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2n with zuiko 35mm F2 vs. E-P1 with zuiko Digital 17mm 2.8

1.OM-2n + zuiko 35mm F2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1972 年,Olympus 推出了 M-1,這也是傳奇相機工藝設計大師米谷美久 (Yoshihisa Maitani) 的作品,米谷美久在 1956 年進入 Olympus 之後,包括經典的 PEN EE 半格機、世界唯一可換鏡頭單反半格相機 (PEN F Series)、OM SLR System、以及 XA 輕便相機,都是他的代表性作品。OM1的突出特點是輕巧高性能,比當時其他同檔次相機要輕35%以上,功能反而更完善。

OM系統的第二件大事發生在1975年,也就是OM 1發布三年之後(Photokina 1974展示了其原型)。OM-2是OM 1機械相機的電子版姐妹機,增加了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同時保留了手動模式。秉承OM系統的設計理念,OM 2和 OM 1具有相同的尺寸甚至相同的重量。引起轟動的是它的OTF(Off The Film)測光方式。OTF用附加的元件直接測量來自膠片的反射光。這可以獲得精確的曝光,尤其是長時間曝光以及微距攝影。

1979年OM 2N取代了OM 2,和OM 1N一樣,OM 2N同樣改善了和T系列閃燈的通訊。另外,曝光時間翻了一倍,增加到120秒。1984年OM 2N停產,OM 2Sp和OM 4取而代之。

OM system這種有反光鏡相機在體積上的優勢一點都不輸RF的Leica M3,可見大師米谷美久對於"輕巧"的堅持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http://photosttl.blogspot.com/2010/05/olympus-om-2n-reviewed.html

2.E-P1 + zuiko Digital 17mm 2.8

2009年6月,Olympus發表了其Micro 4/3系統數位相機E-P1,在所有的宣傳中都有提到「Olympus PEN 50th Anniversary」,原因是該年正逢Olympus旗下的經典輕便銘機– Olympus Pen系列的50 週年紀念。E-P1 被視為是Pen 系列的數位版本,擁有和Pen F相似的外觀設計,因此命名為 E-P1,其中的 P 字即為 "Pen" 。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http://www.photocrati.com/olympus-e-p1-review-field-test-report/5396/

這裡就不贅述 大師米谷美久的傑作 Olympus PEN FT的歷史了,有興趣自行上網蒐尋
可惜手上沒有Pen F,直接以E-P1與老大哥OM-2n做比較

OM-2n + zuiko 35mm F2 &
E-P1 + zuiko Digital 17mm 2.8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外觀、體積:
兩者皆以不銹鋼做外殼,加上些拋光物件,在光線反射下相當具有質感
E-P1在造型上復刻於Pen F,OM-2n最獨特的莫過於龐克頭造型軍艦部
OM-2n機身 136 x 83 x 30mm(不含凸出物)
E-P1 機身 121 x 70 x 35mm

重量:機身+鏡頭
520g + 240g = 760g

335g + 71g = 406g

片幅&焦段:
E-P1 的M4/3片幅約為Pen半格機一半大,也就是OM的1/4
17mm 鏡頭用在E-P1上等效約34mm,相當接近OM 35mm

相片:
以下均為上E-P1 JPG直出,下OM-2n+X-Tra400,光圈快門ISO值皆相同

1.出賣一下我朋友
E-P1 F4 1/16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4 1/10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2.
E-P1 F8 1/10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8 1/10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3.
E-P1 F8 1/5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8 1/5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4.
E-P1 F81/64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81/5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5.
E-P1 F5.6 1/25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5.6 1/25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6.
E-P1 F8 1/10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8 1/10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7.
E-P1 F5.6 1/5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5.6 1/50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8.
E-P1 AUTO MODE F9 1/320 ISO2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with 24mm AUTO MODE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9.
E-P1 F2.8 1/15 ISO8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2 1/15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10.
E-P1 F2.8 1/30 ISO8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2 1/30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11.
E-P1 F2.8 1/15 ISO8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2 1/15 ISO4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12.
E-P1 F2.8 1/15 ISO8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OM-2n F2 1/15 ISO800
Olympus 新舊世代大亂鬥


以上照片大多無限遠對焦,無法看出實體焦段、光圈、景深之間之差異

亮度大致一致,20幾歲的老傢伙快門檔次依然精準

對比方面,底片比數位強些,當然數位的再經後製或許也可達到底片效果
如圖3,數位看起來就一般,底片更突顯出牆上的斑駁與門上的鏽斑
圖6,數位看起來也一般,底片忠實呈現現場看到時,樹影爬上房的感覺

室內數位可自訂白平衡的優勢立即顯現
X-Tra400算是日光片,室內則誇張地變紅,如果拍人更是紅成一片
以上有誤請指正!
天啊!底片機拍出來的真是令人感到震撼
那色澤與立體感
數位相機完全比不上...
台灣老闆認為設計師不值錢,所以他們產品設計就不值錢
在室外光線充足的地方,(對我而言)底片還是大勝啊。

室內不用閃燈還是交給數位機好了,別勉強日光片了。

做這個對照實驗,辛苦了。

ouvox wrote:
OM-2n with...(恕刪)

樓主非常用心.感謝分享...

ouvox wrote:
對比方面,底片比數位強些,當然數位的再經後製或許也可達到底片效果

如圖3,數位看起來就一般,底片更突顯出牆上的斑駁與門上的鏽斑

圖6,數位看起來也一般,底片忠實呈現現場看到時,樹影爬上房的感覺


看完您的比較.......我要出門買底片了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樓主好用心阿

這樣比較好像滿累的

兩台輪流拍

底片拍出來的感覺好棒阿

數位的顏色好像撲撲

是設定的關係嗎

還有

你朋友好可愛阿
感謝樓主真有心
如果拿Pen F來比較,肯定更為完美,更具有代表意義
不過勢必又會將大Pen之身價往上提昇
銀鹽集散地 http://momoko.ws/film blueghost'blog http://blueghost.net/blog
底片----成像層次立體、色彩階調豐富。 讚!!
好棒的比較文,加分 加分 加分 加15字~

biaw78 wrote:
好棒的比較文,加分 ...(恕刪)

對吼!!我都忘了要加分...拍謝
等等要來去買底片
也分享一張OM-1拍的,AGFA VISTA-4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