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有人對X光攝影有研究嗎?

我有好多疑問...

牙醫的超小片X光,為什麼不用沖洗,拍完以後馬上就可以拿到診療台上看?

胸部X光那種大面積的,數位化以後,是使用怎樣的感光元件呢?
應該不可能跟傳統X光片一樣大吧?
我個人覺得比較可能像是平面掃描器那樣,長條型的sensor,快速掃過

還是說 X光顯影跟傳統攝影是完全兩馬子事?
不用鏡頭 也不用對焦
文章關鍵字

XTR-tang wrote:
牙醫的超小片X光,為什麼不用沖洗,拍完以後馬上就可以拿到診療台上看...(恕刪)


傳統的一樣要沖洗啊..之前有個牙醫還跟我買D-76,他還說現在真可憐 ,找不到賣藥水的店
因為x光片的用途是拿來檢查用的 ,所以很簡單的顯影急制定影後就除水拿出來看了.跟本不需要水洗 ,加上他們有專用藥水,也許全部過程5分鐘以內搞定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Fox_huang wrote:
傳統的一樣要沖洗啊....(恕刪)


原來還是要沖洗啊

XTR-tang wrote:
原來還是要沖洗啊...(恕刪)


誰知道為何保麗萊沒介入...不然說不定就有那那種免沖洗的拍立得醫療底片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XTR-tang wrote:
X光顯影跟傳統攝影是完全兩馬子事?
不用鏡頭 也不用對焦

...(恕刪)



的確是兩碼子事

因為X光不是可見光,所以一般使用的光學理論,諸如鏡射、折射、繞射....等

一概不管用!!

X光只有劑量強弱的問題

劑量越強強度越大,穿透物體的能力越強,所以產生出來的影像黑化度就越高,反之越白

至於感光元件的問題

在X光數位化之後,所以使用的感光元件

映像中跟"非晶矽"很有關係,!!可以上網查一下......(有誤請指導!!離開學校很久了

而常使用的感光元件大小應該多為 17X17 英吋

大概是醬吧~~在深入就得翻書了!!!


附一張種子森林吧


Fox_huang wrote:
誰知道為何保麗萊沒介入...不然說不定就有那那種免沖洗的拍立得醫療底片


小弟先來加個書籤。

小弟猜想,
當時醫生可能比較少(現在也不多),
可以利用等待沖洗的時間,
會診下一個客人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Fox_huang wrote:
傳統的一樣要沖洗啊....(恕刪)

傳統的X光片還是要水洗,不然藥劑會殘留在底片上。


其實X光機原理跟相機照相很類似,差在還要懂得人體解剖學構造
幫病人擺姿勢就如同相機構圖
開照野就是相機的光圈

johnny929 wrote:
的確是兩碼子事
因...(恕刪)

好酷的作品!
真是長知識了,加入收藏,謝謝!

我是Hiroyuki
不很了解X光底片,但X光機中通常有很大光圈的鏡頭,這是我感興趣的所在。

從1970年代起,很多X光機都有TV讓醫生等直接看結果,而且曾經在Zeiss的文獻中讀到這類機器的光學設計。下圖左是X光影像管,它在左邊鏡頭的焦平面上,該鏡頭把X光影像投射在右邊的鏡頭上,這個鏡頭的焦平面處是個TV錄影機之類的器材,它把影像傳到TV上顯示。兩個鏡頭中央可能有一片和光路成45度角的反光面把影像送到它處。



Rodenstock生產過很多X光機的大光圈鏡頭,標XR(X-Ray)的是上圖左的鏡頭,標TV的是上圖右的鏡頭。下面第一張是Rodenstock XR-Heligon 75mm f/1.1、第二張是Rodenstock TV-Heligon 42mm f/0.75。





日本Kowa也生產了一些X光機鏡頭,但沒有標出在那一端(X光或TV),下面是Kowa 90mm f/1:



下面是Kowa的X光機鏡頭的組合,配件還沒折掉,這個鏡頭是Kowa 55mm f/1:





能夠用這些鏡頭拍攝嗎?可以,但鏡後距太短,裝上DSLR變成微距鏡,而且這些鏡頭是特殊用途設計而不是一般攝影,又沒有光圈控制,所以效果並不理想。下面是Nikon D70加Rodenstock XR-Heligon 100mm f/1.5的若干照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