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我們將時間拉回 2016 年 3 月,這正是 Sony 初代 G Master 大師鏡頭發表的日子,當時同步推出的包括 FE 24-70mm f/2.8 GM 與 FE 85mm f/1.4 GM,前者已於 2022 年 4 月推出二代鏡「Sony FE 24-70mm f/2.8 GM II」且從開賣到現在持續供不應求,長時間佔據 Sony 的熱銷榜單中。

就在昨晚 Sony 正式發表「FE 85mm f/1.4 GM II」,這顆中長焦段的大光圈人像鏡總算是後繼有人了,進化方向跟過去幾顆 GM 二代鏡類似,就是朝輕量化、小型化邁進,同時再精進畫質並升級對焦馬達,我想不僅是 Sony 其實各大品牌也是以此為目標去努力。
⏭Sony FE 85mm f/1.4 GM II 外觀與特色介紹

FE 85mm f/1.4 GM II 鏡頭的整體設計維持新世代風格,但說實在前後代的造型差異並不大,外觀主要差異還是在體積與重量方面,FE 85mm f/1.4 GM II 的體積相較於前代要少了 13%,重量則是減去了 20%,FE 85mm f/1.4 GM II 體積為 84.7 x 107.3(mm),重量來到 642 公克,減重 178 公克對手持拍攝來說想必是很有感的。
- 左85GM2|右85GM
- 左側
- 右側
這回評測也同步跟 Sony 借到了一代鏡進行外觀、操作及光學方面的較量,雖然 Sony FE 85mm f/1.4 GM 推出已長達八年之久,但造型還挺具現代感的,沒仔細觀察的話還真不容易辨別出前後代,主要差異在「對焦鎖定按鈕」的數量從單顆增為兩顆、光圈鎖定鍵的加入,最後還有光圈環的位置也做了異動。
- ALC-SH180
- 消光內緣
FE 85mm f/1.4 GM II 遮光罩也經過重新設計,型號為「ALC-SH180」且無法與前代共用,遮光罩維持「筒狀」造型,過去一代鏡的遮光罩內緣貼有絨布,但會隨著時間而劣化甚至掉毛,因此二代鏡的遮光罩內緣改以消光表面來處理。
- 光學結構
- 11枚光圈葉片
FE 85mm f/1.4 GM II 維持 77mm 口徑,前玉配備氟鍍膜來避免水珠及油污的附著,且擁有防塵防滴的鏡身結構,光學結構從前代的 8 群 11 枚,增加為 11 群 14 枚,共計 4 枚特殊鏡片,包括 2 枚 XA 極限非球面鏡片與 2 枚 ED 超低色散鏡片,其中 XA 極限非球面鏡片也是前代所沒有的規格,鍍膜方面則升級為二代奈米鍍膜來抑制耀光現象,但吉姆實測後結果卻讓我有些意外,各位接著看下去就知曉。雙鏡的最近對焦距離同為 85 公分,最佳放大倍率也是 0.11x(AF)/ 0.12x(MF),很可惜二代鏡在這方面並沒有進步。
- 對焦鎖定按鈕/對焦模式鍵
- 光圈鎖定鍵
- CLICK開關
FE 85mm f/1.4 GM II「對焦鎖定按鈕」的數量從單顆增為兩顆,方便在垂直構圖時也能倚賴左手大拇指來操作這顆按鍵,一代鏡在垂直構圖時按鍵會跑到 12 點鐘的位置,操作時就比較不順手。二代鏡加入「光圈鎖定鍵」,目的就是避免誤觸的情況發生,這讓用戶可以將檔位固定在「A」僅由機身控制光圈,或是在 f/1.4~f/16 之間游移。透過「Click 開關」可切換成「無段光圈」,好處就是在錄影過程中光線及景深的變化會更為自然,當然這在上一代就已經是 GM 鏡頭的標配了,而目前也有不少 G 鏡將光圈環與「Click 開關」列為標配唷!
- 日本製造
- 金屬鏡尾
吉姆在撰稿時才發現的亮點,那就是 FE 85mm f/1.4 GM II 的產地居然是「日本製造」,別說是 G 鏡了,吉姆早已忘了多久沒見到日製的 GM 鏡頭了,近期測過的 GM 二代鏡包括 FE 70-200mm f/2.8 GM、FE 24-70mm f/2.8 GM II、FE 16-35mm f/2.8 GM II 都是泰國製,終於有一顆日製的 GM 鏡頭啦!
- 麻豆手持
- 吉姆手持
這樣一機一鏡的組合,加起來的重量約 1365 公克,減重 178 公克讓單手操作的負擔少了許多;今天出門如果只有帶一顆 85mm 卻嫌望遠不夠用的話,建議可以切到 APS-C 模式讓等效焦距來到 127.5mm,同時還有 26MP 的畫素可使用,這也是擁有 61MP 高畫素 A7R5 才有的優勢。
⏭ 對焦速度實測|85GM新舊對決
對焦馬達絕對是 FE 85mm f/1.4 GM II 最大的升級項目之一,從前代的「環形驅動 SSM」進化成「XD 線性馬達」而且還用上了兩顆,雖然這兩種對焦馬達都具備內對焦、線性響應手動對焦、也支援呼吸效應補償,但對焦速度卻是截然不同的等級,官方表示連續追焦能力是前代的 7 倍,從以下測試便可以看出 FE 85mm f/1.4 GM II 的優勢所在。▲85GM2 對焦速度 | ▲85GM 對焦速度 |
⏭ 呼吸效應實測|85GM新舊對決
雙鏡在開啟機身的呼吸效應補償之前,呼吸效應的程度都是顯而易見的,建議直接參考雙鏡在呼吸補償「開」之後的表現,當光圈縮到 f/16 時,雙鏡幾乎都看不出呼吸效應的存在。▲85GM2 呼吸補償:關 | ▲85GM 呼吸補償:關 |
▲85GM2 呼吸補償:開 | ▲85GM 呼吸補償:開 |
