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最近有沒有發現
nikon coolscan 5000ed
這款漲很大
前些日子在ebay看這些東西的二手成交價
都在$2500以上
品像好、 配件齊全的都有$2900以上的實力

nikon coolscan 9000ed就更不要說了。
ebay新品開價US $3,959.87(不含運和稅)

雖然在B&h上是有新品可買$2199
但永遠是Temporarily unavailable
Temporarily好像是寫心酸地

也許真的是玩底片的人變多了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


P.S. nikon coolscan在台灣不用想買公司貨了,國詳、榮泰現在都沒有代理了。
-------------------------------------------------------------------------
六月十五日新增等了好久的9000ed開箱
--------------------------------------------------------------------------
等了好久,今天我的9000ed終於到家了。
處理完手邊的事物,馬上把他領回來(我是經由代標公司下標的)
話不多說 。直接開吧
↓ 原出廠的外箱(日本原廠的外外箱,先寄到美國的店家)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從日本寄出的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哇!15.3Kg有夠重地,運回台灣再算一次運費,貴貴貴!!!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商家的出貨證明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從這裏可以看出ls-9000的包裝可以看出真的是兩層紙箱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內層的紙箱(還真的是原廠未開地!!)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先看看箱側,.......你可是花了我不少錢呀!!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開箱囉!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包裝的真是仔細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疑!有兩層。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原來第一層是"雜物層"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雜物→就是這些零配件啦!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重頭戲來了(很特殊的緩衝材包裝方法)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移開上層緩衝包裝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打開側邊護紙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就是他了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還真是原未開封地。
底掃,漲很大!(新增9000ed開箱)

好了,以上就開的這裏了,先讓我熟悉一下,有其它心得再上來分享。

P.S. 我想9000ed也累了,飛過兩次的太平洋+一個美國的距離(東岸到西岸)
利用端午節先k一下說明書,瞭解瞭解!!
平安、健康最重要
那是因為停產的原因,其他牌子其實也沒有漲啊!
ga8016 wrote:
那是因為停產的原因!


停產,可能只是其中一小部份。
5000ed停產了很久了,之前停產後也沒有漲那麼大。
(二手價,幸運的話$1000以下看的到。查01的舊文得知)

再說,收集scanner的人應比收集lens的人少很多很多吧!

所以我認為,停產應不是主要原因

ga8016 wrote:
其他牌子其實也沒有漲啊!


scanner這東西,應比較沒有品牌情節吧!

如果它牌可的c/p值較佳,沒理由不買它牌的說。

(看過5000ed和 v750之間的比較。掃出來的好像還是真的有差!)


真是搞不懂,nikon為什麼要停產那麼多的好東西.

國內的二手市場5000ed、9000ed價格不離譜,通常是被秒殺地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不知道各位最近有沒有...(恕刪)


阿光兄不是要拿來掃120底片?
那就只有9000ED可以考慮了


其實國內三不五時可以撿到便宜的Nikon底掃
除非急用
不然不一定要去ebay找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那就只有9000ED可以考慮了


perahia兄:

您說的沒錯。


前一陣子,真的是有上ebay標9000ed結果沒標到。
不過,還好沒標到,後來我算了算,加運費&關稅真的不划算。

而且,這東西二手的,又要擔心其它有的沒有的(老化、故障、配件不齊...)

國內又無新品可買。

最後,只能透過代標去日本買個全新的回來。
(目前還在日本,等座飛機回來)

另外,又再去B&H買了nikon fh-869G 片匣 和一些120底片。

P.S.我只是把一些這陣子我看到的情況說出來,不知之前的二手市場是不是相同?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真是搞不懂,nikon為什麼要停產那麼多的好東西.

數位的比較好賺


我也很想要一台可以掃120的底掃
不過看樣子應該只能找平台式的了...
我是Hiroyuki
爬山的阿光 wrote:
不知道各位最近有沒有...(恕刪)

B&H CoolScan 9000ED USD$2199的價格,依過往經驗,應該是買不到了!
因為等店家到貨上架時,就不會是這個價格,重標成USD$2999或是更高的價位,都不無可能..
之前CoolScan V ED 停產前只要USD$549,停產後價格翻到USD$750~900,還是有人買!
至於5000 ED停產前,只要USD$950上下,停產後價格翻倍,而且還一機難求,所以這類非平台式的底掃,
建議先搶先贏........
好像有多人重數位轉到底片機的,二手的底片機,漲價中
全友的F1也不錯丫...品質我也滿喜歡的...只是有夠大聲
目前Nikon就只有9000ED沒有宣布停產, 但在美國各個店家基本上是所有型號的Coolscan都買不到了. 也許是連9000ED也真的停產了, 或是Nikon要久久才會開工生產一批?

我想底掃並非品牌情結, 而是底掃的設計方式. 我用過Epson的平台掃描, 無論是多貴的, 感覺上掃出來就是比Nikon這種聚焦式的掃描機差了一些. 而聚焦式的機型只有Minolta和Nikon在生產而已, Minolta又比Nikon早收攤許多, 那當然只有Nikon一家可選了!

雖然會買底掃的人都算是在玩攝影當中屬於較少數的人, 但是我感覺在美國底掃的需求比台灣更大. 台灣提供底掃服務的店家太多了, 要便宜的也有, 要高品質的也有, 不管如何, 總比在家裡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自己來掃方便太多了! 但美國要請店家底掃的選擇就不是很多, 價格也不是那麼親民, 甚至有網上的店家, 你要把底片寄給他們, 然後他們整批送印度底掃, 掃完再寄回美國的, 這種店家我到現在還不敢試. 所以唯一的方法, 就是在家裡掃囉! 因此, 一旦Coolscan一停產, 價格就開始狂飆, 這也是可想見的.

我個人兩年前從V ED換成5000ED, 正在思考要不要再換成9000ED時, 它的價格已經狂飆了! 只好放棄多拍120的想法, 只停留在135底片和數位機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