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在夏天這個季節,天氣變化很大,卻是看行星的好時段。而看行星,器材不用大費周章,拍攝也容易,不必跑山上,在社區頂樓就可以,只要天氣好就能拍攝。

先看一張 7/14 晚上約七點半時拍攝的月亮:(這是以registax6 重新疊圖後製,可與我另一篇帖文使用AutoStakkert 3 疊的做個比較:都是使用同一個 4K 影片檔)
拍大月亮的構想

拍著拍著,突發一個想法:想拍出如下圖大月亮與建築物或風景的合體(非合成)

拍大月亮的構想

大致構想了想拍的畫面,在自家社區頂樓就可拍攝:

拍大月亮的構想
預定使用 Bosma 1900mm F15 的天文望遠鏡配合 Sony A7R2,這樣上圖中以藍色框裁切後仍可以得到較高的畫素。黃色框代表的是月亮(還無法知道拍攝後的大小)。

此構圖定下來後:
拍大月亮的構想

以手機「指南針」app 找出此時的方位,如下圖:
拍大月亮的構想

因為使用的是微動雲台,可以看出仰角約 6度:
拍大月亮的構想

沒有微動雲台也沒關係,可以使用Polar Scope Align Pro(詳見這篇文章

拍大月亮的構想

然後使用 Stellarium 找出月亮符合構圖中位置的時間點:
拍大月亮的構想

進一步發現這個時間點是農曆 21日,並非滿月(要等滿月,構圖、地點會跟著變化,這是因為月亮每天升起的位置、時間都不同,像現在七月就不適合,月亮升起時,天色還很亮。), Stellarium 模擬出的月相如下圖:
拍大月亮的構想

現在期待 9/19 前後幾天會是個好天氣。


註1:以手機來定方位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不是很準,時間點得出後,最好前後兩三天都在拍攝點等。

註2:這個構想也可以用在各個地方,只要能熟練 Stellarium。

註3:若以 Stellarium 也可以模擬月亮在影像中的大小。以下兩圖分別以 C90(Celestron 1250mm F13)與 Bosma 1900mm F15 配合 SONY A7R2 時,月亮在畫面中的大小,似乎要用 C90 會比較恰當(圖中紅色框即為畫面大小)。
拍大月亮的構想
拍大月亮的構想
文章關鍵字
樓主的概念我以前也有段時間想拍,實際上會遇到一些困難:
1. 除非你的前景是在山上,否則角度勢必很低,也就是剛月出就要拍攝了,以台灣的氣候跟空氣污染等因素,剛月出並不容易拍到清楚的月亮,有時候月亮夠清楚了但仰角已經很高了。
2. 台灣山多,尤其在西部很有可能被山脈擋住,結果是前景跟山脈的合影而不是跟大月亮。
3. 要拍到漂亮的月亮搭配前景夜景,必須是剛天黑月亮剛升起的時刻,這種日子一個月可能才一天,加上氣候空汙因素可說是難上加難。

所以幾次評估後我就放棄了XD
carl3104 wrote:樓主的概念我以前也...(恕刪)


這個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只要拍攝天空的天體:月亮、行星、星雲、星團,受到天候、地點、時間......影響,只能說可遇不可求,不過事前的功夫做得足,成功的機率就會比較高。像我特別喜歡 Stellarium 這套免費的軟體來規劃,之前拍深空天體,甚至拍彗星也可以,如果有興趣,好像連太空站、人造衛星也能拍下來呢!
carl3104 wrote:
樓主的概念我以前也...(恕刪)


還有月落時刻,這反而空氣經一夜的沈澱後會較好。另我常找銀河昇起、月落時刻,借有微微月光補助下來拍:

合歡尖峰


月落時刻所得
其實如果只是要拍日出日落、月出月落,其實不用這麼麻煩,Stellarium是很好用的軟體,不過這些資訊查中央氣象局的天文項目裡面就有資訊了,而太陽月亮的運行角度是固定的,所以不是在地平線也可以推算出來,另外前景的搭配我是用google map搭配量角器去量的,其實是蠻準的,可以事先就安排好,給您參考。
>突發一個想法:想拍出如下圖大月亮與建築物或風景的合體(非合成)

样图都是合成的
鏡頭焦距長,前景距離遠就可以了
至於成效就看當時天氣了


alfredyen wrote:
鏡頭焦距長,前景距...(恕刪)




这个月亮是从虫洞里传送出来的
最近剛好也想拍"月出",想拍月亮從海裡冒出來或是離海很近,考慮到前景的光線,能在日落後藍色時段拍攝應該是最美的,一個月大概只有1.2天有這個機會,今天7/16剛好有這個機會,外海又有颱風,看能不能把雲都吸走,晚點來去試試
最近剛好也想拍"月出",想拍月亮從海裡冒出來或是離海很近,考慮到前景的光線,能在日落後藍色時段拍攝應該是最美的,一個月大概只有1.2天有這個機會,今天7/16剛好有這個機會,外海又有颱風,看能不能把雲都吸走,晚點來去試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