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請問有關FM2的操作
固定好光圈之後,對焦
用食指調整曝光到+0或是-0再移動食指按下快門,
總覺得慢一步...
有的相機快門或是+-ev轉盤設計在左邊,可以用左手轉到正確的曝光然後右手就可以按快門
還是說固定快門,左手調整光圈到正確的曝光,右手按快門
大家都是怎樣操作的呢
shang71217 wrote:
我想請問有關FM2的...(恕刪)
全手動相機就是這樣啦,左右手換來亂去的,慢慢拍。
不過您先固定光圈,對焦,再(應該是右手)調快門,不就是光圈先決了嗎? 也可以先固定好快門,再(應該會是左手)調光圈,不就是快門先決了嗎?
其實,在同一個場景下,測光測一次就夠了。不需要每次都重複對焦,測光,調光圈,轉快門的動作。假如第一張張是1/125, f8,下一張想要用大光圈f2.8,可以不用把相機舉起來,直接先轉 f8-f2.8,因為它轉了三下(增大三格),所以快門要加快三檔(125-250-500-1000)。多做就會變成直覺式的動作,不用想。當光圈快門都調好之後,舉起相機就只有對焦而已了。
快門設計在左邊? 好像只有東德exakta和exa有這種設計?
Nikon 傳統電子快門相機調EV是在左手邊沒錯(fe, fe2, f3等等),不過FM2是機械快門所以應該沒有喔。在FM2上要做曝光補償還是可以用它的測光錶,印象中減號跟0同時出現大約就是 -0.5EV吧,反之亦然。有些鏡頭光圈還有做半格的設計,用來曝光補償很方便。
曝光補償,指的是運用"S模式"."A模式"或"P模式"等程式自動曝光功能時,才有所謂曝光補償可言
因為機器本身並不能判斷現場光線真正的強弱,只能由光線的反射來判斷
當遇到高反射率或低反射率的環境或是拍攝主體時,會有誤判的情形
所以根據"人腦"的判斷,決定做曝光補償
當然,也不是說全手動曝光就代表比較強
日本的風景寫真雜誌雙月刊中,其攝影群的攝影家們最常使用的是AUTO曝光加上曝光補償
能針對不同的拍攝做出不同曝光補償判斷的,其實要有相當豐富的知識及經驗
而黑白暗房的玩家們,經常為了降低底片的反差
刻意忽視底片的感光度,做減感拍攝(例如100度當50度用),再於沖片時做壓縮顯影(例如顯影時間打八折)
有些人拍正片時,則反向操作,做輕微的增感攝影(如100度當125度使用),但沖片則正常處理
這是因為負片的特性是"暗部靠曝光,亮部靠顯影",為求底片上有東西,寧可曝光過度也不要不足故
其實抓準暗部測光的區塊也就可以了
而正片則又相反,因此寧可曝光不足也不能過度,如此底片上才有紀錄
追本溯源,還是應該弄清楚測光是怎回事
"中灰"."18%反射率"在講些什麼?
最近看了些雜誌,像DIGI PHOTO,講的不清不楚,要不就是名詞謬誤,我覺得作者本人的觀念一定也是半瓶水
什麼叫做"18%灰"? 真是新奇的名詞!("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相機內建的測光錶都是反射式測光錶
測光表的標準就是以18%反射率作為標準,亦即,認定所有的主體都是18%的光線反射率
反映在黑白(光線強弱無關色彩)上,就是所謂的"中灰"
因此所有的東西都會被拍成中灰,白色主體或高反射環境需要增加曝光,黑色主體及低反射環境則需減少曝光,否則一切都會拍成中灰,因此需要做曝光補償
FM2的使用者,就用人腦做曝光補償吧(我也是用這一台)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