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ica可說是135底片相機的代名詞,一台好的萊卡底片機用個一百年真的是可以的
在玩過SLR相機,一直對萊卡充滿了崇景!尤其是前輩說50mm以上玩SLR,50mm以下玩RF,
當下還真不知道是為什麼,但第一次把M機拿在手上,真的被德國工藝給震撼到了
而leica型號那麼多為何我偏偏挑選號稱廉價卻又高價的M2,
全是為了搭配傳奇的summicron 35mm F2八枚(無眼鏡版)

連動測距儀相機簡稱RF相機,由於不是所見及所得所以會有視角的差異,
為了搭配八枚我選了有35框的M2,
雖然說M2比M3低階但她在當年的售價也比M3便宜10%而已,也只簡化了測距儀,跟計數器

也因為那0.72的放大率帶出35框,讓他成為主流
而M2的框線有35mm 50mm 90mm已符合大多人需求!
35mm的好處在於街拍方便,視野不像50mm那樣的窄

可能是少了反光鏡,加上布簾快門,第一次按下M機的快門可以用輕柔來形容,
相較於SLR反光鏡相機的快門聲,leica M機的快門更輕,更靜,讓拍攝者在大環境下不容易被察覺
對一些喜愛拍攝人文、街頭拍照的我來說是一部非常棒的相機!

早期的萊卡沒有測光(一直到M5才有)所以要外掛VC master測光表才能方便測光
好險負片的寬容度大,我曾用手機測光一次,全程靠感覺來調光圈快門也沒有失敗的照片

kodak ulramax400底片
那來聊聊八枚吧,
Leica用戶圈裡有這樣一句話:用Leica而不用Leica的35mm鏡頭,就不算用過Leica,可見35mm在萊卡鏡頭的地位舉無輕重,

kodak glod200底片
而八枚也是8片鏡片構成鏡組的前後四組共八片鏡片對稱設計,因此日本人稱這支鏡頭為「8枚玉」

富士X-tra400底片
八枚初期由加拿大所製,後期才有德版
老玩家說德製的八枚(我的是德版)色彩鮮明,高光表現強烈,線條感明顯較為強烈
加製的色彩更為內斂,暗部層次極其豐富,灰的表現最為出色

柯達colorplus200底片
很難想像一顆50多年的老鏡光圈全開還這麼利

柯達colorplus200底片
光圈全開也有明顯的暗角

富士C200底片
至於老鏡就別太苛求抗耀光了,記得裝遮光罩就對了

kodak ulramax400底片
無限遠對焦時還可以鎖住對焦環,不愧是德國工藝

kodak ulramax400底片
由於少了反光鏡,M2搭配八枚即便是光線較暗的地方我也可以用1/8秒來完成拍攝

富士X-tra400底片
35mm這個距離剛剛好,這樣的距離有如親友般的親密

kodak glod200底片
散景不是八枚的強項,他的強項在於亮部有豐富的細節與暗部的層次

kodak colorplus200底片
即便其他姊妹如六枚,七枚或是ASPH也無法撼動八枚的地位

kodak ulramax400底片

kodak colorplus200底片

kodak ulramax400底片

kodak colorplus200底片

kodak gold200底片

kodak colorplus200底片

kodak colorplus200底片

富士X-tra400底片

kodak colorplus200底片

kodak colorplus200底片

kodak gold200底片

kodak gold200底片
每每按下M2的快門以及轉動那半月形對焦柄,只能用感動來形容
我想leica M2+八枚也是我135菲林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