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昨日(6/11)發表新研發的「裏面照射型CMOS感光元件」,由於將傳統感光元件基板表面受光面的配線異動了位置,改放到基板的後方,如此一來,原本受到限制的入射光,將可以有效地入射。

此種改由裏面照射型的CMOS感光元件,相對於過去的表面照射型CMOS感光元件,將可以達成高感度以及低雜訊的優勢。Sony表示,此一研究成果,將會做為下一個世代的DC、DV之用。

新的「裏面照射型CMOS感光元件」像素單元尺寸為1.75um(對角)、有效像素為500萬像素、可以60張/秒刷新。

跟舊型的感光元件相比較,將可以達成感度+6dB、雜訊-2dB的高SN比。同時,F値的依存性(F2.0/F5.6)可以+1.5dB ,絕對感度(F5.6)+4.5dB。

----------------------------------------------------------------------
剛開發出來的
相信之後就會用到自家DSLR身上囉
SONY在電子方面的研發能力真的是不錯
文章關鍵字
他牌的用戶常講的,Sony只是電子大廠,不會做相機。

卻忘了DSLR本身就是電子產品。

光學與電子,兩者缺一不可。

當光學進步遇到瓶頸,接下來就看機身的發展了,

希望Sony,別讓大家失望。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這真是一件好消息,
希望能盡快用到新一代的dslr相機上,
真是期待!
可以用在dslr 是很棒,
不過我有個問題,這樣測光不就不準了
我的攝影與女兒一起成長 外拍 http://wretch.cc/album/wildtype 女兒相本 http://photo.xuite.net/sco
wildtype wrote:
不過我有個問題,這樣測光不就不準了...(恕刪)

這應該是機身程式處理的部份,對使用者沒有差別的,不需擔心。

正確的作法我不知道,我隨便亂比喻一下,
例如您介面上設定ISO 200,
而因為感光度增為2倍,相機只需提供ISO 100的電壓,
即達成ISO 200的感光效果,這樣ISO的雜訊就成功的降低了。

當然以上說法純自身亂猜,但這種事留給Sony的工程師去煩惱即可 ^^"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yenps wrote:
他牌的用戶常講的,S...(恕刪)


收購Konica Minolta之後,加上與ZEISS的關係,光學技術應該提升不少
而且SONY在DV市場併了好十幾年了,電子技術不是問題

現在只差時間

花時間去推廣Alpha品牌
花時間去設計和推出鏡頭
花時間去研究CCD和處理器
花時間去併市場佔有率
wildtype wrote:
可以用在dslr 是...(恕刪)

測光是用額外的metering sensor, 不是用主感光元件在測光的 (當然dc跟dslr是不一樣的)

所以不會有問題

======================
另外這應該是for手機 or DV的cmos image sensor
for DC的話還要做更大一倍才能容納主流級像素
你們都是再哪些發現這些一手消息滴?
真是消息敏銳
可以分享一下嗎?
View Wonderfuls In Tiny Life With Minolta Dynax 7 and Films
dcview就有了
ff大戰趕快開打吧
Wiiroro wrote:
Sony昨日(6/11)發表新研發的「裏面照射型CMOS感光元件」,由於將傳統感光元件基板表面受光面的配線異動了位置,改放到基板的後方,如此一來,原本受到限制的入射光,將可以有效地入射。

...(恕刪)


従来比約2倍(*1)の感度および低ノイズで高画質を実現した、裏面照射型CMOSイメージセンサー 新開発

類似這種製程、佈局「LAYOUT」方式已經應用一段時間;
例如在「穿透式TFT-LCD」為了增加單一PIXEL的「透光面積」或稱「開口率」,也修改配線方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