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入手了了第一台的SONY A330,從此入了單眼的大坑,其後總共又買了A550和A57,
最近又心一橫升級到了A7,但升了全幅,也把目前檯面上的ZEISS FE鏡也都入手了,
但反而沒了以前那種攝影的熱情還有樂趣。
我手邊的A57有小菜16-80、Sigma10-20、50 1.8及百微四顆,小菜一直是我的最愛,陪我上山下海,所有的照片有八成都是小菜拍的,自從升級了A7掛上了24-70後,最直接的有感升級自然是ISO提昇和稍稍明顯一點的景深,但是以前小菜方便的焦段卻從此失去,有時想要偷拍遠一點的人事物,都苦於焦段的不足,也因為這關係入手了70-200 F4,但帶出去的機會卻少得可憐,這讓我懷念起當時16-80和50 1.8兩顆一起打天下的日子。
再說到目前評價最好的FE 55 1.8,我對這顆鏡頭無從挑剔,但同樣的,我用後也覺得,其實對我這種拍照只是放FB的人來講,強一點的景深和銳利或邊角不失真等,都遠不及攝影時構圖和光影變化等來的重要,所以比照55 1.8和50 1.8這兩個雞腿和XX,我發現,還是有光線構圖的畫面獲勝,並沒有因為55 1.8身價是對方接近10倍而完勝。
拉哩啦渣說了一堆,只是覺得器材的升級有時並不一定是有感的,反而是器材攻頂了,帶來的一種空虛,因為你的熱情和技術並不會因為砸大錢而跟著提升,當初帶著A57,因為也不是高檔貨,我反而更可以用力拍,完全不擔心天候惡劣,完全不心疼他會進塵,就算在沙灘上,鏡頭一樣隨時想換就換,用了A7,卻也不敢這麼狂野的操它了。所以我分不清是因為回憶總是比較美,還是全幅並非人人都用的慣,有人一樣是升了全幅反而懷念APSC的嗎?
a700isme wrote:
a57+1680 換成 a7+2470 方便的焦段卻從此失去 ???
換顆鏡頭 攝影時構圖和光影變化也跟著換了 ???
換個器材就不敢操??? 到底是器材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本來發這文就有心理準備要被炮了,16-80換算成全幅焦段是24-120,
說失去方便的焦段不為過吧,還有目前全幅的焦段我最想要的是C家的那顆24-105。
換顆鏡頭,構圖光影不會跟著換,我的意思是構圖光影遠比鏡頭重要;
下雨天還有在沙灘上,我拿A57都敢直接換鏡頭,
現在A7真的就比較不敢了,如果a700isme大OK,我只能說心臟比我大顆
另外我文章開宗明義就說是我自己的問題了
We may delay, but time won't....
小葉叔叔 wrote:
當我發現
501.8在APS-C片上
被偷走了將近30多度的視角
看到了不以為然的文章,往上一看原來是您XD
規格就是規格,相機就是這樣被製造的,為什麼要把規格加入惡意呢
APSC的好處就是感光範圍較小,所以如果有專為APSC設計的專用鏡,就可以不用涵蓋FF範圍,只專注在APSC之內的成像就好了,理論上鏡頭可以比較輕比較小又比較光學最佳化
但是你買了一顆FF設計的鏡頭來怪罪APSC相機,指責他像是小偷一樣了
除了感光元件大小的不同之外,通常FF相機被廠商定位為高級相機,產品定位高一截,機身性能都好一截,價格也高一截,但不代表APSC規格就是低下的規格
例如如果想要做個FF版的RICOH GR,以現今的相機科技是要怎麼做出利樂包大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