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手上的標準鏡頭使用到一程度後,開始覺得等效的24~27mm焦段在室內空間還是不太夠用,比如在這次TAA音響展上,某些狹窄的房間內還是需要等效16mm左右更廣的焦段將落地喇叭與擴大機一鏡收入。(對就是說SEL18135跟SEL16f28餅乾鏡......)
以下是用POCO X4GT的12~14mm超廣角拍攝的,整個人貼到牆上才把整組音響入鏡,當時回家後就開始搜尋電商型錄了😂,我要讓6700配個超廣角定焦啊!

像這組搭配美美的白色黑膠的Aria3落地喇叭組合就只能對著她單拍(還得直立拍攝),沒辦法整套收入畫面真的很可惜😢。(雖然用手機是可以解決,但色彩跟銳度就弱了點)
以下就是當時用SONY 18135的18mm(27)與33mm(49)焦段拍攝。
- Initial黑膠唱盤(18mm)

- Aria3落地(33mm)

加上有些場合會出現飄雨的狀況,鏡頭也需要「weather sealing」,所以就開始了升級超廣角鏡頭的計畫❤️。預算關係,到底有沒有不是G鏡,但也有防水防塵的超廣角鏡呢?這就是我做功課的重點。😊

這次「SEL11F18」的開箱都是以「SONY A6700+SEL16F28」拍攝😊。
█ 開箱與工藝
由於6700是APS-C相機,E鏡頭的焦段要乘以1.5倍才是等效焦段,所以如果想要拍攝時用到16mm左右的超廣角焦段,就必須選大約10~12mm的超廣角鏡頭喔!以「SONY」原廠首選的話,加上價格想要落在1萬多左右,那就是「SEL11F18」這組標準鏡啦!雖然不是G或GM鏡頭,但是SONY很夠意思的添加了「WEATHER SEALING」的設計,鏡身也有配備「定焦」快捷按鈕,加上超廣的11mm焦段(等效16.5mm)真的就是我的理想標的了啊!

由於上次沒有拍完整遠百信義SONY直營店的「歐風樂園模型」,這次就打電話直接跟店家訂了「SEL11F18」(幸好有最後一組),到場直接買下裝到6700上,就先來拍個贈品全家福!當時剛好有活動,送鬼滅公仔跟優格杯一組,真的很開心!
- SONY 迎夏禮

- 贈品們

另外也試拍了一下樂高展示區,你看看「SEL11F18」可以把距離拉這麼遠,音響展房間再小也不怕啦哈哈哈😂買這付鏡頭就是要用來在室內跟亮度不夠的場合啊,加上她的最近拍攝距離超短(6~9公分),靠近拍產品也非常方便!(E16f28餅乾鏡還是遠了一點,我都要上近攝鏡+4才能有手機拍攝的方便性)

▓ SEL11F18開箱
作為第一隻工作用的超廣角E鏡,當然是要完整包裝帶回家開箱❤️。不是G鏡卻已具備G鏡的週邊功能:防水防塵、線性馬達、自動手動對焦切換、定焦按鈕可客製,加上小惡魔的獎金禮券支援,萬元內入手「SEL11F18」真的很開心。

來看一下包裝其他面特寫😊
- 側面

- 側面

- 背面

- 底面

掀蓋式設計也很標準,先打開紙扣,就可以掀開頂蓋了。

說明書還有紙板「隔間」,另一邊才是鏡頭與泡泡紙。在說明書數位化的時代,我想未來SONY還會再減少這類認證或者說明的紙張。

俯視一下取出的E11鏡頭,可以看到遮光罩也變得較短(對比E16餅乾鏡)。

側面看去可以發現E11配置了「AF\MF」與「定焦客製按鈕」,在遮光罩之下還有對焦環,手感非常柔順,比餅乾鏡還要軟一點真的很棒。

接下來看看各角度特寫❤️。
- 側面(E1.8/11)

- 頂部(遮光+保護蓋)

- 底部(後玉保護蓋)

由於E11鏡頭直徑與「E18135」一樣都是55mm,所以就先把保護鏡拆過來用,新的保護鏡還在路上,等到了在換裝。可以看到鏡頭邊標示最近拍攝距離是0.15m,也就是15公分,扣掉鏡頭到感光區的距離,大概9公分左右就可以拍攝真的很方便!(手動對焦的話可以再縮3公分!)

