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購買前的二三事:
2018年開始轉用Sony A7系列開始,一直都有關注24-70標準變焦。一開始的24-70GM,有“抽獎”的問題再加上價格的原因,一直都沒有考慮入手。一直等候著,一個合適的鏡頭出現,直到後Tamron發飆出了28-75這顆網紅鏡頭之後,網路上一致的好評如潮,但我依然沒有入手。面對Sony24-70GM,Tamron 28-75,Sony24-105 F4的圍攻下,我卻一直使用著EF24-70II +轉接環的組合。
直到Sigma24-70 DG DN的發佈,發售價$1099,幾乎是24-70GM的一半。我知道這是適合自己在商業工作範疇的鏡頭,不久就預訂了,一直到1月中旬才拿到手。在這大概兩個月的使用感受,容我慢慢道來。
開箱和鏡頭簡介:
到貨的第一天就拿出去拍了,這裡的開箱是用G7X II 補拍的,請將就。


驗明正身

包裝內所有的文件



鏡頭重835g,82mm的口徑,87.8mm X 122.9mm的體積。這些都跟24-70GM相當,長度上略短,另附上和Iphone7 plus比較。


巨大的遮光罩。裝上遮光罩,這鏡頭的體積就會暴增,基本上比24-70GM要大不小。

最近對焦距離。廣角18cm,望遠端38cm。等同於附送你半個微距了,這對於日常拍攝的小物件、拍拍食物等是一個很不錯的加分項了。一開始擔心卡口尾部是漆面的材質會粘指紋,實際使用上並不會。

鏡身上附有的自訂按鈕,對於Sony機身來說,也是個加分項。

關於進灰問題,目前還沒有發現。不知道關不關產地的問題?還是所有的都是Made In Japan?
樣片:
說了這麼多,還是直接上片吧,有小姐姐,還有一場小婚禮,邊看邊聊。


這次拍攝的是一位韓國小姐姐。基本是原片基礎上輕微加了點對比度,其他的是因為化妝師給力和小姐姐本身皮膚好,稍微去掉了小痘痘就好了。這裡可以看出Sigma這支24-70色彩還原上比較出色,對比以前使用過的Sigma 35 1.4,沒有太感覺到“適馬黃”。



這幾張,大約扭到50mm左右,拍攝的大頭照。你們可以想像一下鏡頭跟小姐姐的距離有多近了。


這幾張扭到70mm,並且開啟了AF-C+眼部對焦。在AF-C狀態下,跟GM鏡頭的對焦速度幾乎一樣快。而且,後面兩張有假花擋著的情況。原本相機追在小姐姐的右眼,我示意小姐姐擋一下右眼,然後依然可以迅速找到左眼來對焦,這一點跟原生鏡頭的速度基本是一致的。
之後,還特意帶著它拍攝了一場婚禮。因為是旅拍的原因,整場婚禮只帶了一台A73+Sigma24-70+85GM。並且因為它的遮光罩巨大,我把遮光罩丟盒子裡塵封了。



焦距大概在50-70MM左右,光圈在2.8-3.5不等,大家可以稍微看一下效果。

沒有遮光罩的逆光,基本是懟著拍了,感覺這抗逆光性,算是不錯了。試用過的鏡頭中,感覺抗逆光優秀的是Canon 35L II。



在有限的空間裡,變焦鏡頭往往可以在不能移動的狀況下,迅速完成大景和半身特寫。










這裡可以看出單機情況下,焦段靈活多變的好處。光圈大致保持在F2.8-3.5,大家可以自己看看焦外是否喜歡?都幫你們測試了哈。

35MM F4.5

24MM F3.5
如果對於微距功能要求不大的話,這支24-70的“半微距”功能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這場婚禮,我是沒有帶百微的。因為之前新人說沒需求拍攝戒指。這是在新娘換裝的情況下,幫他們拍攝的,出來的效果還是讓他們驚訝了一番。雖然自己感覺比不上其他的微距大片哈。




關於鏡頭的追焦速度和進度。這裡開動AF-C模式從左到右,從前到後都一一拍攝了,無論是速度還是進度都跟原生鏡頭幾乎一樣。這裡說的不是85GM這種對焦慢的鏡頭,而是可以跟16-35GM,55 1.8等媲美了。

24MM F13
再附上一張逆光,收光圈的。因為我不拍風光的,對於星芒,大家自己判斷哈。(我給拍風光的朋友看過,不是他置換的,只能說是可以接受。)
看到這裡,其實可以看到我帶著這個鏡頭去過雪地,也去過最後幾張的荒野。雪地裡摔過跟鬥,鏡頭的前端基本插進去雪裡;在荒野那邊,有風也有沙。最終,到目前為止暫時沒有發現進灰情況,這裡也不確實是不是個體差異?
說說自己主觀的優缺點:
優點:
1.性價比。同價位我想找不出競品了。Tamron28-75比它便宜,但少了24端,而且新的固件下,對焦被Sony限制了。對比Sony24-105,光圈有優勢(但如果是室內棚拍或者拍食物、靜物為主的,感覺可以優先考慮24-105)。對比24-70GM,價格優勢太大了,即使焦外略略有差距外。跟EF 24-70II轉接比?結論是可以直接買適馬。(24-70L II+轉接環也不便宜哈)
2.光圈。膚淺點就是2.8的光圈可以讓照片帶一點虛化。要知道拍妹紙的時候,有虛化和沒有虛幻就是手機和相機的區別哈。工作環境來說,F2.8可以可以應對暗光的環境。
3.作工。鏡身自帶自訂按鈕,外觀金屬手感,而且尾部漆面不帶指紋,好評。(Fuji Xpro3出來挨打!以後再寫它)
4.抗逆光性。即使裸奔無罩拍攝逆光照片,眩光、鬼影和紫邊的情況都很輕微。當然你硬是直對太陽拍,就另計啦。
5.附贈半微距功能,出門可以稍帶個100微了。尤其,當不嫌棄重量,帶去旅遊的時候,可以開啟很多拍攝內容,例如拍拍商店裡的小擺設、餐桌上精美的食物等。
缺點:
1.重量和體積。800多克的重量和82mm的口徑,相對A7系列瘦小的身子來說,還是顯得太壯了。
2.遮光罩可以設計的小一點嗎?
3.防塵性有待改進,畢竟網上很多買家反應了。
4.廣角端的畸變控制比不上原廠。
最後附上鏡頭套在A7RIII的效果圖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