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久以來都被告知,長焦段比較容易有淺景深,但長焦段對焦在越遠處,景深也更大不是嗎?

因此我要問,模特兒與後面牆的距離不變
要拍攝模特兒全身的照片
以使用NEX的APS感光元件為例
這時使用24mm/f1.8(跟模特兒距離最近)、35mm/f1.8、50mm/f1.8(跟模特兒距離最遠)
後面牆的散景,哪個虛化的最大呢?

請教焦段與背景虛化程度的影響

--------------------------------------
晚上測試一下,紙盒加椅子共高154cm

50mm/f2-距離紙盒約4.9公尺


35mm/f2-距離紙盒約3.6公尺


後面吉他的虛化,好像是50mm的散景比較糊
寸骨 wrote:
我長久以來都被告知,...(恕刪)


除了背景虛化之外..還有壓縮感...

24/1.8 比較像人放在虛化的背景上..

而 50/1.8 比較像人跳出虛化的背景..

全幅機最愛用的85及135焦段拍人像主要就是求壓縮感..
寸骨 wrote:
我長久以來都被告知,...(恕刪)


沒有拍過模特兒

以我自己使用的經驗

如果是用24-70mm f2.8

在得到一樣大的畫面情況下

我個人覺得其實景深不會差太多(因為我是木眼)

以下是景深的計算公式

http://www.clwu.idv.tw/~clwu/depth.php

理論上50mm 1.8得到的景深會比較淺一點點點





Jetter wrote:
除了背景虛化之外.....(恕刪)


對阿,我就被全幅的135za毒到不行
那個壓縮感,恰到好處,有夠美的

nhridue wrote:
沒有拍過模特兒
以...(恕刪)


之前我用變焦鏡測試,因為沒有大光圈,也幾乎看不出差別...
我最常拍照的地方,大都在室內,想用大光圈拍下朋友全身,然後又有美美的散景,現在測試結果就算35mm(等效52.5mm)也得要距離快4公尺才拍得下,看來要在室內拍全身還是E24最方便了...
冼鏡光前輩有篇專文在探討這個問題...
印象中結論是:
其實如果片幅跟光圈一樣
焦段不同景深模糊程度是一樣的
但是越望遠端
背景的景物顯得越大會造成視覺上感覺比較模糊
寸骨 wrote:
我長久以來都被告知,...(恕刪)


下面都是開F2.8光圈。
腳架高度為165cm,大約是標準MD高度。
請注意看到主體和汽車的位置。


與主體距離不變
28
60
90
135
180

假設站的位置不變,透視是不會變,這個討論很久就已經有,可以比對物體間相對位置並不會隨焦距變化。
鏡頭焦距是否會影響透視感的探討




因為現實拍攝是下面同構圖狀況,也就是和主體距離變化。



構圖維持不變
28(~1.5m)
60(~2.0m)
90(~2.5m)
135(~3.3m)
180(~4.7m)
這就是電影運鏡常用的手法嗎 ?

diffusionless wrote:
因為現實拍攝是下面同構圖狀況,也就是和主體距離變化。



構圖維持不變
28(~1.5m)
60(~2.0m)
90(~2.5m)
135(~3.3m)
180(~4.7m)
很棒的分享教學
搬張凳子抄筆記囉

寸骨 wrote:
我長久以來都被告知,...(恕刪)


標記
學習

diffusionless wrote:
下面都是開F2.8光...(恕刪)


真的太謝謝diffusionless大大詳細的解說~從我還是小嫩新手時,你就為我解惑過新手的問題,真的非常謝謝你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