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應該說今天凌晨三點左右)準備睡覺,放下書房的窗簾時看到窗外一顆亮星(窗面東)料想即是金星。 螢幕快照 2017-07-05 上午4.01.09 by Luke Liu, 於 Flickr 於是先手持 A6000+E 55-210mm F4.5-6.3,焦距當然是放在210mm F6.3拍攝,影像不行,只好安在GITZO GK 2580TQR上再拍攝,在 1.5*210mm 長焦下還是有些微震,試著使用各種快門,最後用自拍計時的方式(減少手按快門的微震)。底下這張是 1:1截圖的結果,可以說是典型的單狹縫繞射條紋,而產生明顯繞射的條件,應該是鏡頭孔徑小,焦距長。 螢幕快照 2017-07-05 下午5.19.58 by Luke Liu, 於 Flickr 原圖在此: DSC01511 by Luke Liu, 於 Flickr
不然就是放大倍數不夠解析力不足…我記得用賞鳥的望遠鏡在看天空的時候,有些星星很亮,但看起來也是只有小小一點,是圓是扁的都看不出來,區區210mm等效也才315mm,根本不可能拍出形狀,加上現在人都喜歡放大到緊蹦來數毛,才會顯得模糊,因為等效315mm的鏡頭解析力根本就不可能放大到足以辨識的程度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nute_and_second_of_arc#/media/File:Comparison_angular_diameter_solar_system.svg這裡有張圖比較太陽月亮跟太陽系內行星在地球上看到的相對大小,樓主可以參考看看,但因為不同時間軌道運行的關係這些大小都會在一個最大跟最小的範圍內變化,但整體而言太陽系內的行星在天空中大都遠比想像中的要小!! 要用相機拍到他們的細節是非常困難的,我想只有210mm要拍到金星細節應該不太可能(理論上會呈現一個新月的形狀),以樓主拍到的大小我想只有失焦的可能。
carl3104 wrote:https://en...(恕刪) 看了您給的這個連結後,我想應該是失焦了。拍攝時使用手動對焦,加上 A6000 可以在手動對焦時放大 11.7 倍,鏡頭調在 ∞並多次微調拍攝下來(微調時雖安在腳架上,但還是抖得很厲害),覺得這張最清晰才放上來。或許是超過鏡頭的極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