬比就只有感光元件原生的3:2,還有讓螢幕近於滿版檢視的16:9可以套用。


NEX-C3在拍攝靜態影像時,同樣可以套用『風格設定』,這在SONY的NEX或是ALPHA系列中都可以見到,共有六種風格可以選擇,分別有標準、鮮明、肖像、風景、日落還有黑白,小編在拍攝樣本時大多都以『標準』風格,再針對進階的對比度、飽和度、銳利度這三項做調整,均各+1格來加強成像,看起來也比較討喜。

▲透過上面這張對照組,可以看得出來各風格的差異,小編個人是比較傾向使用鮮明來拍攝人物以外的場景、但為求拍攝樣本的公正性,還是盡可能的以標準來呈現居多;另外那個『日落』風格的存在讓小編有點猜不透,它似乎僅適用於晨昏,因為偏黃的效果,拿來拍攝其他場景可能都有些怪怪的。




NEX-C3使用與α55同級的1620萬畫素Exmor APS HD CMOS,不過最低感光度還是維持在ISO200,最高ISO則可達到ISO12800,可使用高ISO雜訊消除與消除長曝雜訊,但因為後者需要長時間曝光才有其效果,不列入小編本次的測試項目內,並將高ISO雜訊消除設定在『自動』。

附加壓縮檔: 各級感光度原圖.zip
▲透過上方各級感光度的原圖比較,便可歸納出工作ISO大概在哪!這次的測試環境同樣屬於光線微弱的室內場景,使用A光圈先決來作業,使用的鏡頭是18-200mm這顆旅遊鏡,光圈固定在F/5.6,採倒數計時來拍攝。就小編個人的看法,ISO800時的影像純淨度還算是不錯,堪用值大概在ISO3200~ISO6400之間是沒有問題的;如果還擔心的話,啟用場景模式內的『夜景手持拍攝』來作業也沒問題;SONY的Exmor APS HD CMOS還有1/2.3吋Exmor R CMOS,在高ISO的表現確實有過人之處,這也是為什麼去年的NEX-3/5加上α33/α55的加持,能使SONY的市佔率大幅提昇。


在iSCN模式下具備『相片創造』的功能,按下機背轉盤上的按鍵便可進入,其目的就是將進階攝影玩家口中的攝影話術盡可能的『白話』,讓大部分的使用者也能夠透過簡單易懂的介面來調整特定參數;例如右上圖所標示的背景離焦,就是以轉盤來控制背景要清晰或是離焦,等同於我們常說的縮小光圈、放大光圈,但攝影數位化之後,一般喜歡拍照的朋友可能也不必被強迫學習這些知識,以NEX-C3這種簡易的操作方式,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http://youtu.be/vVClbMvrJlU
▲完整展示相片創造內的所有項目,以及相片效果的示範。


相片效果同時存在iSCN模式內,內建11種趣味的相片效果,待會兒會為各位做獨立的介紹,例如有抽色的效果、普普風的鮮豔、玩具相機的LOMO風格、猶如森山大道般的高對比度單色,都是相當的好玩;使用者更可以透過『相片創造』來組合自己所需要的拍攝效果,一步步的加入並調整的各種模式(鮮明、亮度、色彩…等等),最後再決定按下快門與否。


鮮明模式可以將影像變得銳利鮮豔、又或是柔和清淡的色彩,前者適合用來拍攝風景或是美食之類的場景、後者則可用來表現人像或是偏日系的影像。


色彩其實有點類似色溫的控制,當自動白平衡還是無法滿足你的話,這時就可以調整色彩該偏向溫暖(黃)或是涼爽(藍)。


只要對攝影稍微有研究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控制畫面亮度最基本的選項就是曝光補償吧!比較進階的玩家則會利用M模式下的光圈或快門作搭配調整的動作;這裡的『亮度』調整其實也就是P模式的簡化版,利用轉盤便能簡單的控制畫面亮度,來達到預期的效果。


好啦!終於要看到NEX-C3特別的相片效果了,分別有色調分離(彩色)、色調分離(黑白)、普普風、懷舊照片、部分色彩(紅)、部分色彩(綠)、色彩分離(藍)、部分色彩(黃)、過曝效果、高對比度單色,還有玩具相機;此時再廢話就欠揍了


▲▼色調分離(彩色),原本只是非常平凡的廢墟空地,但這效果卻能將畫面中的色彩作色塊化的處理,而且提高飽和度,比較可惜的是畫面左邊的鐵架有過曝的情形。


▲▼色調分離(黑白),這效果應該很明顯吧!圖中的影像轉化成高對比的黑白照,有點接近漫畫式的單色風格,散發濃濃的視覺張力。


▲▼普普風,上下兩張圖的差異其實很容易就可以察覺,那就是色彩飽和度與對比度明顯作了加強,包括了野雁身上的羽毛、還有畫面中的水草,整體來說確實比原始影像要討喜不少。


