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也比小弟的高級多了
不敢班門弄斧...純粹跟大家分享一下

底下就是我所有的雞絲頭了...
目前手邊有三台SLR....

兩台Vivitar Ultra Wide & Slim
除了G9之外其他都是底片雞.....
買不起DSLR,只好就近玩現有的底片...

(除了X-500機身和鏡頭從拍賣購入之外,其他都玩免錢的...)
由右到左依序為 海鷗(大陸製)DF-2ETM、Minolta X-500、Nikon FM2

兩台Vivitar Ultra Wide & Slim

最早接觸底片單眼,是我五專的時候
國中五專時期老爸在大陸工作,買了大陸國產的海鷗牌單眼
那時候全家出去玩老爸都用這台拍
後來他也讓我玩玩,五專二技的時候大多都用這台拍
數位相機?那是啥鬼東西?一台幾萬塊的相機我怎麼買的起
但那時候我也只知道怎麼對焦
其他什麼光圈快門的搭配、光圈與景深的關係....的都不懂
只知道晴天光圈用16或11,陰天用8
拍出來當然很多都過曝或曝光不足...

後來當兵去,數位相機變的比較流行,一台也沒那麼貴
所以退伍開始工作之後買了我人生第一台DC - 二手的Minolta F200
這真的是好機一台!!!
之後換過三星(型號忘了...難用很快就賣掉)、Sony T10(公司尾牙抽中)
一直到現在的G9...才正式開啟我 (偽)攝影之路的大門

日子久了,看到DSLR越來越多人使用,也認識玩DSLR的朋友
實際摸摸發現真是有趣啊!但,一台DSLR還是貴松松,勉強敗入只會跌進更深的坑裡(錢井深啊...)
這時才想到我家塵封已久,老爸的SLR!他也是台單眼啊!只不過從CMOS換成底片而已
由於有了攝影入門基礎,所以SLR使用起來比以前更得心應手
慢慢的也才發現,自從使用SLR之後,我已經站在坑裡看著裡面更深的坑了....
為了想要更好的發色和便利性,買了鏡頭
買了鏡頭發現跟機身不合,所以買了機身
隨拍LOMO風我也很愛,就買了vivitar
女友有經典FM2,就幹來自己爽一下....
嗯...........

好啦閒扯虎爛完畢,稍微介紹一下我三台底片機好了...順便說說使用後自己覺得的優缺點
我想除了FM2之外,其他兩台大概都比較冷門吧....

入手順序 DF-2ETM-->X-500-->FM2
海鷗DF-2ETM,中國製
看起來就是很有歷史了...搭配的是自家的50mm F1.8標頭

快門和感光度設定鈕、快門、過片鈕
感光度是用DIN來表示..24表示ISO200

測光開關和捲片鈕

優點:簡單易用,經過十幾年沒放防潮箱,也沒看見機身和鏡頭有霉!真屌!標頭有一定水準
採MD接口可以用除了自家外的Minolta MC、MD老鏡
純機械快門沒電也可使用
缺點:太低階,沒有景深預覽和重複曝光,觀景窗放大率太小不明亮,裡面也看不到快門光圈資訊
Minolta X-500
Minolta次經典好機,曝光鎖定和自拍鈕

電子式快門,兩圈銀色的有玄機,手指輕輕放上讓他們導電即可測光,不用半按快門
有光圈先決模式

兩段式開關,第二段在快門不足時會嗶聲提示

由上而下為:換鏡頭按鈕、快門線接口、景深預覽

優點:輕便,Minolta機身和鏡頭有一定水準,發色濃郁,觀景窗明亮,資訊一覽無遺
有光圈先決模式可輕鬆拍攝,搭配AE-L按鈕可獲得自己想要的曝光
測光準確、快門聲乾淨好聽
缺點:如果有EV調整就更讚,純電子式快門沒電就回家吃自己,沒有重曝功能(高階X-700有)
底片室漏光(我是說我這台...XD)
Nikon 經典FM2

高達1/4000快門,還有重曝鈕

上方為景深預覽鈕,下方為自拍鈕

優點:有重複曝光功能,可玩些特殊效果,快門1/4000再亮再快也不怕
觀景窗看出去真他X的爽!明亮又清晰!
機身堅固耐操,快門聲聽了就高潮了
色彩清純真實
缺點:鏡頭對焦和光圈環、機身快門旋鈕的方向跟上面兩台相反,不太習慣
器材介紹完畢~
至於為什麼喜歡玩底片機?
沒錢買不起DSLR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對這些機器有了感情
從調整、按下快門,一直到底片洗出來,有著期待的心情。
而底片的發色有著數位比不上的感覺,這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啦,雖然技巧不是很好,但這些機器會一直陪我走下去吧....
最後不可免俗的,一定要疊疊樂一下...


底下是三台相機拍出來的照片
DF-2ETM



X-500(底片室會漏光...
)


FM2



謝謝收看!!如果有傷眼請多見諒
如有錯誤也歡迎毒舌批評指教!小弟會虛心接受的!


























































