拆掉遮光照後的模樣。

後玉的鏡頭,內環還有電子接點。

當時入手就先裝在6700上服役了❤️。

掛在胸前鏡頭長度也不會太顯眼,遮光罩反裝也不會卡到,的確比餅乾鏡妥適。

▓ 活動贈品-鬼滅之刃炭治郎
萬代的劇場版公仔,所有關節可動,可替換,包裝內附配件與手腕等活動零件,就贈品而言很有誠意啊!正面

側面

背面有內裝說明,光是這張彩色示意照就是我輩微距拍攝的範本😁

另一側,可以看到開口就在這邊。

底部有標示產品資訊與代理資訊;當然12歲以下小朋友要注意別讓她們拿來吞食了。

開啟盒裝時,可以看到內頁還有「日輪刀」配件的換裝說明,真的做很細。

內裝取出後的特寫,可以看到所有的本體部位與配件,請注意耳環也可以拆下來喔!

- 本體

- 完全體

- 背面

採用+4近攝鏡拍攝全貌,這是用E16F28,兩倍數位變焦(等效48mm)。

換成日輪刀出鞘!一樣是E16F28+4近攝鏡,數位變焦x2。未來的分享文都會有他的蹤影喔!

▓ 迎夏禮-SONY優格杯
目前增肌減脂的常用健康代餐就是「優格+燕麥+豆漿」的隔夜冰飲,當早餐用真的非常好吃!送這組優格杯真是太得我心了!
側面

另一側則附上用法說明,掛上SONY品牌的贈品還是很注重細節的。

取出後就是組合好的完成品,有上方的優格碗,內裝的玻璃杯,還附掛長柄湯匙。

長柄湯匙。

頂部特寫,PP蓋也可以當作優格碗,乘一小碗給長輩吃,方便又快速。

配件全家福,可以看到優格碗與PP蓋都是旋開的,可以防止外漏。

█ SEL11F18隨拍
開箱完畢,接著跟大家分享使用E11鏡頭的成果,這組超廣角鏡頭搭配A6700本身的清晰數位變焦,可以支援16.5~24.75~33mm等效焦段的拍攝,大約相當於手機的超廣角與其主鏡頭1x~1.4x變焦,使用起來會覺得很接近手機在室內拍攝的感覺!由於是初期拍攝分享,所以還沒有人像部份敬請見諒😁。另外為了易讀性,下文還是會以16mm、24mm以及33mm等效來說E11鏡頭搭配數位變焦後的焦段。
▓ 遠百信義店
店內的採光不錯,所以光圈都鎖定在F3.5,以光圈優先來拍攝。首先來補拍一下SONY RX1R3的展示照,使用33mm等效變焦段(2x數位),F3.5\ISO100\1/30

樂園模型展示側全景(從ZV1F開始),可以看到另一端的山坡摩天輪,使用16mm等效焦段,F3.5\ISO125\1/30

SONY ZV1M2,微單眼的卡片機,去年也有略為體驗,手感也很輕巧,不過後來選可以換鏡頭的產品,使用24mm等效變焦段(1.4x數位),F3.5\ISO100\1/40

中段樂園廣場一景,採用等效33mm焦段(2x數位)拉近拍攝,F3.5\ISO100\1/30。

熱鬧的旋轉木馬與樂園廣場,以33mm等效焦段(數位2x)拍攝,F3.5\ISO100\1/40。

靠近拍旋轉木馬,一樣是以33等效焦段(2x數位)拍攝,各位可以點開看更多細節,F3.5\ISO100\1/30。

高坡上的摩天輪,以33mm等效焦段(2x數位)拉近拍攝,點開來看可以發現對焦沒有很準,當時好像忘記調整手動防抖😊。F3.5\ISO100\1/40

摩天輪裡還有乘客喔!有的人直接站著真是大膽啊😂,這一樣是以33mm等效(2x數位)來拍攝,F4\ISO100\1/60。

最後以摩天輪為基準往前拍,作為補拍的結束。點開大圖可以看到摩天輪底部,拜超廣角之賜,我可以不用站太遠就把全景近收眼底。F4\ISO320\1/30。

▓ 遠百美食街
採購完剛好到同一棟的美食街吃吃隨拍,也是很有趣味。畢竟遠百信義的美食街也是有名的老街風格,這次剛好用新鏡頭一償宿願。
從盡頭往入口拍,E11收錄的光線真是美啊。