⏭ 人像實拍|85GM新舊對決
以下是雙鏡在同場景、機身採同樣設定下 f/1.4 的人像表現,皆提供原始大圖,有興趣可以放大檢視細節,或許是一代鏡的光學就現就已經夠出色,像是以下這樣實拍的比較並不容易分出高下,唯獨一代鏡的色散情況嚴重了些,其它部分表現都算挺接近的。- 85GM2|A
- B
- C
- D
- E
- 85GM|A
- B
- C
- D
- E
⏭ 焦外散景比較|85GM新舊對決
高解像力與柔美散景本來就是雙面刃,透過同場景、同樣拍攝參數、對焦在無限遠條件下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二代鏡的焦外散景,「洋蔥圈紋理」的確比一代鏡要明顯一些,但畢竟二代鏡的解像力就是比較突出,這也是非戰之罪,但除非 100% 去檢視散景的細節,否則對成像品質幾乎不會構成影響。- 85GM2 Crop|ISO100 f/1.4 1/40s
- 85GM Crop|85mm ISO100 f/1.4 1/40s
- 85GM2 原圖|85mm ISO100 f/1.4 1/40s
- 85GM 原圖|85mm ISO100 f/1.4 1/40s
⏭ 畫質測試|85GM新舊對決
FE 85mm f/1.4 GM II 用上了 2 枚 XA 極限非球面鏡片與 2 枚 ED 超低色散鏡片,以下先來看看雙鏡在影像中央的比較,f/1.4 開放光圈的銳利度可說是平分秋色,不過一代鏡存在明顯的色散,二代鏡的工作光圈落在 f/1.4~f/11,一代鏡的工作光圈約在 f/1.4~f/8,f/11 算是堪用值。接著影像邊緣的畫質才是二代鏡的強項,首先 f/1.4 開放光圈時的差異就相當顯著,二代鏡這時是妥妥的工作光圈,不過一代鏡這裡色散情況較為嚴重導致畫質偏軟,雖然縮到 f/2 就有明顯的改善,但還是不如二代鏡那樣可靠。二代鏡的工作光圈同樣落在 f/1.4~f/11,至於一代鏡則是在 f/2~f8 之間。
- GM2中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GM中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GM2邊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GM邊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色散測試|85GM新舊對決
色散抑制能力絕對是 FE 85mm f/1.4 GM II 的重中之重,沒想到在 2 枚 XA 極限非球面鏡片與 2 枚 ED 超低色散鏡片的加持下,前後代在面對高反差畫面時的色散抑制表現居然差異如此之巨大;首先來檢視影像中央的部分,二代鏡從 f/1.4 開始就不受色散的困擾,直到 f/16 皆是如此,而一代鏡不僅 f/1.4 的紫邊嚴重,直到 f/4 才有大幅的收斂,f/5.6 開始才可以無視紫邊的存在。再來檢視影像邊緣的部分,二代鏡在 f/1.4~f/4 之間有極輕微的橫向色差,輕微到若不是 100% 放大檢視根本不容易察覺到,至於一代鏡在 f/1.4 的橫向色差同樣慘烈,好在當光圈縮到 f/4 以後同樣有大幅的改善。
- GM2中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GM中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GM2邊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GM邊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抗耀光測試|85GM新舊對決
有認真看文的同學,想必有發現吉姆已在前文埋下了伏筆,雖然二代鏡頭搭載的是二代奈米鍍膜技術,不過在面對強烈的點光源時,光斑、鬼影這類的耀光現象卻比一代鏡頭要來的明顯,或許你會覺得這是巧合,但我前前後後找個五個場景來比較,拍攝順序也調換過...結果都是一樣。以下提供兩組範例給各位參考,直接看 f/16 的表現就能見真章。- A/GM2|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A/GM|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B/GM2|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B/GM|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星芒測試|FE 85mm f/1.4 GM II
FE 85mm f/1.4 GM II 光圈由 11 枚光圈葉片組成,從下面的範例可以看到從 f/5.6 開始就可看到逐漸顯性發展的星芒,因此能得到 22 道的放射狀星芒,其星芒樣式較接近海膽的造型不僅密集且數量多。- 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Sony FE 85mm f/1.4 GM II 使用心得與結語

