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同步發佈於本人部落格
以鵝傳訛



這顆鏡頭已經到筆者這報到大約二個月
從拿到的第一日起
就對它愛不釋手

一直到今天 才有機會好好的幫它寫個介紹文

對SONY ALPHA系統的用戶
一直以來都缺乏一支入門大光圈
近二十年鏡齡的KM F1.7也被炒到天上去了

其實SONY不單單缺乏入門大光圈
也鮮少有如C家小小白等好鏡(當然爾 70-210 F4也被炒到天上去 甚至還不易尋得)

小小抱怨結束

回歸正題

PENTACON是德國相機品牌
其中部分鏡頭是由東蔡代工(CARL ZEISS JENA)
這就是其中一支(鏡齡超過三十歲)

成象方面有著蔡司獨特的暖味
無論是人像或景物都有一定水準的表現
雖老鏡的問題是在抗耀光及解析度之不足
但完全不影響筆者對這鏡頭的喜好


筆者這顆鏡頭是配上無晶片的M42轉接環
但仍有測光功能
只是少了合焦標示
及防手震功能

實拍方面
老鏡比較好掌握的
大概就是景物及靜態物品

對於A350不足0.7放大倍率的觀景窗
這顆鏡頭要對動態物品對焦 是有些吃力的
尤更甚者大概就是初入此鏡
甚至連靜態物品都無法準確對焦

就此 筆者也研究出兩套方法

1.
在準焦處附近範圍 按下快門
以原本按下快門的座標為0者
則另迅速在-1及+1皆按拍

優點:亂槍打鳥一定會中
缺點:捕捉動態畫面之一瞬間失誤率高

2.
將出檔設定改為JPG出檔
以LCD對焦 再輔以數位增距(數位變焦) 以貼近主體對焦
也可以增加對焦準確度

優點:對焦準確度高
缺點:無法出肉檔


當然另外的方法 也可以購入晶片轉接環 但比較不經濟 筆者在此就不多做介紹

我想到這裡
大家一定會想到東蔡三寶(Sonnar 135/3.5,Pancolar 50/1.8,Flektogon 35/2.4)
其中之一的Pancolar 50/1.8與筆者手中這顆鏡頭有何差別?
其實這問題 筆者也回答不出來 還待專業玩家代為回答


最後 附上點實拍照

寵物



人像(加外閃跳燈)



夜景



花-晴天正午(數位增倍7M畫素,JPG直出)


花-陰天下午(風格:鮮明,飽和+1)



花-夜晚(加內閃)


樹葉



逆光表現



景深表現(調整色溫)



物體(燈具)



物體(金屬)



物體帶景



昆蟲(裁圖)



昆蟲2

原寸裁切
文章關鍵字
老鏡也可以拍出這麼像樣的照片
只能說樓主的功力.....讚啦!!
補點圖

A350 @ 忠孝復興捷運站空橋處

窗外的天氣
看到這顆我很愛的老鏡,忍不住進來聊聊。

這顆和 CZJ 應該沒啥關係啦,因為它真正的名字是 Meyer Oreston。Meyer 也是有名的前東德光學大廠,只是名氣沒有開在耶拿鎮的那間那麼大而已。

比起早期的單層鍍膜 Oreston,除了些微的高光層次和色彩濃度差異外,主要是多層膜版本中央解析度較高,但邊緣解析度較差。不過上了 APS-C 的機身以後,剛好蓋住了缺點。

小弟用過的感想,覺得雖然大部分老鏡都適合陰天(例如非常有名的 CZJ 騙可樂),但這顆 50/1.8 卻應該在大晴天用。小弟發現它的對比偏低,但是有非常讚的高光寬容性。縮到 F5.6 ~ F8 左右,在晴天下拍大景,那個空間層次的立體感覺,會讓大大驚艷喔!
買一個M42>alpha的電子觸點接環吧
一來可以有合焦顯示,二來還可以啟動機身防震
那就不會浪費你的Pentacon呢~
airsama wrote:
看到這顆我很愛的老鏡...(恕刪)

這支鏡頭是我先入手 才開始研究的
當初買只是貪便宜(一千元)
沒錢買50/1.7 才轉而買這支
後來爬文多半都說czj代工
其實也不重要 一千元這種cp值已經飛上天了
就當他是美麗的誤會
反正用自己爽 也不會賣
henrywhs wrote:
買一個M42>...(恕刪)

有想過
但有個疑問一直沒辦法獲得解答

就是晶片是紀錄50/1.7的話
是不是只有50焦段能達到合焦和防手震?
PENTACON 1.8/50
隨拍櫻花

希望我能把這支鏡頭的性能都發揮出來









大大的 blog 不讓我留言 ... (淚目)

大大的櫻花拍的很不錯,老鏡頭就是要花時間去磨合,才能體會每一顆之間的特色。

什麼時候放些 CZJ sonnar 135 的毒啊,小弟在大大 blog 好像有瞄到這顆喔。
媽呀繪圖卡 wrote:
有想過但有個疑問一直...(恕刪)


理論上是這樣,因為防手震功能,在每個焦段的感光晶片位移程度都不同。而最大光圈設定,只會影響到曝光。

不是有賣那種內建 4 個焦段的轉接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