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佬好,想請問現在還適合入大畫幅的坑嗎?以45為主,還是更推薦上810?

小弟目前以拍風景為主,風光大景乃至如杉本博司海景的簡約構圖,都蠻喜歡的,最近剛好有一筆預算可以入坑,再考慮要入無反還是大畫幅。

大畫幅之於我:
1.810可以玩接觸印象,節省放大機成本
2.購置器材較繁雜,該買的小東西不少
3.810底片不知哪裡可買,網路上搜不到

無反之於我:
1.無學習成本
2.方便
3.長曝光會有熱噪
4.機身、鏡頭花費會比較多

若是現在還有再拍攝大畫幅的前輩大佬,不知道能不能提點一下小弟,非常感謝

ps若是真的入坑大畫幅,810相機沒意外應該是買intrepid的,黑色限定版是用3D列印,應該不用擔心台灣太潮濕
這個可以請教[風大]喔!

風大是810的資深玩家.

請參閱:

(2023年第二季分送底片暨散步活動)
JamesLiway
謝謝何大推薦
另外目前去圖書館借了蔣載榮老師的書來啃,而且想要預先規劃要拍攝的題材,如果有順利發展下去,之後若是選擇大畫幅,也不會腦袋空空不知道要拍什麼(畢竟拍一張要兩百多QwQ)

有推薦的大畫幅、黑白底片書籍都歡迎
work_sam
我能理解這個迷惘,以前只有底片的時代不會,但現在,像我冰箱裡的過期底片一日又一日,拿出來拍卻又不知道要什麼畫面比較值,且還得10張、36張的拍
以前攝影大師[郎靜山]攝影集.可供參考喔!

可以找:[國立台灣圖書館].借書來看看.
JamesLiway
謝謝何前輩~
JamesLiway wrote:
各位大佬好,想請問現在還適合入大畫幅的坑嗎?以45為主,還是更推薦上810?


我去年才剛入 4x5 大畫幅相機攝影, 最近也升級 8x10 畫幅了, 目前45 跟810 都是主流規格, 各種底片跟鏡頭都還很容易找, 我是一拍就迷上了. 今天中午才去博愛路敗了一盒 ILFORD FP4 PLUS 8x10 回來, 準備週末有好天氣來練習~

要學習大畫幅相機的話, 推薦可以上網搜尋 "198 大畫幅相機", 我是去年找柯老師學習的, 可以約他聊看看你的想法~
terrychiang
我也是看它們官網沒有,直接打電話去問,東西很齊全,FP4、HP5、Delta 都有。而且底片很新鮮,我帶回來的FP4有效期限到2026年6月,不用擔心會拍到過期。
JamesLiway
謝謝前輩
JamesLiway wrote:
另外目前去圖書館借了...(恕刪)

大畫幅的書,我推薦這兩本,我看過覺得很不錯的。
1. 秦愷老師的廣告攝影實戰手冊:
會找到這本書,是從隔壁的攝影家手札網站論壇爬文爬到的,我剛開始的時候,都在該網站看好多以前前輩們討論的各式主題,還好那個網站都一直存在下來。我在其中一篇爬到,想學大畫幅相機,找這一本來看可以學到許多正確的知識,買來一讀果然很有幫助。這位作者當年應該是廣告攝影的大師,他以拍攝廣告攝影的角度切入,前半本介紹器材及觀念,後面三分之二本是各種廣告攝影的拍攝案例,這些案例超過一半都是用4x5相機拍的。



2. 安瑟亞當斯的 The Camera:
這位作者就不用多介紹了,想以大畫幅相機拍攝風景,看大師的書準沒錯。書裡面有完整的篇章介紹大畫幅相機,以及各種大畫幅相機的拍攝知識。



至於大畫幅相機跟無反,以拍攝風景為主的話,我個人是投大畫幅相機一票。大畫幅相機可以做到許多一般相機做不到的事情,主要是焦平面的調整,可以不需要一直縮光圈,就得到全面清楚的相片,也可以利用移軸方式取景,輕易得到透視正常的影像。另外是大畫幅攝影還很適合大圖輸出,大畫幅底片掃出來的影像檔,不會僅僅只有幾千萬畫素,所以很輕易可以製作出很高解析度的大作品。拍的好的相片只有放在電腦螢幕上看也太可惜,應該好好輸出掛起來欣賞才更美,如果長期要拍風景的話,會是很棒的投資。此外,杉本博司的作品很多應該都是8x10拍的,這類的作品應該也是大畫幅相機擅長的領域。

JamesLiway
謝謝推薦書籍
terrychiang wrote:
主要是焦平面的調整,可以不需要一直縮光圈,就得到全面清楚的相片,


數位相機是用景深堆疊 .....

有專門軟體,免費或販售版都有 ...

terrychiang wrote:
秦愷老師的廣告攝影實戰手冊:
會找到這本書,是從隔壁的攝影家手札網站論壇爬文爬到的

目前還在那裡的部落格.寫文發表...
老何boss
打[攝影家手札]即找部落格專欄-老何.
老何boss
名稱:[攝影不會老].
要進入大型相機的領域前,請先考量思考下列事項:
1.預定放大尺寸:如果以16-20吋為主,那120到45底片已經非常足夠,放大倍率約4-8倍,數位掃描與輸出成本相當合理。
2.預定拍攝題材:如果都以徒步背相機拍照,那輕巧折疊大型相機(便當機)搭配中型腳架與一般光圈(F5.6)不會太重,也很好拆卸攜帶。
3.8x10只能接觸放像實在太大材小用了....
4.數位拍攝的輸出到一定尺寸(16吋以上)成本將會增加很多,先去坊間高階輸出店問問看,心裡才有底。
風之和子
操作接觸印相還是得準備暗房的。我認為從45相機起步,各種相機配件好找,選擇多價格也合理,等拍攝與輸出放大照片一陣子再來考慮升級是合理策略。
JamesLiway
了解,謝謝前輩
我剛好有看過中國孫鵬的一段Vlog
也許你可參考一下,他的路線正是你所考量的

印樣現在也不用特別進暗房,俗稱日光顯影的氰版或棕版就能讓你玩得不亦樂乎
這時候8x10更勝4x5
孫鵬的其他篇章你也可以參考看看

至於底片你要比較好買的管道大概就ILFORD了,每年6月都會辦特別尺寸訂購,最大20x24都可以訂,9月交貨
其他品牌就要跨國網購,所以來源的問題不大,就是錢要多準備一些
十年前我還向KODAK特別下訂特定型號,一次180盒他們會專案處理
但現在KODAK代理商出了很大的問題,已經沒辦法幫你處理了

一開始不嫌重的話,ebay上有不少早期木製相機可以買,價格不太貴
等你摸熟了再來換適合自己的機種

團書館應該還能借到[新現代攝影],裡面談大型相機章節算是最精簡,搭配SINAR的中文操作手冊
這兩本就能讓你對於大型相機操作有基礎認識
JamesLiway
長期有在看這個頻道,就是看到這個影片才覺得好像可以入坑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