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ore wrote:這是7元人民幣一捲的...(恕刪) 哈 ~ damore 兄太重鹹了 ~我看暗部斷階和紅色表現,以為是 RVP,沒想到錯很大120 是不是真有利潤市場我個人持保留態度,但仍是很佩服這種市場環境下,他們老總仍不放棄這條線希望真的是好產品&好價格,那小弟的底片魂又可以再次燃燒起來了shiang23 wrote:...(恕刪) shiang23 兄,7400 與 7600 的共同點應該是同為 LED 光源的模組,但二者最大的差異就是除塵
今天試了好久...=_=Colorneg的plug-in僅接受16bit的檔案,我的SF沒辦法輸出16bitHDR彩色的檔案...我的photoshop CS5一直看不見我的Colorneg plug-in...哀哀~明天再試試...SF的48bitHDR的程式要另外買啊?400多歐元...囧看來,要掃好底片,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_=
seanwu4220 wrote:硬體還差了紅外線掃瞄,這個少了可能除塵/刮痕效果會差很多... blues_chen wrote:shiang23 兄,7400 與 7600 的共同點應該是同為 LED 光源的模組,但二者最大的差異就是除塵 我是小弟、後輩啦。謝謝解答。另外想再進一步請教,關於硬體除塵這一點,很重要嗎?從前面看下來,發現前輩們很在乎這一點,我沒有自己擁有底掃過,不知道這一點在實際操作上,是否會造成問題或是困擾?
shiang23 wrote:硬體除塵這一點,很重要嗎?...(恕刪) 軟體除塵很容易把畫面中的細微線條當成刮痕,把細小白點當成粉塵,除完塵,細節大概也都糊了。除非時間多或是店家沖片夠乾淨夠細心不然沒有硬體除塵的機子處裡起來會多花幾倍的心力。
我受不了Plustek了!每次掃底片加修圖...快崩潰了!於100/4/4 購入Nikon Coolscan 5000 ED,掃瞄後拉一下曲線就很棒了!完全不用修刮痕+污點了~掃完一卷約80分鐘-90分鐘...讚!Plustek 7600i Ai 準備要出清了... =ˍ=
我在去年開始尋找底掃,真是痛苦的過程,還好這裏買新有一個月試用期,不滿意可以退短暫試用過的有Epson V500,Epson V700,Plustek 7600長期使用過Minolta Scan Elite 5400 I & II,Coolscan 4000 ED,Coolscan 8000 ED最後留下來的是8000 ED因為開始拍120如果預算可以,其實直接上Coolscan要不是Minolta不再維修,老實說我的最愛是Scan Elite 5400 II真是我用過最好的35mm的底掃,不論正負片,現在價錢還標過到1000美金上下它完全把Coolscan的解析度打扒在地上4000 ED也比Plustek 7600好很多,但如果是預算的話,7600倒是可以考慮至於Epson就算了,如果時間很多的話,那把解析調到6400或是更高的dpi再縮小還勉勉強強可接受8000 ED我覺得比4000 ED有優一些,其實硬體規格好像相似可是8000 ED在我用過的經驗比4000 ED來的優我個人認為Minolta退出這個市場真得非常可惜,它的Scan Multi Pro據說是最好的35和120的底掃可是在現在二手市場花1600上下美金買一台不再接受維修的底掃實在會太冒險我現在用8000 ED來掃35和120很滿意也建議花點錢用VueScan,很簡單省時易用,在Ubuntu x64完全沒問題,還可用到直到人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