Sony 帶來的 FE 85mm f/1.4 GM II 依舊保有大師鏡頭的傳統,滿足專業攝影人士所追求的「高解像力 x 優美散景」,而「GM 二世代」不外乎朝更高的解像力、更輕更小的鏡身去努力,畢竟各家也都朝這方向邁進,願意帶出門消費者才有購買的慾望,而 FE 85mm f/1.4 GM II 減重 178 公克也確實有感。
首先就畫質方面來聊聊,FE 85mm f/1.4 GM II 不僅有 2 枚 ED 超低色散鏡片的加持,這次在 XA 極限非球面鏡片的協防之下,f/1.4 開放光圈的色散抑制表現極為優秀,不論是影像中央或邊緣都可視為工作光圈,以往 f/1.4 大光圈鏡頭面對逆光最容易出現的紫邊完全一掃而空,這也是讓影像更為紮實的手段。

畢竟一代鏡已經八年前的產品,當年的「環形驅動 SSM」與新世代的「XD 線性馬達」,在對焦反應與速度上自然無法相提並論,如果你常常用「AFC + 目標辨識 + 連拍」這組合拍攝的話,那麼升級至 FE 85mm f/1.4 GM II 想必會相當有感,因為這就是物理差距無法用技術去克服,而且二代鏡的驅動馬達才支援 A9M3 的 120fps 連拍唷。
但透過實測也發現到二代鏡的抗耀光能力居然不如一代,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即便如此還是符合高階鏡應有的抗耀光水準;另外讓我有點小遺憾的是 FE 85mm f/1.4 GM II 的最佳放大倍率依舊維持在 0.12x,完全沒有進步...如果真有特寫需求的話就得善用機內的 APS-C 裁切功能囉!

隨著 FE 85mm f/1.4 GM II 的更新,2016-17 年間的 GM 鏡頭似乎也只剩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與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尚未改款了,是否會在年底前傳出好消息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補上建議售價:NT$56,980 元
|

ILCE-7RM5 85mm ISO125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8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200 f/1.4 1/1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5.6 1/500s

ILCE-7RM5 85mm ISO16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5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5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4.5 1/32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250s

ILCE-7RM5 85mm ISO125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50 f/1.4 1/64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64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5.0 1/125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5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6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5.6 1/1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50 f/1.4 1/4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5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4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5.0 1/1250s

ILCE-7RM5 85mm ISO20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5.6 1/8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5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20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5.0 1/4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5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32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800s

ILCE-7RM5 85mm ISO20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4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6.3 1/16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8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3.5 1/4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4000s

ILCE-7RM5 85mm ISO20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3200s
ㄟ阿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4000s

ILCE-7RM5 85mm ISO200 f/1.6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4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640s

ILCE-7RM5 85mm ISO20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25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8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8000s

ILCE-7RM5 85mm ISO16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16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4.0 1/500s

ILCE-7RM5 85mm ISO250 f/1.4 1/25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2.2 1/2000s

ILCE-7RM5 85mm ISO100 f/1.4 1/8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