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目前xt3愉快服役中,富士最常看到大家稱讚其色彩科學,源自於底片的功力,讓我開始好奇底片的世界

所以最近也開始看一些網路文章與影片,目前的目標是503cw,相關配件大概是我吃土一年可以攢的錢,不過我沒有急著入這坑,想先用手上的相機模擬一下環境,不知道這樣可行嗎?例如iso固定、相片比例換成1:1(6*6)、手動對焦......等

相片風格中比較喜歡萊卡的色調(應該吧,我看其他大大的相片)、富士velvia

打算兩年之後再入這坑,想請問各位前輩有什麼是可以現在數位相機上練習的?或是有其他推薦的?


感謝各位前輩了
文章關鍵字
你有心要跳底片,是一種自我突破攝影的好方式,但您說要使用數位模擬先練習會有幾個狀況?
1. Hasselblad 503系統鏡頭大多為定焦,會先購入的焦段大致為:50mm 80mm 180mm 三顆 數位相機是否能模擬這三顆的焦段而且要固定焦段。
2. 自己對於測光的概念是否充足?(我認為最先要學習測光)!
3.你所表列的底片為velvia 我們稱為RVP100 也稱為正片因為富士數位相機沒有ISO50 而你規劃2年後購入,我想正片可能撐不到那麼久。目前能選擇的底片只有兩款 RVP 與RDP 其他皆停產,
4.大家所號稱的富士擁有底片色彩,當時候我入手Xpro1 跟GFX50s時也以此認為後來與正片做比較後,富士給予新的數位化顏色新的定義,雖然在色彩模式下有各底片名稱,但實質上出來的色彩與原底片還是有差異!
最後其實500c/m是一個很好的選項不見得硬上503,測光頭或正向頭也必須準備,買的時候留意增亮屏(503)不要被偷換掉了!一片二手的也要7000元。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7186/6971004364_e110ece2e7_b.jpg
祝您順心 提早圓夢!
dd0925 wrote:
你有心要跳底片,是一...(恕刪)


富士目前23.4服役中(其實比較想要35.4,可是那個外變焦...很怕),另一顆是laowa 9

測光我真的還需要學習,數位相機有其便利的地方

至於底片難產我覺得是最關鍵的事,相機再好沒有底片也是枉然,難道要先囤嗎?可是沒有拍過底片,不知道該買哪一種

基本上購機大方向不會變


感謝前輩的建議
JamesLiway worte:
小弟目前xt3愉快服...(恕刪)

不需要打算兩年之後再入這坑.

現在就可以入手135的輕便相機.

時間是不會等人的.屆時變化很大.

還有一旦心情轉變.興趣也會跟著改變.

立馬行動.以免事過境遷....
老何2738 wrote:
不需要打算兩年之後再...(恕刪)


剛跳家,要吃土一陣子QQ
JamesLiway worte:
富士目前23.4服役...(恕刪)

富士這些焦段不等同於哈蘇的焦段,但其實留意正方構圖的好與不方便性即可.
至於是否買起來囤,以目前底片漲幅高達30% 一卷差不多來到350元至380元上下 正片 你能屯多少就屯,但留意一下如果兩年後富士不在生產就不是屯的問題,而是沖洗藥水也會跟著沒有!
但你還是有其他的選擇 如: 黑白底片 或者彩色負片!
測光方面 底片有倒益率的問題 數位相機白天測光基本上不太有問題,但晨昏的落差會很大建議一支測光表可以使用久久.

以上小小經驗分享
你如果要模擬拍攝條件可能....
你的XT3下還要掛個磚頭才是哈蘇機身+鏡頭的重量

如果要便宜的哈蘇機身,基本上可用的500機身就很好用了
機身、腰平(可換眼平,重量再多個300g,中判的眼平都是一大塊玻璃)、A12片盒、鏡頭
沒測光也沒關係(多數的中判相機幾乎都沒測光,手機APP可參考著用

大底的世界很迷人,但用習慣數位相機的你可能會覺得綁手綁腳,不過習慣後還是可以拍出好照片
dd0925 wrote:
富士這些焦段不等同於...(恕刪)

正方形的構圖
aferdchen wrote:
你如果要模擬拍攝條件...(恕刪)

好像安卓沒有可靠的測光app(眼神死
老何2738 worte:
時間是不會等人的.屆時變化很大....(恕刪)


照富士這樣每年30%以上的漲幅(包括葯水)
兩年以後底片攝影將會是成本非常高昂的活動
現在直接跳進底片世界還是比較符合經濟效應
生死只是件閒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