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ne wrote:
我很能體會樓主所說的...(恕刪)

片幅不一樣怎麼比?
http://www.fluidr.com/photos/allen1881/
已經過氣的東西
就讓他去吧
別在神話了 哈哈

小彭新城 wrote:
我相信這邊在講的立體感

不是您在說的那種可以利用光線或者構圖來創造的立體感...(恕刪)

沒錯,先看過正片在燈箱的效果再來評論立體感吧...
martin0215 wrote:
沒錯,先看過正片在燈...(恕刪)


用3D拍嗎?
我一直很那悶, 2D的東西, 那來的3D感?
還是陰影比較深, 顏色層次多就是有3D感?

JPG就8bit, 用底片掃瞄成JPG還是8bit.
更不用說螢幕是否能表現的出完整的顏色.
要看數位照片的好壞我想先有好螢幕吧.
martin0215 wrote:
沒錯,先看過正片在燈...(恕刪)


埃我還沒燈箱 光是135上夾的 拿鏡頭當loupe然後對著光源看
就嚇到了..
曝光是有點失敗 所以我可以回答
這不是利用光影做出來的立體感


sengir wrote:
已經過氣的東西

就...(恕刪)


真正數位攝影玩夠到班的
都知道底片跟數位各自的優勢在哪裡

您這樣講
我建議您就是小DC 或者可換鏡頭的DC玩玩就好
反正一般人拍照當然求方便囉
視野狹窄也是不會有啥問題的
不過
也蠻多人用小DC就拍的很漂亮了
那真的就很足夠了 不是嗎




iceoff wrote:
用3D拍嗎?
我一直很那悶, 2D的東西, 那來的3D感?
還是陰影比較深, 顏色層次多就是有3D感?

JPG就8bit, 用底片掃瞄成JPG還是8bit.
更不用說螢幕是否能表現的出完整的顏色.
要看數位照片的好壞我想先有好螢幕吧.


其實我也不知道正片的立體感是怎麼來的
但是有看過正片的都懂那種感覺
立體感+臨場感 彷彿景物就在眼前

kevin_chiu2003 wrote:
小弟一直有個疑問今天...(恕刪)


這話題就跟直出跟後製一樣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i'am Mr.w
我的400萬畫素C-755UZ老數位相機就可以在4X6相片上洗出比底片銳利許多的影像,何況負片是轉過二次的影像,論銳利與色階,底片很難贏......
但不知為何,看底片機所拍出來的相片與數位洗出來的就是有差,總覺得數位的影像假假的@@......
雖然,現在的沖洗也都是轉成數位檔再洗,唯一不同的就是輸入的原始媒介,這真的會造成這麼大的差異嗎?!


也許,大家所說的寬容度不足,可以視為相機廠的故意,故意保留細節,故意讓一般使用者覺得相機很好用,"什麼"都拍得出來......但反過來看,卻感覺影像平平,無立體感了.......
底片的感光粒子忠實的反映所感到的光線,暗就是暗,死白就是死白.....我相信,隨著科技進步ISO25600也可能純淨無雜點,數位的進步從來不會停滯,但無論如何,我們看到影像的時候,已經變了......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XTR-tang wrote:
其實我也不知道正片的...(恕刪)


如果是感覺在現場, 那用1080P的投影機. 配合畫質高的影片一樣感覺在現場但還是2D.
正片不是沒看過.
如果您要把那顏色反差大的表現說是立體感的話, 那就這樣吧.
PS: 正片比底片寬容度更差.

LensHuey wrote:
我的400萬畫素C-...(恕刪)


早期的像機, 對顏色的接受及處理沒有現在的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