▲▼懷舊照片,原本就歷盡風霜的鐵管,用這效果來拍攝,更呈現出一種復古老照片的感覺,我自己是相當尬意啦



▲▼部分色彩(紅),這裡要開始介紹到NEX-C3的抽色功能,選擇欲保留的色彩後,按下快門就可以呈現如下圖般的效果囉,除了紅色保留之外,其他顏色接以黑白來表現,這種手法在廣告宣傳或是影像後製上相當常見。


▲▼部分色彩(綠),原本還有紅磚來襯綠葉,但套用之後單色的背景使綠葉的存在似乎更為顯眼。


▲▼色彩分離(藍),看來複雜的色彩畫面,選擇只保留藍色的話,視覺重心是不是馬上就被轉移了呢?


▲▼部分色彩(黃),保留最搶眼的黃色,平凡的貨卡也可以成就不平凡的影像



▲▼過曝效果,讓畫面看起來比較清爽,似乎也耐看不少!相信拿這效果來拍女生的話應該會很受歡迎,因為一白遮三醜嘛。


▲▼高對比度單色,小編自己很喜歡這種影像風格,而且黑白影像通常能傳達更明確的內容給觀看者。


▲▼玩具相機,雖然只是普通的空酒瓶,但加上了暗角處理以及更濃郁的色調,也有不同的味道。

(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NEX-C3的場景模式完全承襲NEX-3/5的內容,共有八種場景可以選擇,分別是肖像、風景、微距拍攝、體育活動、日落、夜景肖像、夜景、夜景手持拍攝;當你外出忘記帶腳架卻有想拍攝夜景時,就直接選擇『夜景手持拍攝』來作業吧!因為它會以低雜訊優先的方式,使用低ISO加上連拍的動作,並將多張影像合併為單張照片。




3D全景攝影與一般的全景攝影其實沒什麼區別,NEX-3/5後來推出的Ver.03軔體也有同樣的功能,其目的應該只是為了推廣3D照片而已,以3D全景攝影來作業的話,除了一般JPG影像外,還可以取得一張.MPO的3D格式檔案,不過還是得靠3D顯示裝置才有辦法觀看啊!畢竟一台3D電視又不是一般消費者隨便買得起,我還是去看3D萬花筒好了



全景攝影在作業時,實體快門簾是會作動的唷,所以可以聽到很清脆的快門聲,而且聽起來真的很過癮;共有『標準、寬』這兩種影像尺寸可以設定,而且方向也與以往相同,有上下左右四種作業啟始點,以下有小編提供的拍攝樣本。

▲喔耶!最後一天參觀花博時,我也有帶NEX-C3進去測試唷,正好拍下這片美麗的花牆,不知道最後有沒有保存下來勒?檢視原圖

▲如果Cherry背後是壯麗的瀑布,或是大峽谷那種景色很定很棒,建議導遊可以買一台來玩啦,因為這樣一來就算有好幾十位團員,應該也可以輕鬆入鏡啦。檢視原圖

▲夜晚來拍攝全景照片也是沒問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快門速度,如果移動過快的話,小心還是會有手震模糊的情形唷。檢視原圖


小編在前代NEX系列上好像沒介紹過『『微笑快門』的樣子,但這回Cherry都給面子了,當然要來玩玩看微笑偵測的效果囉;機身會自動偵測微笑的程度,來判斷何時該釋放快門,看看下圖就可以知道差別囉,顆顆。

▲偵測時畫面會有指數表可以參考,讓拍攝者知道目前微笑的程度,距離快門釋放還有多少range,這項功能其實還挺有趣的,至少能保證你拍下的人物都笑咪咪的唷,上面這三張照片也正是利用『微笑快門』所得到的拍攝結果。


『柔膚效果』絕對是女孩們最在意的相機功能之一,因為這可是NEX-C3才加入的全新功能啊!而且有高、中、低,這三種柔膚效果可以選擇,讓女孩們的臉蛋肌膚看起來更透亮白皙,接著來看看下面的效果唄。

▲小編拍攝Cherry的同時,還套用了肖像風格,讓膚色更討喜一些;就算是縮圖其實也能輕易的看出柔膚前後的差異,當下柔膚效果設定在『高』這個等級。

插花來介紹一下NEX-C3所擁有的DRO功能,像遇到畫面中這個逆光的場景,如開啟DRO來拍攝的話,機身便會採數位補光的效果,讓畫面中原本暗部不足的部份完整的呈現出來。


