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相機的G.GM鏡頭,還有其他種類鏡頭有什麼差異?

Sony相機的G.GM鏡頭,還有其他種類鏡頭有什麼差異?
等級高低怎麼分?
求詳細解答!!
鏡頭喜好和拍出來顏色很主觀你要看你的功用和需求使用場合,你喜歡評分的話DxOMark去看有很多鏡頭評比
然後在同樣焦段 G Master是比 G 光圈大 價格差很多

通常畫質表現也是 G Master好

然後SONY 官方說法是

G Master與Zeiss,同樣都是整個系統內的高階鏡頭

G Master本身更著重解析度與散景表現,而Zeiss則著重解析度與對比
https://www.sony.com/electronics/g-master-lenses
說實話 單就拍照而言

沒原廠品牌信仰

沒高價位等於高品質

同規格的鏡頭 個人覺得大同小異

放100% 邊緣稅度 什麼的

一般人按下快門後 更在乎是照片內容是否滿意
Zeiss是和別人合作的高階鏡
不過Zeiss也自己出鏡頭了
G和GM是官方自己研發
G已經很銳利
GM再上升一些更追求散景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Xiang740 wrote:
Sony相機的G.GM鏡頭,還有其他種類鏡頭有什麼差異?
等級高低怎麼分?
求詳細解答!!


1.GM價錢最貴。
2.價錢區分等級。
3.一分錢一分貨。

其實最主要的在它的MTF曲線上的分野,可由MTF曲線的對比(%)平坦特性看出,GM在90%以上、G與Z在80%、一般在75%以下,尤其在邊緣上和二線性差異會更大。另有可連拍上的次數,約區分10FPS、15FPS、20FPS者,與支援錄影的特性。至於有些強調飽和與氛圍,則是飄渺虛無,因只要拍RAW就沒什麼差了、與人眼的觀感差異性大。

而在實務上,是否可以把MTF表現的很優,人為表現的綜合性最重要,如會產生搖晃或微震等,用最猛的鏡頭與相機,都是敗筆。

另散景與柔和度,取決在焦距、可近拍的距離與光圈的葉片數,如GM大都是給11葉片,因可以更圓,則自然的柔和度會更佳。而在散景佳之外又要景深好、立體性佳,就選焦距與最近拍攝距離都大者。一般的大光圈,只是能拍得更亮的玩味,然相機的高ISO好就能補足不少了。
差別在你的承受程度,但我必須說,索蔡藍標,跟蔡司藍標價錢上是天差地遠。

也有一說是黑標G有些產品是繼承美能達的遺產在移植過來。(雖然STF跑到gm去了,哈)

至於橘標G就是索索自己全新開的產線。

自己用起來的感覺是,索蔡藍標是有點菜頭味在,但是還是差原廠菜頭一些,原廠的發色比較濃。

至於黑G它顏色頗立體的,橘色G就很不一樣,顏色較清新淡雅,散景滑順。
Xiang740 wrote:
等級高低怎麼分?


原廠都用價錢幫你分好了
AbdA wrote:
另散景與柔和度,取決在焦距、可近拍的距離與光圈的葉片數

散景质量主要看的是球差校正
GM用XA非球面镜片来做到这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