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集可以到下面Mobile01連結觀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3791333&p=1

第四天的天氣一如預報一樣好,早上萬里無雲,為了不浪費可貴的陽光,這天比平時更早出門,到達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時才八時半多,在入口等了十多分鐘,成了當天第一個入場的遊客。

這個體育場建於1936年,當年的納粹奧運會就是在這裡舉行,雄偉的建築背後還有著一定程度的歷史意義。

國際奧會在1931年把1936年第11屆奧運會的承辦權交給柏林,那時候的納粹黨還沒有上台,德國只是單單一個戰敗國,誰也沒能預料到希特勒的出現和他往後對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

憑著其超人的個人魅力,希特勒和納粹黨在德國經濟低迷的1930至1933年間迅速冒起,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上任總理想決定一擲千金去準備奧運會,希望通過奧運展示亞利安人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種族,並向世界宣傳納粹思想。

最後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的囂張氣氛籠罩了那場奧運會,體育成為納粹政治與宣傳的工具,可算是奧運史裡的一大黑點。

選擇晴天的日子來實在是明智之舉。

雖然球場已經在2006年世界杯時被改建,但大體外觀還是保留了當時的風格。

小白的散景,感覺有點怪。

能容納十萬人的體育場,就算是現在看也同樣壯觀。

如果太陽能在中間照下來的話畫面一定會漂亮得多,但冬天柏林的太陽無論什麼時間都不會移到理想的位置。其實遠處還有一座Bell Tower能在高處一覽當地的景色,可惜因為維修關係短期內都不對外開放,可惜可惜。

離開運動場後去了法國百貨Galeries Lafayette的柏林分店,為的當然不是購物,而是這個有趣的圓型天花建築。

這天的最後一個目的地是德國國會大樓,從下午一直待到晚上。

著名的萬花筒拱頂設計,柏林的標誌之一,比想像中還要宏偉。

GR重曝。

夕光。

少有地覺得白天比晚上好看的畫面。

第五天一早去了柏林圍牆,相信大家也有看過上面這幅經典塗鴉。

超強的細節。

有趣的是在圍牆上畫畫的不只有德國人,同場還有不少歐洲藝術家的作品。

然後去了Museum Island一連看了三個藝術館,好看是好看,但沒有什麼好拍。

然後去了柏林洪堡大學的圖書館,又稱格林中心,不錯,名字的由來正是為了紀念德國19世紀著名的童話搜集家、語言文學研究者格林兄弟。

門口有兩個看更,學生只能帶書本課業進去,花了不少力氣才把相機藏好。

然後走了好遠路去當代藝術館,沒有什麼好拍,但館內的展覽很精彩,氣氛很好,值得推介。

晚上的Marie Elisabeth Lüders Haus。

計劃之外的景色,這裡不對外開放,我是隔著玻璃在外面拍的。

第六天,回英國的飛機在下午,早上Check out,把行李寄存在Reception後爭取最後的陽光。

Tempodrom,柏林的其中一個Event Venue,設計很特別,只是未能進去裡面拍攝。

附近還有德國金屬工會的分部。

和一貫的螺旋略有不同。

最後是Jewish Museum。

博物館內有著大量和猶太人相關的收藏品,亦把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巨細無遺地向世人展示,德國正視歷史的態度從來都值得我們學習。

這座博物館是美籍猶太人Daniel Libeskind的成名作,他擅長設計這類三尖八角的建築,近年香港城大新落成的Run Run Shaw Creative Media Centre也是他的作品。

對柏林其實沒有太多的想法,整潔、安全、文明,一切都符合我都德國的印象。冬天去旅行實在不太適合街拍,天氣冷得不想拿出相機。六天時間不長不短,剛好夠我把整個城市草草逛一遍。
想看建築有柏林,想看自然景觀又有拜仁,德國真的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