為了達到產品區隔的目的,NEX-C3的最高錄影品質依然只有1280 x 720 30fps(9Mbps)可以選擇,並未加入FULL HD的規格,影片格式為MP4,支援立體聲收音,向下還有一般品質的720p(6Mbps)以及VGA的影片尺寸可以選擇。但NEX-C3與前代相比,最大的優勢就在『相片效果』的支援,不過聽說未來將推出的軔體,也會下放這功能給NEX-3/5還有α33/α55這四部機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以下小編提供多部影片樣本讓各位參考,歡迎點擊觀看。
▲這是普普風個相片效果,畫面的色調比現實艷麗許多。
▲套用相片效果中的部分色彩(紅),使影片中除了紅色的車子外,其餘皆為黑白單色。
▲豔陽下的杜鵑花,畫面內充滿光影之間的變化。
▲綠色植物加上水面的光線折射,畫面更顯奪目。
▲三月中還有一些稀疏的櫻花可以拍,真是走運啊…
▲台大校園內的波斯橘花海正巧也被小編遇到了。
▲嘿嘿嘿!就連四月份的台北奧萬大紅槭的季節我也搭上了順風車,如果NEX-C3有借到現在的話,可能又會被我拿去拍荷花了吧

▲這隻黑冠麻鷺距離小編其實還滿遠的,用18-200mm才捕捉得到牠較近的特寫。
▲這天的月亮又大又圓,讓小編印象頗為深刻。
▲最後一天的花博參觀日,帶著NEX-C3見證這值得紀念的日子。


新增的轉盤左右鍵自訂功能,大幅的加強了NEX-C3的操控性,因為可選擇的項目實在太豐富了,以小編的使用習慣,應該會以感光度還有過片模式為主吧!剩下的就進入功能表再做調整囉;未來軔體更新如果有『使用者常用設定』可儲存的話,NEX-C3肯定會更受歡迎。


小編印象NEX-3/5後期的Ver.03軔體同樣也新增了軟鍵自訂的功能,但我無法確定兩者的內容與選項是否完全相同,所以還是直接示範選單給大家參考會比較清楚。


如果拍攝模式設為『自訂』的話,便會多出五個快捷功能可以設定,而且可定義的內容就如同左右鍵一樣完整。


看到上圖這就是按下『自設』鍵之後,進入軟鍵C功能的選單示範。


NEX-C3新增的峰值等級功能,使用者在進行手動對焦時,可利用畫面中高亮顯示的狀態來做合焦的動作,而且有高、中、低這三種亮度等級可以選擇。


很特別的是,這峰值顏色還有白、紅、黃這三種可以做選擇,更貼近手動轉接鏡玩家的需求。


如果NEX-C3是你的第一台相機,那你也不必煩惱要怎麼學習拍照,因為拍攝秘訣清單內建多種拍攝主題,它會指導你該如何操作機身來拍攝你選擇的主題,進而達到邊拍照邊學習的目的。


NEX-C3在檢視影像時可顯示相當完整的拍攝資訊,除了基本的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些數值外,還會交代DRO是否有開啟、風格設定的內容、曝光的直方圖、甚至是RGB的色階分佈圖。
★ SONY NEX-C3 試用心得與優缺點評比
不曉得各位在看完小編所介紹的NEX-C3之後,對它是否有較深程度的了解呢?NEX-C3打著機身淨重225公克的噱頭,榮登世界最輕巧微單眼的寶座,而且發表會上又主打銀色(我怎麼看都像是珍珠白…

價格其實也是NEX-C3的優勢之一,維持去年NEX-3推出時同樣的行情,搭配16mm F/2.8這顆餅乾鏡的售價僅要NT$16,980而已,差不多是一台專業級類單眼的價格,如搭變焦鏡18-55mm的話,也只需要NT$18,980,相當有競爭力,當然最划算的還是買雙鏡組囉,NT$22,980即可打包帶走

優點:
◎ 『相片創造』+『相片效果』能組合出多種特別的影像效果,且支援錄影功能。
◎ 有效畫素提昇,但高感光度的雜訊抑制能力還是相當出色,堪用值大概在ISO3200~6400之間。
◎ 支援多顆軟硬鍵自訂的功能,提昇操控樂趣還有流暢度。
◎ 三吋92萬畫素的TFT LCD,同時維持可上下掀翻的設計,增加取景構圖的便利性。
◎ 使用同顆鋰電池,但續航力卻進步約21%左右,可拍攝400張的靜態影像。
缺點:
◎ 由於畫素提昇的緣故,連拍速度從7fps退步至5.5fps。
★ SONY NEX-C3 拍攝樣本(搭載E18-200mm F3.5-6.3 OSS)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

檢視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