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 A7C 橫空出世可是擄獲不少死忠索粉的青睞,接近 A6500 的緊湊體積卻承襲了 A7M3 的多數規格,作為備機甚至是主力機也沒問題,另外 A7C 也是許多影片創作者的最愛,因為它上穩定器的重量相對比較輕巧,因此當 A7M4 推出後想必大家都在期待兩年後的 A7C II吧?!而就在今天不僅 A7C II 如期而至準時報到,至少在吉姆自己的預料之內,因為它距離 A7M4 發表正好也是兩年。「A7C II / A7CR」均採用新世代選單與操作界面,支援全選單的觸控操作以及風格外觀色調,當然 S-Cintone 也是直接內建,ZV-E1 的自動取景功能也下放到雙機身上。

不過我想最讓大家感到驚喜的絕對就屬「A7CR」的出現,因為它承襲了 A7R5 幾近 90% 的 DNA,重量僅有 A7R5 的 71% 體積方面僅有 A7R5 的 53%,包括 61MP 可變解析度感光元件,提供各種大小 RAW(L/M/S)的選項,能讓用戶依當下用途來選擇不同的 RAW 尺寸,在 APS-C 模式下還有 26MP 的畫素可用;內建 5 軸 7 級防手震,對焦系統也與 A7R5 同級支援人類、動物/鳥類、動物、鳥類、昆蟲、汽車/火車、飛機,對焦點數量多達 693 點,追焦連拍雖然只有 8fps 不過對一般玩家來說應該夠用了。
錄影方面 A7CR 的 4K 60p 支援到「全像素讀取 + 相素合併」,不過跟 A7R5 同樣有 1.2x Crop 的限制,4K 30p「XAVC S-I」時則支援 6.2K 超取樣(Super 35mm),至於 8K 就別想了啦XD;而 A7C II 的錄影規格則與 A7M4 持平,維持 4K 30p 4:2:2 10-bit 與 4K 60p 4:2:2 10-bit(Super 35mm)的規格。
- A7CR標配握把
- 機頂
- 左側
- 左側傳輸埠
- 右側
- 機背一覽
- 左側翻螢幕
- 搭配 50GM
A7CR 與 A7C II 均有銀色與黑色兩種選擇,不過讓我感到可惜的是定位及定價明顯較高的 A7CR 除了正面的型號可區別之外,沒有其它可一眼辨識的「亮點」;雙機維持 A7C 系列過去的輕巧與緊湊外型,當然多少還是會犧牲些許硬體規格,例如:EVF 與 LCD 的規格、單記憶卡槽、甚至是沒有實體對焦搖桿,不過這就是自己的取捨囉!

售價部分與目前 A7R5 與 A7M4 的定價來看,3~4 萬的價差肯定跑不了,但還是老話一句有錢當然是直上「A7CR」最乾脆,不僅僅因為它的高畫素同時它也取消了低通濾鏡,這更是畫質的保證!另外如果你是 FF / APS-C 雙修的話,搭配更輕巧 APS-C 鏡頭不僅能保有 26MP 的畫素大小同時更能提升 A7CR 的機動性。如果你完全沒有高畫素需求的話, A7C II 的 33MP 也絕對夠用,畢竟 A7M4 做為職業用途已是綽綽有餘,主要的考量我想還是在記憶卡槽的數量以及錄影時的散熱表現吧?!
- A7CR 美金$2,998 折台幣約$95,539
- A7C II 美金$2,198 折台幣約$70,046
看來屆時在台開賣也會有至少 2.5 萬以上的價差吧?!
▲A7CR 官方影片
▲A7C II 官方影片
/// 同場加映 Sony FE 16-35mm f/2.8 GM 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