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P大亂鬥?輕便相機分享~卷五 CONTAX T3 BLACK篇

2001/6 CONTAX T3推出了黑色版本
正式名稱是:Contax T3 Titanium Black
規格與鈦金色的T3都一樣

主要規格表
形式 35 mm 全自動AF相機
鏡頭 Carl Zeiss Sonnar T* 35 mm F/2.8
(四群六枚,其中第一、三、六枚是高屈率低色散鏡片)
底片格式 24 x 36 mm
光圈值 F2.8 - 16
對焦距離 35 公分 - 無限遠
快門種類 雙鏡間快門
快門速度 一般狀態:16 秒 - 1/1200 秒 (光圈全開時僅能達到 1/500 秒)
LT(Long Time Exposure)狀態:1 - 180 秒
曝光控制 P(Programmed AE) 模式, 光圈先決模式
自動曝光範圍 EV: -1 - 18, (ISO 100時)
測光方式 使用SPD元件的二分割外部測光
曝光補償 +/- 2 EV (可設定為每階 1/3 EV or 1/2 EV)
底片感光度設定 自動設定(無法手調), ISO 25 - 5000.
如果讀取不到DX條碼則自動設定為 ISO 100.
對焦方式 自動對焦:外部被動式自動對焦系統,有對焦輔助燈及對焦鎖定功能。
手動對焦:有,利用 mode 按鈕設定。
觀景窗視野率 85%, 距離約三公尺時.
觀景窗提供資訊 正常影像框、微距校正框、微距指示燈、對焦框、曝光補償指示燈、
合焦確認燈、閃燈狀態指示燈、快門速度。
自拍設定 電子式,10 秒或 2 秒設定,可中途取消。
閃光燈 內建(GN值6左右)
電力供應 CR2 鋰電池,在閃燈使用量50%時約可拍攝288張底片
(常溫下以新電池,依據CONTAX標準測試程序所測得)
長寬尺寸 105 x 63 x 30.5 mm
重量 230 克(不含電池)

第一次拿到T3的感覺,就是"貴重"
價錢貴 重量也不輸人!
當時就在T3與TC-1之間選擇,讓我傷腦筋了很久!
價錢當然是最重要的因素,有錢兩台都買就不用傷筋了!
到後來決定由T3勝出,原因到不是因為TC-1不好,
而是純粹覺得T3 BLACK應該會比TC-1 BLACK好買,
而且剛好有朋友可以坐飛機帶回來!所以就先買了!
後來忘記在哪個討論串裡有看過最適合拍正片的輕便相機PK賽,
最後勝出的就是T3與TC-1!!
心中就一直有點小竊喜!

T3是一台很低調的相機
方正且看似憨厚的古樸的外表,
加上拍攝的握把方式非常難掌握,
要小心才不會碰觸到鏡頭或遮蔽到測光窗!
光是如此不方便,我就很懶的帶出門!
並且一直懷疑網路上大家是否對T3吹捧過頭了??
印象中,第一捲底片,我拍了快兩個月,才勉強拍完!!
還拖了快一個月才拿去沖!
期間還一直嘀咕自己為何要浪費錢買一台不常用的相機!

等拿到第一卷沖片後(正片/EB3),我非常訝異!!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T*的關係,
我第一次發現原來EB3還不錯用!!
讓原本平常的家庭生活照,
有一種場景快跳出來的感覺!
至此,
我完全了解 清透感 的意義!
鏡頭的解像力超好,配合精準的對焦系統
對焦速度雖然不快,但絕對是一次就到定位!
成相銳利,雖然我沒有花時間測試或PK過,
但我相信它完全不輸單眼的定焦鏡頭!

一直到這時候,我才主動想要細細的體驗這台相機!

Contax T3 Titanium Black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c5tns5f_8f4qrg5gp_b

鏡頭 SONNAR F2.8 35MM Carl Zeiss T*鍍膜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c5tns5f_9hms483xb_b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感覺白色的 CONTAX 字樣很好看!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c5tns5f_10g3nqmtgp_b

機頂 閃燈與AFL的獨立鈕 方便拍攝的需求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c5tns5f_11hpjk87vv_b

機背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c5tns5f_12hqvwg3fk_b

底片室 五片光圈葉片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c5tns5f_13c5nnhhcc_b

多結晶藍寶石快門鈕 與F2.8~F16的轉盤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c5tns5f_14hcwzdrgb_b


T3最高快門可達到1/1200 ,應該歸功於它鏡間雙重快門的設計!
不過景觀窗看到的還是只有顯示500而已
跟NATURANA塑膠質料的取景器相比,
T3由高硬度玻璃製作,不需要貼保護貼,使用更安心!

閃燈鍵可以設定:
1.AUTO
2.防紅眼
3.強制關閉
4.強制閃光
5.慢速閃燈

MODE鍵可以設定:
1.EV補正(由AFL鍵旁的 +-旋鈕控制)
2.自拍2sec或10sec
3.自設長曝功能有1、1.5、2、3、4、6、8、10、15、20、30、45、60、90、120、180sec區段
4.AF/MF切換(共15段 距離單位為M/米)
(MF可設:0.4、0.5、0.6、0.7、0.8、0.9、1、1.1、1.3、1.5、2、3、5、10、Inf)

閃燈鍵+MODE鍵同時按(未開機時)可以設定:
1. 回捲留片頭(a不留片頭/b留片頭)
2. 對焦(鏡頭伸縮)時機控制(a快門按到底時/b半按快門時)
3. 曝光補償有效期設定(a1張/b開機狀態/c直到user將設定解除為止)
4. 曝光補償階段設定(a1/3EV/b1/2EV)
5. AFL鎖定鈕項目設定(a只有AF鎖定/bAF.AE鎖定)
6. AFL鎖定鈕有效期設定(a1張/b開機中)
7. 手動對焦有效期設定(a開機中/b直到user將設定解除為止)
全部設定回歸預設值功能(CL)
贅述以上設定值,是因為T3全都可以關機記憶!
再加上:
景觀窗內不時秀出目前的測光值,
我喜歡透過景觀窗,在明暗處來移動
看著500、125、30、LT的測光數值來回跳動,感覺很有趣!