來春水堂吃個晚飯,先來杯冰紅茶安安神,刻意把光圈調大到F2.2,看看背景虛化效果。F2.2\ISO100\1/30。

近拍食物時調到F4,ISO1000\1/160。數位變焦就1.4x到1.7x。不得不說E11真的比E16餅乾鏡好拍太多,近拍真是E11的強項之一啊!
- 麻婆豆腐

- 排骨飯

老街風格走廊,通往廁所的路上遠百也沒錯過佈置一番。這邊直接用16mm等效拍攝,把兩邊的視野一網打盡❤️。F4\ISO 4000\1/160s。

▓ 夜拍 GOOGLE PIXEL新機發表
吃完晚飯當然要下樓來信義微風逛逛,散散步隨拍啦!這時華燈初上,正是驗證E11大光圈的好時刻。由於是拍景色,沒有要拍星芒,所以曝光維持0ev,光圈還是在F2~F5.6之間。首先用16mm等效拍攝排隊人群,還是鎖定F4,看得出來展示屋內的光景相當清楚。F4\ISO2000\1/160s。

稍微靠近隊伍拍攝,2x數位等效33mm,光源更多,光圈調整為F3.2\ISO 1600\1/160s。這一段用F4,ISO就會隨之提高一點,這一段用ISO AUTO沒有問題。

再靠近隊伍一點,直接可以拍到展示間背後的畫板,採用等效33mm(2x數位),F2.2\ISO 1600\1/160s。事後看來,有留raw檔的話,把曝光稍微減個兩段(-0.67ev),或許光源附近的霧面會好很多。

▓ 夜拍 信義微風街區
在這裡用AUTO檔拍攝,F2\ISO1600\1/160s,這裡用的是16mm等效焦段。
同樣參數下的行人一景。

F2\ISO6400\1/160s,這張用1.3x數位變焦大約22mm等效,為了空出前方轉彎的道路。為了拍到所有細部,相機把ISO開到6400,點原圖來看噪點已經盡量的縮減了😊。

這是另一處使用16mm等效直拍的街景,E11的夜景光線飽和度處理得還不錯。F2\ISO2500\160s

當時還把餅乾鏡換上來也拍一組,以下是初步的比對,其實雙方對色彩的掌握度都差不多。未來一般時刻拿餅乾鏡街拍也是不錯的,就是有些空間需要站遠一點。

夢時代廣場的夜色有RGB炫彩加持,街景更繽紛啊。等效16mm拍攝,F3.5\ISO1000\1/30s。

更近一步拍攝入口特寫,等效24mm(2x數位),F3.5\ISO400\1/30s。

最後夜色已深,就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家啦~
█ 結語
由於手機攝影盛行,使用方便成像也不差,很多用戶如我也漸漸習慣廣角拍攝,或近拍,或遠拍,總習慣自己移動手機來取得自己想要的畫面(通常數位變焦我也頂多用到3x,再上去畫質不佳等於沒用)如果在短距離想要取得全景,就切到超廣角(0.5或0.6x)來拍攝,長此以往,自然拿到單眼相機時會有適應問題。因為以上的動作都需要選對鏡頭,或變焦鏡,或定焦鏡,甚至要考慮最佳焦段與最近拍攝距離的影響。
以上使用POCO X4GT拍攝。
所以初次進入單眼相機的領域,我就先鎖定自己工作常用的拍攝用途,如果是旅遊vlog居多,那範圍廣一點的標準變焦鏡就很適合。但如果近攝的用途多,那具備超廣角、最短拍攝距離愈小愈好!
當然這個年頭自己出門遊玩總會帶顆旅遊鏡隨拍,加上工作用鏡,至少有個兩三顆鏡頭待命是常有的事,所以我最後考量預算問題,在超廣角鏡頭上就選擇了「SEL11F18」這顆具有大光圈、防水防塵、可自訂按鍵,又具有自動對焦支援的標準鏡。

而且,這隻鏡頭的最短拍攝距離可以縮到9公分(物體到鏡頭),如果用手動對焦可以再縮到6公分,對於喜歡拍美食、或者拍公仔等桌面靜物的人來講,「SEL11F18」真是最貼近手機拍攝感的鏡頭啦!

不是G鏡的價格,卻擁有逼近G鏡的週邊規格,使用E卡口的相機個人覺得「SEL11F18」真是SONY超廣角鏡頭中最超值的選擇了!
🥰更多影音、3C、居家生活都在「盲狙先生傳」粉絲團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