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1. Nikon 5000 ED
2004 年買了一台 IBM PC, 並擴充成 P4 3.0G/800Hz, 1.7GB RAM, 200GB HD, DVD+R 8x 燒錄.
5000ED + SF-210(自動進片器) = 62000 元 (都是公司貨). PC 43000 元.
5000 ED 批次掃瞄, 2000dpi, 2X, 8bit, TIFF, 每批 40 張, 掃瞄約需 60 分鐘.
測試: 使用 NikonScan, 單張, 只開啟 ICE, 8 bit 掃瞄, TIff 存檔, PhotoShop 縮圖 1280x878, 以品質 8 存 JPG 檔.

2. 新竹風城 FDI 掃瞄, 10MB BMP/張,

3. 新竹金冠竹滾筒掃瞄, 40MB CMYK 四色 Tiff/張, , Tiff 存檔.

滾筒與 FDI, 也都是縮小 1280x878, 以品質 8 存 JPG 檔.
以掃瞄品質來看, 我個人打分數: 滾筒 90 分, 5000ED 75 分, FDI 70 分.
滾筒 40MB 一張約 400 元, FDI 10MB 一張約 10 元.


照片一,愛琴海 Santorini 小島風景一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滾筒掃瞄。放大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5000 ED 掃瞄。放大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沖洗店 FDI 掃瞄。放大


照片二,愛琴海 Santorini 小島風景二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滾筒掃瞄。放大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5000 ED 掃瞄。放大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沖洗店 FDI 掃瞄。放大


照片三,印度拉賈斯坦沙漠的駱駝男孩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滾筒掃瞄。放大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5000 ED 掃瞄。放大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沖洗店 FDI 掃瞄。放大


照片四,愛琴海 Mykonos 小島天體海灘上的比基尼女郎。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滾筒掃瞄。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5000 ED 掃瞄。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Nikon 5000ED/FDI/滾筒)
沖洗店 FDI 掃瞄。


Nikon 5000ED 與 SF210 已於 2006 年賣出.
大部份的正片是以 FDI 掃瞄, 西藏與西班牙是 5000ED 掃瞄.
若有展覽, 上雜誌, 出書, 空間牆面壁畫需求, 才會送去給昂貴的滾筒掃瞄.
滾筒掃瞄照片集

歡迎補充不足或回覆您個人的心得與經驗 !!

耀輝
感謝耀輝兄的分享,滾筒果然強悍!!
硬是比一般的底片掃瞄器效果要好很多.可惜手續比較麻煩.收費也不便宜,
不然我手頭一堆片子也要送去掃一下....
果然還是滾筒最強
不過掃瞄是以MB計算...不便宜啊

看來FDI的成果也不錯
多謝分享
我是Hiroyuki
請問 --照片四,愛琴海 Mykonos 小島天體海灘上的比基尼女郎。
為什麼感覺膚色由淺至深 -- 滾筒掃瞄 >5000 ED 掃瞄>沖洗店 FDI 掃瞄,哪一個才是正確的膚色?好像所有的照片結果都是這樣?!tks
感謝分享, 就發色及細節來說果然如樓主評價, 滾筒好得多,
不過費用也是好得嚇人啊^^"
提供一點個人經驗


從前兩張sample來看. 滾掃的曝光設定較亮. 比5000ED要來得理想
個人覺得這是掃描時曝光設定 / 曲線設置的問題
還有掃出來白平衡的誤差 (為啥FDI差這麼多?)
這些在掃瞄時都可以調整. 也可先這樣掃成16bit TIFF再進軟體去調整
(據說滾筒可以出RAW檔....就更理想了. 大可放他自動掃下去再慢慢調)

我比較關注的重點是清晰度. 因為這是沒辦法調整的
顯然. 滾筒在此略勝一籌
果然貴的有道理.


隨著掃瞄器的日新月異. 開始關注底片數位化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我相信這是個趨勢
底片藉由掃描器. 得以轉進數位暗房.
融合數位的優勢. 不只是獲得重生. 而是更加發光發熱
多謝分享~看來拍底片不買台 5000ed 還真是不行...
不考慮速度的話,不知 ls-50掃出的品質會不會跟 5000ed差太多?
yhkuan2 wrote:
正片掃瞄品質比較 (...(恕刪)


看了一下yhkuan2兄的設定:
5000 ED 批次掃瞄, 2000dpi, 2X, 8bit, TIFF.......餘略

因為沒做過yhkuan2兄這樣的比較測試,所以不敢說能有啥看法
不過就我使用5000ed的經驗而言
用2X,8bit掃和用16X,16bit去掃...........表現上真的會有很大的落差...(同一個點掃2次跟掃16次當然有差)

買底掃不就是為了追求更好的表現嗎?既然都買了,那又為了什麼原因不用最高規格去掃?
這樣好像是限制5000ed只准它發揮五、六成的功力,感覺有點可惜呢
小弟覺得5000ED用批次掃瞄來比較有點可惜。因為大多數家用底掃的default都不怎麼樣,幾乎不堪用。
如果一張一張仔細用力調校的話,表現雖然一定比不上滾筒,但應當會比default好很多很多。
至少會比全部用default的FDI好上一大截,不過很花時間也很累人就是了。

家用底掃大量速度比不上FDI,畫質比不上滾筒,唯一勝出的就只有自由調整的空間了,不用可惜。
便宜車 昂貴車 只要能騎 都是好車! Ride for Fun! 單車樂騎運動銳意開催中!
lichao wrote:
看了一下yhkuan2兄的設定:
5000 ED 批次掃瞄, 2000dpi, 2X, 8bit, TIFF.......餘略

因為沒做過yhkuan2兄這樣的比較測試,所以不敢說能有啥看法
不過就我使用5000ed的經驗而言
用2X,8bit掃和用16X,16bit去掃...........表現上真的會有很大的落差...(同一個點掃2次跟掃16次當然有差)

買底掃不就是為了追求更好的表現嗎?既然都買了,那又為了什麼原因不用最高規格去掃?
這樣好像是限制5000ed只准它發揮五、六成的功力,感覺有點可惜呢...(恕刪)


測試的照片是單張掃瞄, 自動對焦, 8 bit, 2X.

我買 5000ED + SF210 的目的就是批次掃瞄,
除了 西藏 約 1600 張外, 還有西班牙 200 張, 印度/巴黎/威尼斯第二批 300-400 張,
不可能一張張去掃.

批次掃瞄相對於單張掃瞄的另一個問題是有點失焦.

真正需要輸出或印刷的照片, 我都會送去滾筒掃瞄,
所以, 沒有花太多時間在 5000ED 上,
如 lichao 所說, 沒有發揮 5000ED 的完整的功力.

曾經使用 16X, 16bit 掃瞄, 感覺還好, 大概是習慣了滾筒的高品質,
所以, 對於大量掃瞄的 5000 ED 要求不高.

後來, 因掃瞄量不多, 有需要就送給(風城)沖洗店掃瞄,
於是將少用的 5000ED + SF210 賣出.

耀輝
我是耀輝 , https://www.facebook.com/yhkua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