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現場我等了好一會,因為老闆外出。好不容易等到老闆回來,我告知想拍攝他的鐵工廠,結果遇到了大方佛心的老闆,他說隨便拍沒關係,慢慢拍,愛拍哪就拍哪都可以。^^

就是這道牆與這台小機車吸引我來拍照,慚愧的是這張照片拍的並不好,所以我從未公開過,不過因為它們讓我跟這個鐵工場短暫結緣,所以這篇文我必須將這張照片放進來。紅磚牆經年累月所附著的鐵鏽讓它有了一種獨特的風霜,而佈滿粉塵的橘色機車也被襯托得格外亮眼,就是這樣的組和吸引了我。(器材:Hasselblad 500CM + 底片:Kodak E100vs)

斑駁變色的水泥牆面與陳舊的機台,透露著濃濃的歲月感。所有的鍘刀開關與電纜都以最為不假修飾的面貌呈現,因其機能而生。(器材:Hasselblad 500CM + 底片:Kodak E100vs)

老闆忙他自己的,放任我在工廠裏任意取景,慢慢拍照。這樣的規模,是很多社區型小工廠的典型。別看他們規模不大,在過往的年代裏,他們也為台灣的經濟發展貢獻了一份不小的力量。(器材:Hasselblad 500CM + 底片:Kodak 100TMAX)

時間是2012年3月26日,這家鐵工廠的生意就由這一張小小的辦公桌管理著,備忘欄上的訂單、桌上的電話、傳真,捲尺、老闆的老花眼鏡,一切一切都很陳舊,最新的東西大概就是牆上的日曆吧。想像就這一張小小的辦公桌,在這幾十年來撐起了這一家的生計,心裏油然生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動。(器材:Hasselblad 500CM + 底片:Kodak 100TMAX)

老闆依舊忙碌中,在這裏我從側面拍下了他工作的樣子。每天穿著工作圍裙穿梭在一整屋子的機台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工作與生活中,一生能在平安平順中渡過就是很棒的事。謝謝這位老闆讓我得以拍下我喜歡的畫面。(器材:Hasselblad 500CM + 底片:Kodak 100TMAX)
本文同步發表於小弟臉書的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