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推薦不錯的底片掃瞄機....

我原本也是想說自己掃底片一定要掃最大的說,才買了這台號稱有9600dpi的掃描器,結果發現掃那麼大只是讓你可以出大圖,所以掃一張檔案要100多MB,又花時間又花容量,而且真的要放大應該會拿底片去放吧,如果拿你掃的檔案去出圖,這樣不是2次失真了嗎?底片掃描可以調整的東西很多跟後製一樣可以操之在你,但是每一張都用最大DPI去掃,真的不太可能,要保存收藏應該是底片啊,不過我強烈建議要玩傳統相機拍底片,如果不想涉足沖片那一關的話,掃描機應該要買一台,最好是不要透過玻璃平台的比較好,透過玻璃面總是有點損失吧,當時我會買EPSON GT-900,就是迷失在9600dpi上啊,不過平台掃描器面積比較大一次可以放好幾張正負片,所以一點也不花時間(除非你是設定最高解析度)!
個人使用LS-50
拍風景為主 拍攝量不多! 所以掃描時每一張都要調整 時間倒是花不多
參考看看


更多`````
http://www.pbase.com/prolineyen
devilnd wrote:
我覺得數位和底片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沒有所謂誰好誰壞,單純看個人偏好
但論方便性 數位大勝 無庸置疑
花的錢 小弟感覺是差不多啦 數位相機汰換的速度快 攤平的成本跟底片比起來也差不了多少



devilnd的感想蠻中肯的. 底掃的圖檔看起來絕對不會跟DSLR的圖檔看起來一樣, 尤其放大成1:1來看時, 不管你用多大的dpi,底掃的圖比起數位拍的就是糊, 而且純淨度也差很多. 我覺得底掃只是對於保存圖檔有好處, 以及放小尺寸的照片還蠻方便的. ISO 400以上,底片的顆粒放大時會很粗, 解決的方法在 V ED上你可開啟 GEM來降低顆粒, 但圖就會比較糊, 就像數位的抹雜訊會油畫化一樣. 一般而言, 底掃檔看起來層次感仍然會比DSLR直接拍的來得好, 但你即使用盡你最好的調整法建立了圖檔拿去放大照片, 效果仍然輸給直接拿底片去手放的!

Nikon的Coolscan贏過Epson平面掃的地方在於前者用的是Nikon ED鏡頭, 可以聚焦, 所以在同樣的dpi下掃, 再放成1:1來看時, Nikon掃的會比較不糊, 因為有經過精密對焦. 但缺點是任何相機或鏡頭拍的, 經過Coolscan掃過之後都有濃濃的Nikon味, 這是你要先了解的. 像樓上的圖看起來就像把D70調成 Mode IIIa,然後飽和度和對比都開到最大之後拍起來的典型Nikon DSLR圖!
(後來仔細看了樓上的相簿,發覺大大的相機鏡頭根本就全部是Nikon的,那Nikon味不重也不行囉! )
謝謝大家的解說與心得分享,
最近拍了不少的負片,只有沖洗,
選擇負片是因為底片價格便宜,只送沖洗而已,
手上有沖好的底片還在想如何掃瞄?

如果是拍正片,就直接用幻燈機觀看,
但正片的成本比負片昂貴,才想要用負片便宜些。

數位跟底片的比較,看過一些貼圖,
有些數位表現超越底片的感覺,所以才會問底掃的畫質好不好,
聽大家的意見後,知道底掃的表現跟數位的差異,
也許是我把底掃想的太完美了,
我也覺得要底掃用最大圖,把底掃的優點表現出來,
難怪一直對店家的沖加掃的表現,會想要更好。

高ISO現在是數位的大勝,已經很明顯了,
如果需要用到高ISO的場合,最新DSLR的表現已經超越底片的細緻。

因為無法放棄傳統機身的優點,以及底片的寬容度,才繼續用底片,
並不是把底片看成比DSLR重要,或者是更好,
數位發展這麼多年後,
大家對底片跟數位的特性,都有相當的認識了,
有感科技進步,但是底片的數位化,這條路並不好走,
付出了代價,卻是不一定可以得到好效果,還在繼續考慮中,
懇請01各位繼續勸敗。

對數位器材有二手的憂鬱症,如果買底掃會買新品了,
除了價格的考量,太花時間與效果問題是對我最大的阻礙。
可以詢問一下
那邊可以問到nikon新品底掃呢
感謝
http://www.flickr.com/photos/shone02/
其實NIKON的底掃掃出來並不會糊糊的,當然別白目去開GEM就好了
會糊糊的是多半是拍攝時對焦沒對準,仔細找一下焦點跑哪去了,那個地方就很銳利了
要不然就是用了變焦鏡或是手震了,100%檢視DSLR不會比較銳利的啦~
至於NIKON味我就搞不懂了...N、C、P、M各家都玩,感覺就是..差不多啦
底片跟曝光量決定大多數,鏡頭也有影響,但是同級鏡頭之下各家又差不多了...
請問一下,如果用底掃處理黑白的底片,效果好不好?
黑白攝影的吸引力很大,
如果黑白不要放相,改用底掃為數位檔案,不知道效果是否可以接受?
慢慢啪 wrote:
請問一下,如果用底掃處理黑白的底片,效果好不好?
黑白攝影的吸引力很大,
如果黑白不要放相,改用底掃為數位檔案,不知道效果是否可以接受?



可以阿

但是其實重點不是在掃. 而是在後續的影像調整處理上

即使有導入輸入端色彩管理. 影像還是要調整的
就跟傳統暗房放相一樣


之前有幫朋友掃一份135黑白兩捲. 後來朋友去達蓋爾放了一份8*10的相片
個人兩邊比較的感想
達蓋爾的黑白相片放的很不錯. 我沒把握可以達到相同水準
但是也不會差很多
如果手放可以做到100分. 數位大概可以90分吧. 但是數位的優點是輸出很穩定.
RVP100F wrote:
其實NIKON的底掃掃出來並不會糊糊的,當然別白目去開GEM就好了



我是指當你把掃圖放到1:1時,跟DSLR拍的1:1比一下, 你就知道我在講的是甚麼了! 我講的並不是沒有對到焦的那種"糊",而是底片在先天上跟數位影像表現截然不同的呈現. 如果單論解析度, DSLR上可照得清楚的極小字, 底片上仍然是都分辨得出來. 但數位機的那種"利"感和底片的"柔"感, 感觀上就是有很大的不同. 這種不同的表現往往不是我們在網上看到的那種縮圖可以感覺得出來的.

至於GEM,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功能! 如果沒有開啟, 有的人看到ISO 100底片放大的那種顆粒都受不了了, 更不用說ISO400以上放大的!! 適度的調整GEM值,可以在顆粒感和柔順感之間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 就像適度開啟動態範圍調整一樣 (DEE, or D-lighting),對照片的美化會有加分的作用. 也就是因為要細細調整, 才會搞成掃一張圖要花這麼多的時間! 說真的, 在掃了上百捲之後, 我的確有點累了! 有時想想, 直接用DSLR拍RAW再來調都比較快, 效果在電腦上還比底片佳! 玩底片+底掃真的非有莫大的熱忱不可啊!
慢慢啪 wrote:
請問一下,如果用底掃...(恕刪)




這張是用Ilford HP5 Plus這支黑白底片拍的,
用KM SD3這台底片掃瞄器掃出來的, 供您參考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