半按快門,機頂還會秀出測距值
我用60*60CM的地磚比對測過,
5M內誤差不大,算準了!
MF可以很精準,15段設定比RIOCH GR1V的還要更細膩
SNAP功能當然更好了!
曝光補償鈕與AFL鈕也都獨立在快門邊的就手位置...

綜合以上功能,
我覺得CONTAX擺明了,就是要將T3設定成一台:
搭載35MM/F2.8 T*鍍膜定焦鏡的縮小版SLR???
甚至...有些設定功能,比一些( D )SLR還強!

講到這,CONTAX這名號似乎在市場上也不是無敵!
直到入手T3前,我完全錯過了CONTAX這個品牌,
之後產生了一點興趣,上網搜尋了一下它的歷史,
若以汽車比擬的話,
CONTAX在我心中就好比BUGATTI一樣
兩著一樣精緻,也都擁有輝煌的歷史與名門的身世,
卻避免不了數度易主的命運!
只是BUGATTI找到了VW的好歸宿
CONTAX則墜入了KYOCERA的大宅門裡~!

附上在KYOCERA裏找到的檔案
T3的catalog.PDF檔(日文)
T3的操作說明.PDF檔(日文)
T3拍出來的清亮透徹感,
與CONTAX的歷史對比
竟有一種幽幽的緬懷與感傷

T3對我個人的殺傷力,大概就記錄到此
個人使用上,將認為是缺點部份整理一下:
開機略慢,
景觀窗的近拍框格有些誤差,要適應一下才不會切割到主題!
ISO無法調整
外型很難掌握它
價格很貴!
(我沒有機遇可以買到16K~18K的佛心價,只好忍著,將就一點...)

T3我剛上手使用約3捲底片,多數時間還在抓感覺,
它絕對是台好機,但我應該會讓它多數時間躺在防潮箱!
等待我有輕便需求,又一定需要有單眼畫質的場合才請出它!
畢竟"貴重"物品只有一台......愛惜點用囉!
以上僅做一些使用感想做紀錄!
歡迎大家一起來協助補充!
感謝分享!

想要買黑色的T3就要有付出黑心價的心理準備. 16~18K不是買不到T3, 但最多就只能買到銀機. 銀黑兩機的功能其實毫無差別, 但黑機可以讓你買時被別人黑心狠咬, 你若要賣時也可以黑心柪回來!!  
Monte920 wrote:
感謝分享!想要買黑色...(恕刪)

黑機=黑心價...
真的一針見血阿!

近來又看見你更新leica c3的分享,更覺得我有愧於我的c3...
你有沒有用它拍過黑白的?
我覺得比彩色負片適合呢!
C3我本來就是因著它方便的焦段買來旅遊使用的, 所以從沒試過黑白. 萊卡頭一向都拍黑白很不錯, 但C3拍彩色時我感覺比傳統的萊卡頭艷麗, 所以就一直讓它拍彩色, 從來沒想過餵它黑白的呢! 聽說T3的黑白也不是強項, 所以我也從未用T3照黑白過.
Monte920 wrote:
聽說T3的黑白也不是強項


我有用T3拍黑白, 它是我隨身機裡出機率最高的,
不過感覺上拍黑白偏硬調些,
所以我拍彩色機率多於黑白,

黑白........我還是最愛Leica的35/1.4 asph
兼善天下的心情故事 http://timshea.pixnet.net/blog/
timshea wrote:
我有用T3拍黑白, ...(恕刪)

Leica的35/1.4 asph
我point&shoot全梭了不知道買的起半顆沒有...............

黑T真的是很不錯的一台機子,雖然跟銀機功能都一樣,但是黑色的就感覺比較爽......

一點小建議,規格表可以弄成連結,讓想看的人自己點
這樣可以省下許多篇幅....文章會更簡潔有力
住家裡的浪人--arnick
arnick wrote:
一點小建議,規格表可...(恕刪)

還好吧?不然勞你發個文來看看唄!
還是來個跟本篇相關的討論如何?

沒開箱沒勸敗,沒有如:中毒了,好閃啊,留口水了....等等廢留言
實務討論分享,這樣不好嗎?

咦?樓主第一篇裏嫌東嫌西的人勒?
除了後續幾位真的有底子可以互動的以外,
其他人去哪呢?
給個建議讓文章看起來更順暢不行嗎?
樓主的相機,老實說我沒有,也買不起
如果說要互動,我想體驗過才能有更深入的互動吧
你要說我都只是講閒話也沒關係
不過第一篇時,真的覺得像廢文
但第二篇以後就真的很不錯了
只是我覺得規格表可以再簡化...
僅此而已
要說我沒辦法有更多討論的話
只能怪自己沒本事買這麼多相機...
真是抱歉
住家裡的浪人--arnick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