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除了一篇E24以外,都沒看到開箱,也沒看到有建樓?
大家對菜頭好像興趣缺缺!
『
鏡頭是Made In Japan。
雖然Zeiss是德國廠,但自2004年後開始鏡頭多是由日本的Cosina代工製造,Sony的蔡司鏡頭是Sony依照Zeiss的品質標準製造,銷售與服務也是由Sony提供。但這次的Touit原廠既沒有說是Cosina,也沒有說是誰製造的,只願意說是Zeiss自己開發設計,並且在蔡司直接的監督下製造生產,銷售與售後服務也是由蔡司自行提供,產地為日本。
』
對消費者最大的差別在於,Touit鏡是由蔡斯在台代理商服務,而不是台灣索尼。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yosyen/
以下是節錄:
2010
1. 製作 AF 鏡頭需要與機身製造商緊密合作溝通,目前只有 Sony 有這種全面的合作關係,其他廠商辦不到。
2. 如果製作鏡內光學防震的鏡頭,光學質素方面必須要做出妥協。CZ 並不打算對光學質素做出妥協,所以選擇 Sony 的機身防震。
3. 短期內不打算推出其他變焦鏡。
4. 蔡司不打算推出任何長焦大砲。
5. 蔡司本身的微距鏡只有 1:2,是因為不想讓鏡頭變成微距專用。
6. 任何一顆出廠的 CZ 鏡頭,只要有 CZ 人員檢查過,CZ 就對鏡頭光學品質負責。
7. 除了 ZA 以外,未來不會有其他品牌的鏡頭掛 CZ。
後面還有一些內容與 Sony 無關,小弟就不寫了。有些關於 MTF 的討論,但只是講 CZ 如何重視 MTF 這類廢話。
最大的重點是,CZ 公開承認「他們設計並製造鏡頭給 Sony」
2014
Q:很多朋友並不清楚索尼蔡司鏡頭與卡爾蔡司鏡頭的關係,請問索尼的蔡司鏡頭與卡爾蔡司鏡頭在設計、製造、銷售上有什麼不同?是卡爾蔡司僅向索尼提供光學設計或認證嗎?
A:索尼與卡爾蔡司保持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關於索尼的蔡司鏡頭,是由我們共同開發的,而銷售由索尼的分銷網絡來完成。然而產品品質按照蔡司的指導標準來保證。至於蔡司的產品,自不必說,是由我們蔡司自行開發、並在我們的分銷網絡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